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樂論集》——李玫學術論文自選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030032
- 條形碼:9787519030032 ; 978-7-5190-3003-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樂論集》——李玫學術論文自選集 內容簡介
本自選集收入樂律學、旋律學、中國漢族宮調理論及音樂評論等路向的論文篇目, 可以反映本人與以往研究的不同視角與方法。本集還收入音樂雜文若干, 是從人類學、美學諸維度討論音樂的意義, 涉及文化遺產保護議題。還有四篇紀念已故音樂家和理論家的樂評文章, 是從另一個角度反映中國現代音樂學發展的輪廓。
《樂論集》——李玫學術論文自選集 目錄
**編
《夢溪筆談》之“燕樂二十八調”文本分析
《詞源》中的音樂學雛形
論側犯、側弄、側調
“倍四”“背四”“倍思”考
蔡元定《燕樂書》解——“變”與“閏”解釋中的王光祈之誤
米都知與米嘉榮相關三事考
七言句式與音樂結構的對應關系
相遇不曾謀面——比較朱載埔與斯臺文破解十二平均律的方法
從樂律學特征談維吾爾族木卡姆的文化屬性
曾侯乙編鐘銘文中所體現的中國人早期律學實踐
第二編
旋律學研究的范式性個案——“西北高原漢族音樂文化區民歌系統化綜合研究”前言
“音樂地方學”——區域劃分的版本3.0?
《中國民間傳譜集成陜西卷》前言
數字技術與音樂
數字化時代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展現——中美文化論壇上的
主題發言
音樂接受中的兩個層次——音樂欣賞、音樂理解
從《4’33”》說開去
對肖鷹《美的典范:帕特農神廟》一文的補正
第三編
回歸自然的劃時代開拓——為趙宋光先生八十華誕獻上的祝福
《通用律學新說》序
無緣之緣——私淑于黃公,瓣香于樂問
“中國民間音樂研究會”及安波們的篳路藍縷之功——“紀念安波誕辰一百周年暨中國民族音樂教育體系
建設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
蔣祖馨先生周年祭——對蔣先生各時期作品創作風格的分析
對王洛賓歌曲創作價值的認識
后記
《夢溪筆談》之“燕樂二十八調”文本分析
《詞源》中的音樂學雛形
論側犯、側弄、側調
“倍四”“背四”“倍思”考
蔡元定《燕樂書》解——“變”與“閏”解釋中的王光祈之誤
米都知與米嘉榮相關三事考
七言句式與音樂結構的對應關系
相遇不曾謀面——比較朱載埔與斯臺文破解十二平均律的方法
從樂律學特征談維吾爾族木卡姆的文化屬性
曾侯乙編鐘銘文中所體現的中國人早期律學實踐
第二編
旋律學研究的范式性個案——“西北高原漢族音樂文化區民歌系統化綜合研究”前言
“音樂地方學”——區域劃分的版本3.0?
《中國民間傳譜集成陜西卷》前言
數字技術與音樂
數字化時代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展現——中美文化論壇上的
主題發言
音樂接受中的兩個層次——音樂欣賞、音樂理解
從《4’33”》說開去
對肖鷹《美的典范:帕特農神廟》一文的補正
第三編
回歸自然的劃時代開拓——為趙宋光先生八十華誕獻上的祝福
《通用律學新說》序
無緣之緣——私淑于黃公,瓣香于樂問
“中國民間音樂研究會”及安波們的篳路藍縷之功——“紀念安波誕辰一百周年暨中國民族音樂教育體系
建設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
蔣祖馨先生周年祭——對蔣先生各時期作品創作風格的分析
對王洛賓歌曲創作價值的認識
后記
展開全部
《樂論集》——李玫學術論文自選集 作者簡介
李玫,文學博士,2002年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獲得者,首位音樂學博士后。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代表作有《“中立音”音律現象的研究》(專著)、《音樂之河——圖說中外音樂史》》(專著)、《東西方樂律學研究及發展歷程》(專著)、《中國傳統律學》(專著)、《“燕樂二十八調”文獻通考》(專著)、《西北高原漢族音樂文化區民歌系統化綜合研究》(研究報告)。
書友推薦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二體千字文
- >
回憶愛瑪儂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