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寂寞的伏兵 本書特色
《寂寞的伏兵》一書收錄了中國90年代以來的代表性科幻作品13篇。它們如同一組坐標,勾勒出中國科幻在過去近三十年中走過的道路和形成的版圖。每篇作品之后附有評論,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與歷史語境,以及去想象一種不一樣的未來。
寂寞的伏兵 內容簡介
科幻*迷人之處,或許正來自于“現實”與“夢”之間的張力,
而具體到中國科幻,這種張力似乎又變得格外明顯。
一個在歷史和文化上都如此特別的國家,
會如何想象未來,想象世界末日或外星人入侵?
有哪些政治、經濟與文化因素,決定了這些作品中的深層意義結構?
中國科幻與全球資本主義危機之間,究竟構成怎樣的互動關系?
當代中國科幻作家在走向世界的過程中,
以怎樣的方式表達出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注和思考,
又攜帶和講述了怎樣的“中國故事”?……
寂寞的伏兵 目錄
序 未來的坐標
星河:決斗在網絡
王晉康:七重外殼
趙海虹:樺樹的眼睛
潘海天:偃師傳說
劉維佳:高塔下的小鎮
柳文揚:一日囚
劉慈欣:流浪地球
何夕:傷心者
韓松:地鐵驚變
飛氘:蝴蝶效應·中篇
陳楸帆:G代表女神
夏笳:2044年春節舊事
郝景芳:北京折疊
寂寞的伏兵 節選
《寂寞的伏兵/當代中國科幻短片精選》:決斗在網絡星河星河,男,本名郭威,1967年生。迄今為止已發表中短篇小說150多篇,長篇作品20多部,短篇作品《朝圣》《決斗在網絡》《潮嘯如槍》等曾獲銀河獎。1998年成為北京作協合同制作家,除文學創作之外,還從事科幻研究和科幻編輯等工作。決斗是解決一切情感問題的*好方式。時間:五分鐘之后;地點:數理樓間的草坪。我關閉了屏幕和終端,也關閉了眼前這兩行無論怎樣也清除不掉的字符。電梯四壁反射著銀白色的金屬光澤,引導著我向下離開這座以香港投資者命名的心理系豪華系樓。在心理樓北面是物理系和天文系灰暗陳舊的樓房,在物理樓北面是數學系和信息系質樸肅穆的仿古建筑。在物理樓和數學樓之間,有一片供人消夏納涼的綠地。在即將到達綠地時我忽然改變了主意,返身進了物理樓。我希望先從隱蔽處一睹對方的尊容:萬一他叫來一干人高馬大的體育系幫手呢。我當然知道他不會,所謂“決斗”不過是一種形象性的說法,在如今這個以智力論英雄的時代,我們決不至于為所謂“情感問題”而去借鑒中世紀的劍術。面晤的目的只是為了見見從未謀面的對方,多少也帶點“英雄識英雄”的惺惺相惜之感。再說,既然我出身心理系,專業知識告訴我應該在對方毫無察覺的情況下先偷窺一下對手,這樣將會使談判對自己更為有利。暑氣抹殺了自動澆水器辛苦了一下午的功績,嫩綠的小草環繞著席地而坐、細語啁啾的情侶。至少在我目力所及的草坪內外都是成雙成對,唯一一位孤傲的苗條少女躑躅走過,舉步間凝眸遠眺,顧盼生姿,顯然也是在等待王子的駕臨。這里本來就是談情說愛的地方,兩名同性在這兒討論信息傳送問題那倒稀奇了。對方沒來。但這恰恰說明他不可小覷。此時此刻,他一定也躲在數學樓里的某扇窗戶背后,靜待我的出現。我是昨天下午才認識他的。不過在認識他之前,我先在前天晚上認識了她。那是我們組的上機時間,我很快編完了課內程序,又開始了百無聊賴的“散步游戲”。這并非真是一個電子游戲,機房老師看得很緊,在他眼皮底下沒有玩兒貓膩的可能。我不過是在系里的電腦網絡里偷偷給自己設了個信箱,然后借助這一跳板進入全校的公共網絡。所謂“全校的公共網絡”就是Internet網絡這一信息高速公路在國內的延伸,由于近年來所開設的民用出口日益增多,這一原本服務于美國軍方的高新技術已成為包括我們大學生在內的普通用戶的日常工具。不過照理說一個準文科學生不太可能對電腦系統如此了解,不過我自己家里有臺486微機,結果當同班同學還在磁盤操作系統里踏步時,我便開始利用機房里的先進設備和電子通信系統窺見網絡一隅了。我“邁步踏上”主干道,但這絕不是我的目的地,只不過是借道而已。這是一條對全校開放的公共線路,每個有信箱編號的人都能隨便出入,早已無奇可獵。它就像一條熱鬧而荒蕪的大道,在這里采摘信息的企圖只能是一種奢望。而且,道路上充斥了各式各樣的病毒,都是像我這類既無事又好事之徒有意感染進去的。因此在行進當中,我仿佛看到自己的郵件在一團團烏云般的病毒簇中艱難穿行。我極力摒棄這種想法,以免自己渾身泛起雞皮疙瘩。……
寂寞的伏兵 作者簡介
夏笳,女,本名王瑤,1984年生。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西安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作品多次獲中國科幻銀河獎和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并被譯為多種語言。英文小說“Let’s Have a Talk”發表于英國《自然》雜志科幻短篇專欄。除學術研究和文學創作外,亦致力于科幻小說翻譯、影視劇策劃和科幻寫作教學。
- 主題:
裝幀:平裝書,中規中矩 印刷:字跡清晰,個人感覺字體稍微有些小 品相:品相完好,保存很完整 內容:書里編選了一些國內科幻作家的代表作,比如大劉的《流浪地球》,郝景芳的《北京折疊》等,可以用來簡單了解各個作者風格,然后再深入去了解喜歡的作家作品。
- 主題:被低估的科幻小說集
對于作品集之類的,我覺得比較重要的一點是在編纂時要特別注意把比較驚艷的作品放在前面。這本就給了比較大的誤會,開篇因為科幻小說的特殊性,第一篇故事對于現代科技成長下來的人們已經略顯無趣俗套了,這嚴重讓我低估了這本作品集。 我挑選其中幾篇個人比較喜歡的吧,其余作品也不能說不好,只是這幾篇胃口比較貼近我。 《七重外殼》展露的認知陷阱,《一日囚》殘忍的精妙絕倫,《流浪地球》悲壯的恢宏磅礴,《傷心者》動人的科學悲歌,《北京折疊》肆意的瑰麗巧思,都很棒。 總而言之,這是一本比較成功的作品集,值得購買。
- 主題:
雖然一些篇目我個人不喜歡,但是覺得選得很好。我讀科幻小說少,不敢貿然說有代表性,但是可以看到選篇時間跨度20年,文本類型和題材也都各異,看得出編者是費了心思的。另外切邊有點毛。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與地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莉莉和章魚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