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最后的輝煌?:中古時代:明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141346
- 條形碼:9787505141346 ; 978-7-5051-4134-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最后的輝煌?:中古時代:明 本書特色
《*后的輝煌•中古時代•明》是《白壽彝史學二十講》系列叢書之一,由白壽彝之子白至德根據白壽彝史學論著整理編著而得。本書論述了中國封建社會的衰老時期——明代的歷史。明代,起于洪武元年(1368年),亡于崇禎十七年(1644年),它是繼秦漢、隋唐、宋元之后又一個統一的皇朝。
明朝是由一個草根皇帝開創的王朝,也是一個極具性格的朝代,既有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氣節,又有權臣當道、閹人瘋狂的治亂相雜。本書真實記錄大明王朝興亡歷程,再現二百十七六年的風云變幻。
最后的輝煌?:中古時代:明 內容簡介
本書論述了中國封建社會的衰老時期 —— 明代的歷史。明代, 起于洪武元年 (1368年) , 亡于崇禎十七年 (1644年) 。它是繼秦漢、隋唐、宋元之后又一個統一的皇朝。明朝傳12代, 16帝, 276年。明代, 有許多新的東西是以前所沒有的, 這表明了它在歷史上的進步。
最后的輝煌?:中古時代:明 目錄
中古時代•明時期
**講 明時期史學領域的變化
1.明時期的史學特點
2.明代的史學
3.明末清初的史學和“經世致用”
第二講 明代的史學成就
1.明代官修史籍
2.鄭曉、王世貞、李贄的史學
3.明末史學
第三講 黃宗羲、王夫之的史學
1.黃宗羲與《明夷待訪錄》
2.《明夷待訪錄》的思想傾向
3.黃宗羲和《明儒學案》
4.王夫之著《讀通鑒論》
5.王夫之的史論方法
6.王夫之的史學思想
第四講 顧炎武、顧祖禹和馬骕的史學
1.顧炎武與《日知錄》
2.顧炎武治史的特點
3.顧炎武的史學思想
4.顧祖禹與《讀史方輿紀要》
5.提倡經世之學的顧祖禹
6.《讀史方輿紀要》的著述特點
7.馬骕的史學成就
第五講 明太祖一統天下
1.小鳥不可拔羽,新樹不可搖根
2.改革過去官制,加強封建統治
3.采取濫殺手段,暴露皇帝虛弱
4.規定選官之法,嚴厲控制思想
5.建都保境安民,意在千秋萬世
第六講 開國文臣李善長、劉基、宋濂
1.開國元勛李善長,而后“謀反”被殺
2.足智多謀劉基,猶如諸葛再世
3.宋濂有古人之風,性淳而且樸實
第七講 武將徐達、常遇春、湯和、胡大海
1.徐達以智勇之資,負柱石之任
2.立有開拓之功的常遇春,勇猛善戰,屢建奇功
3.千年不朽的湯和,萬古信國祠
4.開國功臣胡大海,唯知三不作
第八講 一代雄主明成祖
1.明爭暗斗,強則即位
2.杜絕異黨,株連親族
3.恢復舊制,儉樸勤政
4.以武得位,標榜文治
5.后妃子嗣,皇室雜聞
6.遷都北京,一代雄主
第九講 明代前期六十七年的盛世
1.太祖開國,鋪道繁榮
2.惠帝削藩,靖難之役
3.成祖在位,永樂盛世
4.仁宗、宣宗,寬松治國
5.宣宗平亂,安定拓展
6.任人唯賢,息兵養民
第十講 約七十年的中衰時期
1.英宗崇宦,土木之敗
2.于謙抗敵,景帝之狹
3.英宗復辟,曹石之變
4.憲、孝寵宦,宰輔抵制
5.孝宗求治,因循守舊
第十一講 約六十二年的朝廷腐朽
1.武宗荒嬉,寧王之亂
2.禮儀風波,世宗發威
3.張璁輔政,改革除弊
4.世宗崇道,穆宗腐敗
第十二講 在政治上有所作為的張居正
1.少年中舉,仕途順暢
2.左右逢源,統攬內閣
3.行考成法,政體為肅
4.鞏固北疆,功歸籌劃
5.“捐上益下”,不亦樂乎
6.一條鞭法,功不可沒
第十三講 起義和暴動連續不斷
1.明早期的起義和暴動
2.流民礦工的被迫反抗
3.堅持斗爭的漢中農民
4.江西起義不斷爆發
5.巡撫王守仁鎮壓起義
6.明末時期農民大起義
第十四講 滿貴族六十年奪取了明的江山
1.努爾哈赤與女真興起
2.神宗揮霍與政治混亂
3.熹宗腐朽與思宗繼位
4.崇禎掙扎與崇煥奇冤
5.大清國號與滿洲族名
第十五講 明末抗擊清政權的斗爭
1.李自成的即位與抗清
2.弘光政權與南方抗清
3.江南人民的抗清斗爭
4.大西軍堅持抗擊清廷
5.南明政權及各地抗清武裝
第十六講 主要民族之關系
1.明與東北各民族的關系
2.明與蒙古的關系
3.明代西域和西藏
4.對西南少數民族實行了改土歸流
第十七講 明代文學與藝術之發展
1.明代文學發展的四個階段
2.首部歷史小說《三國志通俗演義》
3.文學巨著長篇小說《水滸傳》
4.明中期的成就
5.武宗、神宗時期的文學成就
6.優秀神話小說《西游記》
7.色情小說《金瓶梅》
8.“臨川四夢”
9.音樂與舞蹈
10.繪畫書法及雕塑工藝品
第十八講 科學技術之發展
1.商業數學大發展
2.航海天文的進步
3.聲學等成就突出
4.生物學更加豐富
5.藥學的全面發展
第十九講 對外的友好關系
1.與朝鮮關系史上的光輝
2.安南與明代的睦鄰友好關系
3.戚繼光、張經等抗倭英雄
4.鄭和下西洋宣揚國威
5.與帖木兒帝國修好
6.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入侵
第二十講 中西文化交流
1.傳教士修改天文歷法
2.介紹西方數學地理
3.傳入力及機械知識
4.西方光學知識輸入
5.學習西洋兵器制造
6.相互交流促進發展
最后的輝煌?:中古時代:明 相關資料
壽彝的治史是多方面的, 幾乎是無所不涉及的, 而其專業卻更多重視中國史學史。中國史學源遠流長, 史家前后輩出, 絡繹不絕, 是應該有其專史的。歷代對此都曾有研究, 有關著作亦殊不少, 可是近數十年來, 卻還有待于繼續開拓……壽彝為了彌補這樣的缺陷, 在這方面用了很大的工夫…… 特別是《史學史研究》已經成了研究歷史的學人不可或缺的讀物。這就不僅是在開風氣, 而且是為天下師了。——史念海 陜西師范大學原副校長、歷史文化學院名譽院長
古往今來,大凡有作為的學人,在治學道路上總是有一種思想上的境界和動力。正是這種境界和動力,使他們能夠堅持不懈地追求、攀登,直到光輝的頂點和生命的終結。這些學人留給后世的,不只是他們的皇皇巨著,還有他們的思想和精神。白壽彝先生就是這樣一位學人,一位享譽中外的史學家。當我們懷著欽敬的心情,去追尋白壽彝先生的治學道路時,就會逐漸感受到他的這種思想動力的巨大和長久。——瞿林東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中國這么大一個國家,歷史悠久、地域遼闊、人口眾多、情況復雜,我們中國人自己要了解這些都不容易,外國人了解這些就更難。但是白壽彝同志的書,不但使我們逐漸了解了我們的歷史,也使一部分外國人逐漸了解了我們的歷史,特別是正確地了解了我們的歷史。——楚圖南 作家、翻譯家、書法家
春秋九十載,學術生涯70年,先生學術的追求,是創新的意識,批判繼承祖國文學遺產,成自得之學;先生學術求索的理念,是通古今之變,關注祖國歷史的興衰,思考民族的未來。先生在民族史、民族理論、文學理論,在中國史學史、中國通史、中外交通史以及歷史教育等各個領域,都取得了驕人的成就。——中國史學會
最后的輝煌?:中古時代:明 作者簡介
該系列為白壽彝之子白至德根據白壽彝史學論著整理編著而得。白壽彝,歷史學家、教育家、思想家、社會活動家,杰出的民族理論工作者。河南開封人,早年就讀于中州大學、文治大學和燕京大學國學研究所。曾為云南大學、重慶中央大學、南京中央大學教授,北京師范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他的一生著述頗豐,主要有《史學概論》《史學論集》《中國文學史》《中國交通史》《中國通史綱要》等;總主編《中國通史》。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與地壇
- >
隨園食單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唐代進士錄
- >
二體千字文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