-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人物生平事跡:大學·大師·大時代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211620
- 條形碼:9787214211620 ; 978-7-214-21162-0
- 裝幀:7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物生平事跡:大學·大師·大時代 本書特色
本書從晚近以來海量的回憶錄及相關史料等一手資料中挖掘整理出眾多民國時期學人、學子之趣聞軼事,以此梳理、搭建出一條民國大學的精神脈絡,勾勒出一張民國大學精神圖譜,并力圖重現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長一百年來及五四運動爆發近百年來中國大學的“學統”,詮釋大學存在的價值以及大學之所以為大的核心要義。
本書共分成兩大部分,即“名師高徒”和“大學之大”。*部分“名師高徒”共分成“爭鳴”、“無名”、“會通”等十大主題,每一主題又分成“教師篇”和“學生篇”兩大板塊或者兩個章節,從教師和學生兩個角度分別敘述相關的故事,闡釋相關的精神,形成相輔相成的關系。第二部分“大學之大”分成“愛生”、“尊師”、“奉公”、“獨立”四大篇章,從學校治理的宏觀角度和微觀細節再次闡述了民國大學精神*重要的內涵,并與前面的師生主體篇章形成呼應。全書教師、學生、學校“三位一體”,將有趣和深刻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又充滿青春氣息和正能量,是目前市場上難得一見而又讓大眾喜聞樂見的全面深入講述民國教育的書。
人物生平事跡:大學·大師·大時代 內容簡介
1.高校“雙1流”建設啟動后,大學教育改革牽動億萬家長學子的心,本書以翔實的史料,條分縷析,解釋了“大學之大”的核心價值觀。
2.以民國教育為圭臬,為今日的莘莘學子提供了一個完美的“成長套餐”。
3.作者深耕于民國領域的寫作,著述多本,反響良好,《民國課堂:大先生也挺逗》一書更是被眾多老師列為學生喜愛的書目予以推介。本書是作者民國著述的集大成之作,歷經多年求索與磨礪,喜愛民國歷史、關注中國教育的讀者不容錯過。
4.有趣與深刻完美融合,又充滿青春氣息和正能量。 這是編輯推薦
為什么民國教育會讓人津津樂道?
錢學森感慨:我們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一個的學術成就,能夠跟民國培養的大師相比?
人物生平事跡:大學·大師·大時代 目錄
**部分 名師高徒
爭鳴
誰也不怕誰的日子_002
天才為何成群地來?_014
狂傲
我就是風景!_025
二十不狂沒志氣_036
無名
大教授也“蹭課”_049
旁聽生、偷聽生、自絕生_060
風骨
民國教授“抗蔣”英雄傳_072
壯哉,我中國少年!_083
嗜書
人書合一,臻于至境_098
唯有青春與書籍不可辜負_110
自由
大師講學,就是這樣!_121
原諒我放縱不羈愛自由_132
會通
學貫中西,匯參文理,熔鑄古今_145
志匯中西歸大海,學兼文理求天籟_156
親愛
有一種親情叫過去的老師_171
師之所存,道之所存_185
敬業
學者死于講壇_199
求學是一場必經的修行_213
家國
師之大者,為國為民_227
愛國是一種偉大的抉擇_237
第二部分 大學之大
尊師
只有北大清華才“養得起”這么一群教授_250
愛生
維我母校,如我親娘_264
奉公
大年初一,只剩下校長在上班_279
獨立
得他這么個獎,叫我如何見人!_293
人物生平事跡:大學·大師·大時代 作者簡介
潘劍冰,青年學者。多年來致力于民國主題的寫作,目前已經出版相關著作多部,其中《瘋狂的科舉》入選新華網和中國出版傳媒商報聯辦的“2013中國影響力圖書”,《民國課堂:大先生也挺逗》入選出版商務周報“2013中國風云圖書”。作品以“幽默又優雅,深情且深刻”的風格,深受讀者喜愛。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二體千字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隨園食單
- >
我與地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