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雅墨清賞·繪畫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5257943
- 條形碼:9787555257943 ; 978-7-5552-5794-3
- 裝幀:一般書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雅墨清賞·繪畫卷 本書特色
中國繪畫藝術典籍浩如煙海。作者參考大量古今畫論,去粗取精,交互論述,撰成《雅墨清賞·繪畫卷》,供讀者在欣賞品鑒時參考。全書從繪畫材料、歷史流派、評畫標準、印章用法、張掛宜忌等方面進行了系統介紹,為讀者提供了豐富而有條理的中國畫創作鑒賞知識。
雅墨清賞·繪畫卷 內容簡介
全書從繪畫材料、歷史流派、評畫標準、印章用法、張掛宜忌等方面進行了系統介紹, 為讀者提供了豐富而有條理的中國畫創作鑒賞知識。內容包括: 畫以道立生而媚道 ; 教化人倫怡神悅情 ; 丹青妙極未易言盡等。
雅墨清賞·繪畫卷 目錄
傳統文化 無不言道
藝道不二 終歸于一
萬類由心 畫乃心印
文心之靈 溢而為畫
教化人倫 怡神悅情
鑒戒賢愚 教化人倫
怡悅性情 陶冶情操
丹青妙極 未易言盡
明神降之 動變于心
得于心神 應于筆手
六法精義 萬古不移
氣韻生動 畫之至境
氣韻之說 涵蓋眾科
畫作氣韻 釋義頗多
脫盡塵俗 同證善果
骨法用筆 重在線條
形象結構 神情姿態
骨法用筆 筆墨效果
骨氣形似 歸乎用筆
應物象形 動必依真
含豪命素 動必依真
以形寫形 畫盡意在
遺物觀物 寫物外形
隨類賦彩 水墨為*
丹青指代 歷久彌新
金碧重彩 絢麗輝煌
墨分五彩 水暈墨章
經營位置 置陳布勢
統盤籌劃 意在筆先
品評賞畫 明意為要
立意既定 筆到意生
相勢開合 偏正有成
疏密虛實 簡貴為尚
計白當黑 奇趣乃出
遠近有度 比例恰當
平貼妥當 輒合天妙
筆筆相生 一氣呵成
傳模移寫 意匠就天
善于傳寫 不閑其思
師法自然 意匠就天
遇勝則貌 法在華山
有法之極 歸于無法
去故就新 嘿以對之
無法而法 乃為至法
品評鑒賞 六要六長
識畫之訣 六要四品
明彼六要 審彼六長
氣韻兼力 剛古之勢
格制俱老 骨格厚重
變異皆善 不違常理
彩繪有澤 設色清潤
去來自然 渾成如一
去偽存真 舍短取長
粗鹵求筆 彰顯力量
僻澀求才 不循常法
謹細剛健 不妨兼得
筋力能備 狂怪求理
無墨求染 濃淡自然
勿詆勿譽 細求其長
畫病眾矣 俗病*大
畫有二病 無形有形
未窮三病 徒舉一隅
繪事眾忌 不可不謹
病與不病 在于生動
畫病眾矣 俗病*大
欲醫俗病 修習陶養
款識題跋 若相映帶
畫作題款 不可或缺
畫題尚趣 別有意旨
題榜先行 畫贊繼之
畫贊韻文 繼發為詩
題畫詩文 審美所在
畫贊散文 續展為記
題畫記文 功能作用
鑒賞收藏 生發畫跋
記載史料 詮釋內容
化散為聚 不相觸礙
因勢隨形 增強趣味
書體清雅 墨色變化
巧妙用印 畫龍點睛
印章精雅 印色鮮潔
白文朱文 隨款布局
畫之品第 逸神妙能
品鑒評論 先品后評
品第等次 若干說法
觀畫宜忌 不可不知
斟酌條件 懸掛有方
雅墨清賞·繪畫卷 作者簡介
鄢敬新,字尚古,號元素、閑云。佛教文化學者、心理學家、書法家、茶學家。1951年5月生于山東青島。現為國家重大出版工程項目《中華大藏經·續編》點校、中國心理學會會員、青島市心理學會理事、青島市書法家協會會員、青島市勞動就業中心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茶藝師”培訓指導教師、山東湛山佛學院客座教授、合肥工業大學兼職教授。
許中華 中華中醫師聯合會國際交流合作委員會召集人
林昭庚 中國醫藥大學教授
陳旺全 臺灣地區健保中醫總額支付制度保險委員會主任委員
羅明宇 中華中醫臨床醫學會常務理事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經典常談
- >
自卑與超越
- >
唐代進士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二體千字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