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戶思想史講義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58416
- 條形碼:9787108058416 ; 978-7-108-05841-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江戶思想史講義 本書特色
江戶時期是日本近現代發展歷史中一個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中,出現了一批重要的思想家,他們對包括中國儒家思想在內的日本思想資源進行了新的闡發,建構了其后日本思想史發展變化的若干重要基礎,影響至于當代。
本書通過對中江藤樹、山崎暗齋、伊藤仁齋、荻生徂徠、賀茂真淵、本居宣長等江戶時期的重要思想家的重新解讀,重構了江戶思想,并以新構建的江戶時代觀,反觀于近代,使讀者可以更為清晰地理解日本近現代思想發展的脈絡,而本書作者具有創造性的解讀,更為中國讀者提供了了解日本思想史的方便門徑。
江戶思想史講義 內容簡介
這部《江戶思想史講義》著作是作者的成名作、代表作,可以說是他的“看家作品”,很值得閱讀。作者用宏取精的學術眼光、要言不煩的學術寫作能力在本書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江戶思想史講義 目錄
原版序 7
中江藤樹 10
**章 “孝”的說教與《孝子傳》之間 12
一 孝子藤樹 12
二《孝子傳》中的人物?藤樹 14
三 母親孝養者?藤樹 15
四《孝子傳》和《立志傳》 16
五 作為逸脫的藤樹學 17
六 “如老嫗之愚” 18
七 誦經威儀 20
八“民,人也” 21
山崎暗齋及其學派 24
第二章 “敬說”與“心法”言語——日本式“內部”形成的言說 26
一 語“敬”之言說 26
二“道統”之言說 27
三“意義”解釋的言說 29
四“心法”的言語?“主宰之心”的言語 30
五“心法”的言語?“敬”的形而上學 31
六 “日本朱子學”的成立 32
七 口語“講義”與漢文話語 33
八 “中國夷狄論”論爭 36
伊藤仁齋(其一) 39
第三章 兩部《字義》?儒學的重構與解構——《語孟字義》講義 上 41
一 兩部《字義》 41
二 “誠”字的詮釋 42
三 “誠”即“真實無妄” 43
四 “誠”即“真實無偽” 44
五 仁齋“字義”學的策略 46
六 “道猶路也” 47
七 “命名”行為?仁齋 48
八 “命名”行為?徂徠 49
九 “天地之間,一元氣而已” 51
伊藤仁齋(其二) 54
第四章 “知天命”之義——《語孟字義》講義 下 56
一 五十歲?知命 56
二 “天命”與性理學言語 57
三 投向“天命”與人生的視線 58
四 孔子言及的“事例” 59
五 “命”字在語法上的歧義 60
六 仰視之“天” 62
三宅尚齋 64
第五章 “鬼神”與“理”——“祭祀來格”與朱子學派的言說 66
一 朱子與其后繼者之言說的偏離 66
二 朱子言說之真訣的評判者 67
三 廖子晦如何撞擊大鐘 68
四 “以我為主”之非 70
五“根于理而日生者” 72
六 “祭祀來格說”——朱子再解釋的言說 74
七 崎門中宗教言說的形成 75
荻生徂徠 77
第六章 先王之道 禮樂耳 79
一 徂徠“禮樂論”言說的射程 79
1 徂徠講“禮樂” 79
2 明治啟蒙與徂徠的復活 80
3 徂徠與霍普斯 81
4 “禮樂刑政”的倡導者?徂徠 83
5 德川文學之罪人? 83
6 “妖怪之真相——枯芒草” 85
二 徂徠“禮樂論”之視點的構成 86
1 “制作論”的立場 86
2 “自然”與“作為” 88
3 “先王”?“外部”視點 89
4 “禮樂論”?“外部”之言說 90
5 徂徠之說,皆本于功利 91
中井履軒 93
第七章 近世儒者知識人的存在及其思想位相 95
一 履軒?“游民”身份 95
二 履軒?“暫住者” 96
三“儒者,乃一藝者也” 98
四 《集注》與《逢原》之間 100
五 如何解讀《論語》 102
六“知”與儒學的再生產 104
七“華胥國王”履軒 106
賀茂真淵 108
第八章 萬葉世界之表象——文化同一性形成的言說 110
一 萬葉之秀歌 110
二 和歌革新的言論 111
三 縣居大人之教誨語錄 113
四 對《萬葉》的關注 114
五 萬葉世界的表象(一) 115
六 萬葉世界的表象(二) 117
七 萬葉世界的表象(三) 119
八 “民族”的歌集 121
本居宣長(其一) 123
第九章 和歌的俗流化與美的自律——“物哀”論的成立 125
一 玩歌之接受與美學的勃興 125
1 “不若玩賞詞花言語” 125
2 當世歌壇狀況 126
3 歌會?文化社交體 128
4 和歌的無用性與美學的興起 129
5 當世之歌論 131
二 “物哀”論之成立 132
1 接受者(讀者)之物語理解 132
2 “感興之心”的自律 134
3 “物哀”歌論的重構 135
4 “人本主義”的文學理論 137
5 “神之御國”的人情論 138
本居宣長(其二) 140
第十章 一國始源之敘述 142
一 作為死角的<朝鮮問題> 142
二 《沖口發》提出的命題 142
三 針對“狂人之言”的駁論 144
四 國家起源神話的再敘述 145
五 忘卻造就“國民” 146
【補注】 147
后記 148
巖波現代文庫版后記 149
書名索引 151
人名索引 158
譯后記
江戶思想史講義 作者簡介
子安宣邦,一九三三年生,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科學研究科博士課程畢業,大阪大學名譽教授。研究領域為思想史、倫理學。曾擔任日本思想史學會會長。主要著作有:《宣長學講義》《徂徠學講義》《漢字論》《福澤諭吉〈文明論概略〉精讀》《日本近代思想批判》《何謂“近代的超克”》《“亞洲”是如何被敘述的》《作為方法的江戶》等。
子安宣邦以一系列著作,對江戶時期以來的日本思想界重要人物及其代表的時代思想,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和批判性的研究,其思想卓然成家,并取得了較大的社會影響。
- >
自卑與超越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虎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推拿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