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遼金卷-中國行政區劃通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9127003
- 條形碼:9787309127003 ; 978-7-309-12700-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遼金卷-中國行政區劃通史 本書特色
周振鶴主編:《中國行政區劃通史》(精裝十三卷、十八冊)
國家 “十二五”規劃重點圖書 國家出版基金項目
中國*部大型行政區劃變遷通史
窮盡史料 精心考證 規模宏大 體系完備
全書簡介
本書研究自先秦至民國時期的中國行政區劃變遷史。這一研究不僅是傳統的關于歷時政區沿革的考證(縱向),而且對同一年代各政區并存的面貌作出復原(橫向),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相關的復原以詳細至逐年為尺度。全書在總論外,分為十三卷,依次是先秦卷、秦漢卷、三國兩晉南朝卷、十六國北朝卷、隋代卷、唐代卷、五代十國卷、宋西夏卷、遼金卷、元代卷、明代卷、清代卷及中華民國卷。
在掌握傳世與出土歷史文獻的基礎上,本書充分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力求*可能地反映歷史真實。全書以重建政區變遷序列、復原政區變遷面貌為主要內容,而由于歷史時期中國行政區劃的變化很大,在正式政區以外又有準政區的形式存在,加之政區層級、幅員及邊界在不同時期的變遷程度不一,因此各卷又獨立成書,其考證過程和編寫結構有各自的側重點。
本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部學術意義上的行政區劃變遷通史。各卷作者在相關領域有長期的學術積累,全書的寫作也傾注了十余年之功,希望能成為中國行政區劃變遷史研究的重要參考著作。
遼金卷-中國行政區劃通史 內容簡介
遼金卷
余 蔚 著
本卷主要利用宋、遼、金、元四朝史書,輔以文集、方志及金石等考古材料,系統闡述了遼、金兩代的地方行政建置,并對其疆域及行政制度作了全面的梳理。
全卷四編,前兩編為遼代行政區劃研究,后兩編為金代政區研究。
*編探討了遼代疆域及政區制度。其中著重對遼代的道—路體制與州制作了全面的分析,指出,遼代的高層區劃是五京道與軍事路、財政路并行的體制,五京道雖非遼代自始至終*重要的高層政區,但卻是實際存在的,并且是后兩者的前身。此外,對州的種類劃分作了全新的梳理,重點論述了方州形成的過程,并合路、州兩級的研究,得出遼代政區是以四級制為主干的多種統轄模式并存的結論。第二編以道及軍事路為綱,對遼代州、縣建置沿革作了詳盡的考述,并列出三個時間斷面的政區設置情況,從而使遼代的政區在通代變遷的具體考證之外,更由幾個時間上的剖面,配合地圖,得到更直觀的呈現。
第三編對金代疆域頻繁變遷的狀況與背景作了細致的分析,并推導出金代行政區劃乃路、鎮、州、縣四級體制,同時對軍事路的建置作了全面的探究。第四編以軍事路為綱,對金代統縣、縣級政區作了具體考述,亦給出三個時間斷面,使金代各個層級的政區得以展現其全貌。
本卷通過對遼、金兩代行政區劃沿革與相關政治制度的全面考述,力求給出兩代政區制度的完整面貌及建置沿革的政治背景。因體例及研究便利的需要,本卷將遼、金兩代分述,但筆者始終關注兩個相承接的朝代之間制度、具體政區的延續性,力求體現二者之間的關聯性。
遼金卷-中國行政區劃通史 目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隨園食單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姑媽的寶刀
- >
二體千字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