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章永浩-上美.足跡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120099
- 條形碼:9787567120099 ; 978-7-5671-2009-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章永浩-上美.足跡 內容簡介
章永浩,1933年生于浙江杭州。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著名雕塑家,藝術教育家。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研究生畢業。長期致力于城市雕塑與雕塑藝術的創作與教育。代表作有《陳毅市長紀念像》《馬克思、恩格斯紀念像》等。 “上美 足跡”系列叢書記錄了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從1983年至2000年間的一段學院教育發展史。它真實客觀地記錄了美院這一段耐人尋味的重組、初創、成長的全過程,以及每一位親自參與其中的學術骨干和學術帶頭人的親身經歷。 海上知名美術教育家劉海粟在1912年創辦了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簡稱“上海美專”。后于1952年全國院系大調整時遷入南京,與蘇州美術專科學校、山東大學藝術系合并成為現在的南京藝術學院。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是,上海大學美術學院與“上海美專”這所曾經享譽海內外的著名藝術院校有著密切的承傳關系。1959年,為順應當時上海城市建設以及文化發展的需要,上海又成立了一所美術專科學校,簡稱“上海美專”,創辦時定為本科院校,即現在上海大學美術學院(以下簡稱上大美院)的前身。原“上海美專”的骨干教師唐云、吳大羽、張充仁等成為新成立的“上海美專”國畫系、油畫系、雕塑系的教學骨干。盡管劉海粟創辦的“上海美專”遷離了上海,但其海派美術的精髓卻經由顏文棵、周碧初、俞云階、張隆基、李泳森、哈定、白蕉、胡問遂、潘伯蔭、程十發、陳佩秋、江寒汀、涂克、吳大羽、唐云、張充仁、陸抑非、鄭慕康、周方白、蔡上國、沈之瑜、丁浩等許多海派美術大師在新“上海美專”的教學中真正地傳承了下來,發展至今培養了一批稱雄于中國的上海藝術家,并為創立新時代的美術流派奠定了基礎。“文化大革命”期間,“上海美專”又轉為上海美術學校(中專)。1983年,為順應改革開放的城市文化建設需求,上海市政府決定在上海美術學校的基礎上成立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當時美院是獨立法人辦學機構。這意味著學院從傳統美術教育向順應城市發展需求的當代美術教育轉型。
章永浩-上美.足跡 目錄
自序
情系母校
回顧凱旋路30號
蘊含智與力——訪著名雕塑家章永浩教授
鍥而不舍
為時代雕塑
訪章永浩
鍛煉得宜,體健心樂——訪著名雕塑家章永浩
第二章 雕塑教育
雕塑基礎教學應更新觀念
堅持在雕塑教學中抓創作、出作品、出人才
我的啟蒙老師章永浩先生
章永浩教授的雕塑教育
第三章 雕塑觀點
雕塑語言的探索
規劃·環境·底座——談城市雕塑創作中的幾個問題
時代需要精品力作
現代蘇聯雕刻
一座偉人雕像的誕生
第四章 評論與訪談
激情奉獻
章永浩雕塑漫筆
將環境視作城市雕塑創作求新的依據
新中國的公眾藝術——美國藝術家的觀點(文摘)
蘊含情與美的體塊——章永浩教授的雕塑藝術
城市雕塑的美感——訪著名雕塑家章永浩教授
為了永恒的紀念
章永浩為吳健雄雕像
一座愛的豐碑
一訪為國際主義戰士夏理遜塑像的章永浩
塑出民族的精神——訪雕塑家章永浩教授
他創作永恒的藝術語言——訪著名雕塑家章永浩教授
獨具風格的藝術家——訪邵飄萍銅像創作者章永浩
他再現了新聞戰線的先烈英姿
——訪邵飄萍烈士銅像的作者章永浩
他在“塑造偉人”——記雕塑家章永浩
把上海城雕塑得更美
——訪上海市城市雕塑藝委會主任章永浩教授
第五章 雕塑影響力
雕塑傳播義化
上海隆重紀念馬克思、恩格斯
為了中國**座《馬克思、恩格斯紀念像》
雕塑承載友誼
來自中國的雕塑家饋贈一座小型的
馬克思、恩格斯塑像
章永浩柏林歸來話友誼
德國方面的正式邀請函(譯文)
傳播雕塑文化
宣永浩在美講學
**尊市長像
陳毅市長回到了上海
陳毅塑像在外灘揭幕
陳毅塑像昨在外灘揭幕
陳毅塑像將矗立上海外灘
背景文獻
**尊新聞烈士像
邵飄萍烈士銅像在浙江金華市落成揭幕
為我國新聞界塑造**個烈士銅像
雕塑沉淀歷史
為宋慶齡女士造像
形似中更顯神似
劉伯承元帥誕辰120周年7米高新銅像揭幕
沈鈞儒先生銅像即將落成
健雄精神
藝術簡歷
作品口錄
作品圖版
后記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虎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