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軍事信息系統-(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322327
- 條形碼:9787121322327 ; 978-7-121-32232-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軍事信息系統-(第2版) 本書特色
本書以適應軍隊信息化建設,提升基于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為指導,從信息系統的基本原理入手,以各類軍事信息系統為主體,重點呈現多種類型軍事信息系統的組成、結構、原理及發展趨勢。本書內容分為三個部分,共10章。*部分包括第1章和第2章,主要介紹軍事信息系統相關的基礎知識,軍事信息系統的發展、地位和作用,并對軍事信息系統的結構組成和系統分類進行歸納和總結;第二部分包括第3章至第8章,主要介紹不同類型、不同功能的軍事信息系統的結構組成、工作原理、現狀和發展趨勢,包括預警探測系統、情報偵察系統、導航定位系統、軍事通信系統和數據鏈、指揮控制系統、綜合保障系統等;第三部分包括第9章和第10章,主要介紹軍事信息系統中相關軍事領域的主要關鍵技術,以及目前國外軍隊及我國臺灣地區軍隊的典型軍事信息系統。
軍事信息系統-(第2版) 內容簡介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軍事信息技術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軍事信息系統也在各個作戰應用領域快速地更新換代。第2版在第1版的基礎上,對知識體系和技術內容及其涉及的裝備等進行了補充和更新,使原理分析和系統應用結合更加合理,讀者能夠透過技術發展了解和學習軍事信息系統的基本知識;在系統組成結構和工作過程分析的基礎上,突出了軍事特色;知識體系更加符合現役裝備,通過多種軍事應用展現了軍事信息系統的作用、意義和價值。
軍事信息系統-(第2版) 目錄
1.1 戰爭中的信息 1
1.1.1 信息的概念 1
1.1.2 信息在戰爭中的作用 3
1.1.3 信息優勢原理 6
1.1.4 戰爭中的信息效能度量 7
1.2 軍事信息系統的相關基礎知識 12
1.2.1 系統概念 12
1.2.2 系統模型 13
1.2.3 系統性能 13
1.2.4 信息系統概念 13
1.2.5 信息系統功能 14
1.3 軍事信息系統發展歷程 15
1.3.1 術語演變 15
1.3.2 系統發展階段 18
1.4 軍事信息系統的地位和作用 20
1.4.1 對軍事的影響 20
1.4.2 地位和作用 24
第2章 軍事信息系統的結構組成 26
2.1 軍事信息系統的功能及性能 26
2.1.1 系統功能 26
2.1.2 系統性能指標 27
2.2 軍事信息系統結構及組成 28
2.2.1 功能結構 28
2.2.2 系統組成 29
2.3 軍事信息系統的體系結構技術 30
2.3.1 體系結構的概念和特點 30
2.3.2 體系結構的發展歷程 32
2.3.3 基于多視圖的體系結構建模方法 33
2.3.4 體系結構框架 34
2.3.5 體系結構開發過程 42
2.4 軍事信息系統的分類 43
2.4.1 按軍兵種分類 43
2.4.2 按指揮層次分類 44
2.4.3 按系統規模分類 45
2.4.4 按應用領域分類 45
第3章 預警探測系統 47
3.1 概述 47
3.1.1 任務和作用 47
3.1.2 探測方式 47
3.1.3 主要性能指標 50
3.2 預警探測原理 51
3.2.1 目標特征 51
3.2.2 影響預警探測的外部因素 54
3.3 預警探測系統結構和組成 55
3.3.1 系統結構和組成 55
3.3.2 預警信息處理基本流程 57
3.4 預警探測系統類型 57
3.4.1 天基預警探測系統 58
3.4.2 空中預警探測系統 62
3.4.3 陸基預警探測系統 74
3.4.4 海基預警探測系統 75
3.5 預警探測系統的發展趨勢 78
第4章 情報偵察系統 79
4.1 概述 79
4.1.1 軍事情報的含義 79
4.1.2 軍事情報的特性 80
4.1.3 軍事偵察 81
4.2 情報偵察系統的結構和組成 81
4.2.1 系統結構及組成 81
4.2.2 系統工作流程 83
4.2.3 情報處理基本流程 84
4.2.4 情報信息綜合處理 85
4.3 情報偵察系統類型 88
4.3.1 航天偵察系統 88
4.3.2 航空偵察系統 99
4.3.3 海上及水下偵察系統 111
4.3.4 地面偵察系統 123
4.4 主要發展趨勢 129
第5章 軍事導航定位系統 131
5.1 概述 131
5.1.1 產生與發展 131
5.1.2 在作戰中的作用 137
5.1.3 性能指標 138
5.1.4 系統類型 139
5.2 自主式導航定位系統 139
5.2.1 慣性導航定位系統 140
5.2.3 地形輔助導航定位系統 145
5.3 陸基無線電導航定位系統 149
5.3.1 無線電定位原理 150
5.3.2 航海導航定位系統 152
5.3.3 航空導航定位系統 153
5.3.4 陸基無線電導航系統的現狀 158
5.4 衛星導航定位系統 158
5.4.1 基本原理 159
5.4.2 GPS系統 160
5.4.3 GLONASS 167
5.4.4 Galileo系統 169
5.4.5 北斗導航系統 171
5.5 組合導航系統 179
5.5.1 無線電組合導航系統 179
5.5.2 慣性/衛星組合導航系統 179
5.6 其他軍事導航定位系統 180
5.6.1 聯合戰術信息分發系統/多功能信息分發系統 180
5.6.2 定位報告系統 182
5.7 導航系統的應用及發展 182
第6章 軍事通信系統與數據鏈 185
6.1 軍事通信系統概述 185
6.1.1 軍事通信系統的基本概念 185
6.1.2 軍事通信的發展歷史 189
6.1.3 通信系統的軍事需求 192
6.2 戰略通信系統 193
6.2.1 光纜通信網 194
6.2.2 軍用電話網 197
6.2.3 軍用密話網 198
6.2.4 軍用數據網 199
6.2.5 軍事衛星通信系統 200
6.2.6 *低限度應急通信系統 207
6.3 戰役/戰術通信系統 215
6.3.1 區域機動通信系統 215
6.3.2 軍事移動通信系統 218
6.3.3 戰術互聯網 225
6.4 數據鏈 230
6.4.1 數據鏈發展歷程 231
6.4.2 數據鏈組成 233
6.4.3 標準體系 237
6.4.4 數據鏈的特征 238
6.4.5 典型數據鏈 241
6.4.6 軍事通信系統及數據鏈的發展趨勢 246
第7章 指揮控制系統 252
7.1 產生和發展 252
7.2 指揮控制過程 253
7.2.1 指揮控制模型 253
7.2.2 指揮控制過程 258
7.2.3 指揮控制系統與指揮控制過程的關系 260
7.3 指揮控制系統的組成與功能 261
7.3.1 指揮控制系統結構 261
7.3.2 系統組成 263
7.3.3 主要功能 267
7.3.4 系統分類 268
7.4 國家作戰指揮中心 269
7.4.1 主要任務 269
7.4.2 美國國家作戰指揮中心的實例分析 269
7.5 軍(兵)種級作戰指揮中心 270
7.5.1 空軍作戰指揮中心 271
7.5.2 陸軍作戰指揮中心 271
7.5.3 海軍作戰指揮中心 271
7.5.4 導彈部隊作戰指揮中心 272
7.5.5 典型的軍種級指揮控制系統 272
7.6 戰區聯合作戰指揮系統 274
7.6.1 系統任務 274
7.6.2 系統組成 275
7.7 戰役戰術級指揮控制系統 275
7.7.1 航空母艦指揮控制系統 276
7.7.2 海上編隊指揮控制系統 277
7.7.3 殲擊航空兵師指揮控制系統 278
7.7.4 特種兵指揮控制系統 279
7.8 指揮控制系統的發展趨勢 280
第8章 綜合保障信息系統 282
8.1 概述 282
8.1.1 地位和作用 282
8.1.2 基本任務 283
8.1.3 系統結構 284
8.1.4 系統組成 285
8.2 測繪保障信息系統 285
8.2.1 地位和作用 285
8.2.2 基本任務 286
8.2.3 系統組成 287
8.2.4 發展趨勢 288
8.3 氣象保障信息系統 288
8.3.1 系統作用 288
8.3.2 系統分類 290
8.3.3 系統組成 291
8.3.4 發展趨勢 291
8.4 后勤保障信息系統 292
8.4.1 地位和作用 293
8.4.2 系統的組成 293
8.4.3 發展趨勢 295
8.5 裝備保障信息系統 296
8.5.1 系統分類 296
8.5.2 系統組成 296
8.5.3 發展趨勢 297
8.6 工程保障信息系統 298
8.6.1 系統分類 298
8.6.2 系統組成 299
8.6.3 發展趨勢 300
8.7 防化保障信息系統 300
8.7.1 系統分類 300
8.7.2 系統組成 301
8.7.3 發展趨勢 302
8.8 運輸保障信息系統 303
8.8.1 系統功能 303
8.8.2 美軍運輸保障系統組成 303
8.8.3 美軍運輸保障信息系統 305
8.8.4 發展趨勢 306
8.9 軍用無線電頻譜管理系統 306
8.9.1 軍用無線電管理 306
8.9.2 戰場頻譜管理系統 307
8.9.3 戰場頻譜管理系統的體系及分類 308
8.9.4 發展趨勢 308
第9章 軍事信息系統主要關鍵技術 311
9.1 偵察監視技術 311
9.1.1 雷達技術 311
9.1.2 信號情報偵察技術 325
9.1.3 聲學探測技術 335
9.1.4 輻射計探測技術 338
9.1.5 光電偵察技術 341
9.1.6 遙感探測技術 342
9.1.7 地面戰場傳感器技術 343
9.2 信息融合技術 344
9.2.1 信息融合過程和方法 344
9.2.2 數據融合模型 345
9.2.3 數據融合結構 350
9.3 輔助決策技術 352
9.3.1 軍事運籌 352
9.3.2 專家系統 354
9.3.3 神經網絡 355
9.4 信息安全技術 357
9.4.1 信息安全面臨的主要威脅 357
9.4.2 主要安全保密技術 358
第10章 外軍及臺軍的典型軍事信息系統 359
10.1 美軍軍事信息系統 359
10.1.1 戰略指揮自動化系統 360
10.1.2 戰術指揮自動化系統 364
10.2 俄軍軍事信息系統 374
10.2.1 戰略指揮自動化系統 375
10.2.2 戰術指揮自動化系統 377
10.3 日軍軍事信息系統 378
10.3.1 日本防衛廳C4ISR系統 378
10.3.2 陸上自衛隊C3I系統 378
10.3.3 海上自衛隊C3I系統 379
10.3.4 防空指揮自動化系統 379
10.4 印軍軍事信息系統 380
10.4.1 情報預警系統 380
10.4.2 指揮與控制系統 381
10.4.3 通信系統 382
10.5 臺軍軍事信息系統 382
10.5.1 “衡山”系統 383
10.5.2 “陸資”系統 383
10.5.3 “大成”系統 384
10.5.4 “強網”系統 384
10.5.5 通信系統 385
10.5.6 “博勝”專案 386
參考文獻 387
軍事信息系統-(第2版) 作者簡介
張傳富,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教授, 長期從事軍事信息系統方向的研究與教學工作, 出版有《軍事信息系統》一書,發表論文多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唐代進士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史學評論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莉莉和章魚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