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明清中越交通與越使朝貢問題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108421
- 條形碼:9787553108421 ; 978-7-5531-0842-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明清中越交通與越使朝貢問題研究 內容簡介
明清時期中越往來密切,兩國傳統交通與越南使者北上沿途情形則甚為重要,此不僅關乎中越地緣問題分析,更有助于思考兩國使節交流與政治思想變遷。為彌補這一研究疏漏,《明清中越交通與越使朝貢問題研究》擬對此做一考察,全書分上下兩編,上編三章論中越交通邊防,下編三章論中越使節往來,實欲繼景范默深之志,鑒于往事以資時政。 《明清中越交通與越使朝貢問題研究》前三章通過對廣東、云南、廣西三省沿邊州縣往越南交通孔道梳理,考察明清兩朝實際通行狀況,并論述陸道、水道盛衰緣由,統覽中越邊境交通變遷、軍事防備、延邊走私、經略維護等事宜。由于傳統研究往往夸大具體交通形勢,或囿于史料所限多加歪曲、疏漏,《明清中越交通與越使朝貢問題研究》綜合晚近史地研究成果詳細分析,查缺補遺,去偽存真,雖以明清兩朝為時限,實則輻射漢唐以來地志,闡幽發微,考察中越孔道興替緣由。 《明清中越交通與越使朝貢問題研究》后三章主要借助新出史料《越南漢文燕行文獻集成》(影印手抄本)與越使北上沿途各縣方志等史料,對明清越使北上貢道及朝覲路途細節進行研究,雖名為史地分析,實則兼顧越南使節政治意識之考察,揭示其創作意涵,更對往來貿易、挾帶私貨、吟詠應答、水行祭祀等問題予以討論,從而分析使程行經地點、路線的取擇標準,更得以對明清社會情形、人物風貌、地理環境等展開考察,*終擺脫傳統地域性研究的狹隘思維,揭橥新史料的價值。末章則專論明清越使人京路程,以阮氏《奉使燕京總歌并日記》為底本,以其余筆記及傳統文獻對該文作注的手法進行寫作,分為廣西、湖南、湖北與江西、安徽與江蘇、山東、直隸六段進行敘述,并將《燕軺日程》長圖所繪塘、汛分布整理列出,插于正文之中,以資參考。
明清中越交通與越使朝貢問題研究 目錄
緒論
一、本書結構脈絡
二、本書征引燕行文獻取擇標準與寫作手法
三、前人研究成果綜述
四、史料來源與相關工具書目介紹
上編
**章 明清時期廣東入越南道路考
**節 明清廉欽人安南十一種記錄辯證
第二節 《粵中見聞》所述陸路與“廉欽道”相關問題
第三節 明清“廉欽道”廢置問題及相關軍情略論
第四節 “廉欽道”實際海運交通事宜
一、漢元封元年至唐咸通九年合浦入海交通狀況
二、唐咸通九年迄乾隆五十四年“廉欽道”通航狀況
第五節 廣州通越南海道附考
第二章 明清時期云南入越南道路考
**節 明清洮江兩岸入安南十一種記錄辯證
第二節 明清兩代其他見載滇越通道考
一、循元江直抵安南水道
二、廣南府往安南三道
三、蒙自縣其余官寨入安南道
第三節 明清之際洮江二道實際通行狀況
一、云南府至元江路程與《何文簡疏議》所載蒙自抵江段行程
二、明清三次自云南發兵安南道路考察
三、明清云南入交道之封禁與廢弛
第四節 步頭定位與唐滇越通道考
一、德理文“普安說”與竹靈倩置府問題
二、沙畹“通海說”及伯希和“建水說”
三、方國瑜“元江說”與元江、通海城水陸二道論
四、吳承志、向達“步頭、古涌步一地論”
五、嚴耕望“蠻耗說”與盤龍江、紅河兩道之分
第三章 明清時期廣西入越南道路考
**節 明清廣西陸路人安南十一種記錄辯證
第二節 明《奉使安南水程日記》所載廣西段通道
第三節 清阮光平入貢所見桂越交通
……
下編
后記 史學研究之省思
致謝
明清中越交通與越使朝貢問題研究 作者簡介
王晨光,1989年生于陜西西安。貴州大學碩士,專業為中國古代史。武漢大學博士生在讀,專業為中國哲學。專注于中國思想史、歷史地理學、中國哲學的交叉性研究。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史學評論
- >
我與地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巴金-再思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