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李澤厚與儒學哲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45252
- 條形碼:9787208145252 ; 978-7-208-14525-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李澤厚與儒學哲學 本書特色
李澤厚被譽為當代中國較具原創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和研究融會古今,貫通中西,立足歷史,關注現實,在哲學、美學、康德哲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思想史、中國文化和社會研究等諸多領域建樹非凡,提出了一系列新穎獨到而又振聾發聵的理論。
面對如此豐富的李澤厚哲學思想,普通讀者要如何進行提綱挈領的把握?本書就從李澤厚與儒學現代化、李澤厚與儒學哲學的重新闡發、李澤厚的美學理論與儒學的關系三個角度,對李澤厚哲學思想進行了深度解讀。本書揭示了李澤厚如何創造性地研究、吸收和重新闡發儒學思想傳統,并將其與西方哲學話語相融合,從而發展出他自己深刻的哲學洞見和原創理論的思想過程,并試圖回答高更三問:“我們從哪里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或者如李澤厚所重述的相似的三重問題:“人類如何可能?人是什么?命運的哲學是什么?”
李澤厚與儒學哲學 內容簡介
本書匯聚了海內外研究李澤厚儒學思想的15位專家的研究成果,他們的解讀為廣大讀者了解李澤厚儒學思想提供了新鮮的視角,并揭示了李澤厚如何創造性地研究、吸收和重新闡發儒學思想傳統,進而發展出他自己深刻的哲學洞見和原創理論的思想過程。
李澤厚與儒學哲學 目錄
安樂哲(Roger T. Ames)美國夏威夷大學、北京大學
賈晉華香港理工大學……1
答高更(Paul Gauguin)三問
李澤厚……18
**部分李澤厚與儒學現代化
李澤厚與現代儒學:一種新全球文化的哲學
羅亞娜(Jana S. Rošker)斯洛文尼亞盧布爾雅那大學31
“西體中用”:李澤厚關于傳統和現代性的思想
卜松山(Karl-Heinz Pohl)德國特里爾大學57
儒學現代化:李澤厚對此未竟之業的展望及其啟示
顧明棟 美國達拉斯德州大學73
李澤厚的決定論與個體自由問題
安德魯•蘭伯特(Andrew Lambert)美國紐約城市大學91
世界看起來應該如何?李澤厚、孔子、康德和世界觀察者
詹姆斯•加里森(James Garrison)英國布里斯托大學117
第二部分李澤厚對儒學哲學的重新闡發
李澤厚《論語今讀》書評
戴梅可(Michael Nylan)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139
李澤厚對儒學情感倫理學的重新闡述
賈晉華 香港理工大學159
李澤厚之“情本體”與儒學哲學
鄭炳碩(Byung-seok Jung)韓國嶺南大學187
李澤厚與實用主義
林琪(Catherine Lynch)美國東康涅狄格州立大學208
李澤厚的實用理性觀
王柯平 中國社會科學院227
第三部分李澤厚的美學理論與儒學
李澤厚美學:循康德、馬克思和儒學前行
劉再復 香港科技大學255
李澤厚、康德和達爾文:積淀說
千孟思(Marthe Chandler)美國迪堡大學275
李澤厚美學和中國文化積淀的儒學之“體”:關于重新闡釋儒學的探索
石井剛(Tsuyoshi Ishii)日本東京大學312
以跨文化的方法對李澤厚“積淀”理論和榮格“原型”說的批判性比較
沈德亞(Téa Sernelj)斯洛文尼亞盧布爾雅那大學333
作為一種認知形式的李澤厚美學
拉法爾•班卡(Rafal Banka)波蘭雅蓋隆大學345
附錄 李澤厚生平及著述簡介
黃晨曦 澳門大學……365
李澤厚與儒學哲學 作者簡介
安樂哲(Roger T. Ames),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博士,現為北京大學哲學系人文講席教授,孔子研究院特聘專家及山東省儒學大家。曾歷任夏威夷大學哲學系教授、夏威夷大學和美國東西方中心亞洲發展項目主任、《東西方哲學》(Philosophy East and West)及《國際中國書評》(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主編等。研究領域為中西比較哲學、美國實用主義哲學等。主要成果為:《論語》、《孫子兵法》、《孫臏兵法》、《淮南子》、《道德經》、《孝經》、《中庸》等譯著,及《孔子文化獎學術精粹叢書•安樂哲卷》(華夏出版社2015年版), Confucian Role Ethics: A Vocabulary(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2011), The Democracy of the Dead:Dewey, Confucius, and the Hope for Democracy in Chin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9), Anticipating China: Thinking through the Narrativ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SUNY, 1998), Thinking Through Confuciu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7), Thinking from the Han: Self, Truth, and Transcendence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SUNY, 1995), and The Art of Rulership: A Study in Ancient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SUNY, 1983)等專著。安樂哲(Roger T. Ames),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博士,現為北京大學哲學系人文講席教授,孔子研究院特聘專家及山東省儒學大家。曾歷任夏威夷大學哲學系教授、夏威夷大學和美國東西方中心亞洲發展項目主任、《東西方哲學》(Philosophy East and West)及《國際中國書評》(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主編等。研究領域為中西比較哲學、美國實用主義哲學等。主要成果為:《論語》、《孫子兵法》、《孫臏兵法》、《淮南子》、《道德經》、《孝經》、《中庸》等譯著,及《孔子文化獎學術精粹叢書•安樂哲卷》(華夏出版社2015年版), Confucian Role Ethics: A Vocabulary(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2011), The Democracy of the Dead:Dewey, Confucius, and the Hope for Democracy in Chin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9), Anticipating China: Thinking through the Narrativ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SUNY, 1998), Thinking Through Confuciu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7), Thinking from the Han: Self, Truth, and Transcendence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SUNY, 1995), and The Art of Rulership: A Study in Ancient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SUNY, 1983)等專著。
賈晉華,廈門大學文學碩士,科羅拉多大學哲學博士,現為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文化教授,哈佛大學神學院客座研究員,美國全國人文中心院士(Fellow),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院士(Member)。已出版《融合之跡:佛教與中國傳統》(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Gendering Chinese Religion: Subject, Identity, and Bod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14)、《古典禪研究:中唐至五代禪宗發展新探》(牛津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修訂版)、The Hongzhou School of Chan Buddhism in Eighth- through Tenth-Century China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6)、《香港所藏古籍書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唐代集會總集與詩人群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2015年第2版)、《唐五代文學編年史:五代卷》(遼海出版社1998年版;2013年第2版)、《皎然年譜》(廈門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等十多部著作,《初唐詩》等三部譯著,及一百多篇中英文論文。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
- >
巴金-再思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隨園食單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與地壇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