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影像中的法律文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11768
- 條形碼:9787520111768 ; 978-7-5201-1176-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影像中的法律文化 本書特色
本書透過中外經典影片,對其所折射出的藝術、法律文化進行分析,進而揭示作品的深刻內涵。書中筆者從法律文化的角度出發,對這些影片的文化內核展開相關的探討,以便讀者閱讀理解,并從觀賞、閱讀中熟悉、了解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文化與精神,旨在讓讀者在一個更為廣闊的多維文化視角中學習法律知識,認知一個真正的正義社會所倡導和堅守的法律精神。
影像中的法律文化 內容簡介
石屹著的《影像中的法律文化》一書透過中外經典影片,對其所折射出的藝術、法律文化進行分析,進而揭示作品的深刻內涵。書中精選的影片或多、或少都會涉及到法律層面的問題,它們內容精彩紛呈,不乏發人深省、蕩氣回腸之作;濃縮了人類的種種沖突與曲折,對抗的力量在影片中隨處可見,正面而又激烈的交鋒無時無刻不帶給觀者無盡地欣賞樂趣。 本書在內容上,按照靠前慣例,把影片分成虛構影片與非虛構影片二部分。在每一部分中,從法系上,筆者按影片出品國所適用的法系做了進一步地歸類、劃分,分為:英美法系國家與地區的電影作品、大陸法系國家與地區的電影作品、其他法系國家與地區的電影作品三大塊。 在此基礎上,筆者從法律文化的角度出發,對這些影片的文化內核展開相關的探討,以便讀者閱讀理解,并從觀賞、閱讀中熟悉、了解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文化與精神,旨在讓讀者在一個更為廣闊的多維文化視角中學習法律知識,認知一個真正的正義社會所倡導和堅守的法律精神。
影像中的法律文化 目錄
公民權利與法律秩序
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
一 大陸法系
二 英美法系
三 兩大法系的比較
美國電影的審查制度
媒體審判
**部分 虛構作品
**章 英美法系國家和地區的影視作品
**節 美國
一 《殺死一只知更鳥》(1962年)
二 《十二怒漢》(1957年)
三 《奇異博士》(2016年)
四 《碟中諜:幽靈協議》(2011年)
五 《黑皮書》(2006年)
六 《律政俏佳人》(2001年)
七 《生命的證據》(2000年)
八 《馬語者》(1998年)
九 《國家公敵》(1998年)
十 《王牌對王牌》(1998年)
十一 《魔鬼代言人》(1997年)
十二 《洛城機密》(1997年)
十三 《變臉》(1997年)
十四 《一級恐懼》(1996年)
十五 《獅子王》(1995年)
十六 《七宗罪》(1995年)
十七 《肖申克的救贖》(1994年)
十八 《保鏢》(1992年)
十九 《修女也瘋狂》(1992年)
二十 《沉默的羔羊》(1991年)
二十一 《鐵面無私》(1987年)
二十二 《克萊默夫婦》(1979年)
二十三 《飛越瘋人院》(1975年)
二十四 《教父》(1972年)
二十五 《法國販毒網》(1971年)
二十六 《夏安人之秋》(1964年)
二十七 《西部開拓史》(1962年)
二十八 《叛艦凱恩號》(1954年)
二十九 《混世魔王》(1944年)
三十 《卡薩布蘭卡》(1942年)
三十一 《馬耳他之鷹》(1941年)
三十二 《一個國家的誕生》(1915年)
第二節 英國
一 《福爾摩斯先生》(2015年)
二 《王牌特工:特工學院》(2015年)
三 《007:大破天幕殺機》(2012年)
四 《冷山》(2003年)
五 《卡桑德拉大橋》(1976年)
六 《尼羅河上的慘案》(1978年)
第三節 印度
一 《流浪者》(1954年)
二 《摔跤吧!爸爸》(2016年)
第四節 中國香港
一 《英雄本色》(1986年)
二 《法外情》(1985年)
三 《新龍門客棧》(1992年)
四 《一代宗師》(2013年)
第二章 大陸法系國家和地區的影視作品
**節 法國
一 《這個殺手不太冷》(1994年)
二 《佐羅》(1975年)
三 《紅圈》(1970年)
四 《獨行殺手》(1968年)
五 《大黎明》(1972年)
六 《悲慘世界》(2012年)
七 《巴黎圣母院》(1956年)
八 《藍白紅》三部曲之《紅》(1994年)
第二節 丹麥
《黑暗中的舞者》(2000年)
第三節 中國大陸
一 《秋菊打官司》(1992年)
二 《暴風驟雨》(1961年)
第四節 日本
一 《東京物語》(1953年)
二 《羅生門》(1950年)
三 《追捕》(1976年)
四 《嫌疑犯X的獻身》(2008年)
第三章 其他法系國家和地區的影視作品
蘇聯
《復活》(1960年)
第二部分 非虛構作品
第四章 英美法系國家和地區的影視作品
美國
一 《食品公司》(2008年)
二 《海豚灣》(2009年)
三 《華氏9·11》(2004年)
四 《科倫拜恩的保齡》(2002年)
五 《細細的藍線》(1988年)
六 《浩劫》(1985年)
七 《美國哈蘭縣》(1976年)
八 《我們為何而戰》(1942年)
第五章 大陸法系國家和地區的影視作品
**節 中國
一 《平衡》(2000年)
二 《紅跑道》(2008年)
第二節 日本
《第二防線的人們》(1971年)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后 記
影像中的法律文化 作者簡介
石屹,華東政法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畢業于復旦大學新聞學院。1997年到華東政法大學從事新聞學專業創辦和教學工作。有十多年的新聞傳媒工作經歷和紀錄片研究經驗。中國視協紀錄片學術委員會理事,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海電視節紀錄片評獎專家組成員,中國高校影視學會會員。2006年赴美訪學,2007年應邀參加奧地利薩爾茨堡第439期高端學術研討會。
- >
隨園食單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煙與鏡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巴金-再思錄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