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天文考古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459194
- 條形碼:9787500459194 ; 978-7-5004-5919-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天文考古學 本書特色
《中國天文考古學》以考古發掘資料、古代器物和古文獻資料為基礎,綜合考古學、古文獻學、古文字學、民族學和天文學研究,系統探討了中國自新石器時代已降的天文考古學問題,揭示了古代先民在天文學領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闡釋了科學技術與傳統文化的相互作用和影響,以及天文學起源與文明起源的相互關系,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初步建立了中國天文考古學體系,為研究中國文明的起源開辟了新途徑,對古代政治史、宗教史、哲學史和科學史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天文考古學 內容簡介
馮時著的《中國天文考古學》以考古發掘資料、古代器物和古文獻資料為基礎,綜合考古學、古文獻學、古文字學、民族學和天文學研究,系統探討了中國自新石器時代已降的天文考古學問題,揭示了古代先民在天文學領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闡釋了科學技術與傳統文化的相互作用和影響,以及天文學起源與文明起源的相互關系,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初步建立了中國天文考古學體系,為研究中國文明的起源開辟了新途徑,對古代政治史、宗教史、哲學史和科學史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天文考古學 目錄
再版自序
自序
**章 天文考古學概論
**節 天文考古學的理論特點
一、天文考古學的定義
二、天文考古學的研究范圍
三、天文考古學的理論內核
四、天文考古學的研究方法
五、天文考古學的目的
六、中國天文考古學的任務及主要課題
第二節 天文考古學的產生與發展
第二章 上古時代的天文與人文
**節 中國天文學的傳說時代
一、戰國楚帛書創世章釋讀
1.釋文
2.考證
二、原始古史觀與原始創世觀
第二節 上古巫覡歷史的背景與實證
一、巫覡通天
二、殷周時代的巫與王
第三節 天文占驗
一、占星術的起源
二、分野體系的建立與發展
第三章 觀象授時
**節 有關恒星觀測的兩個基本概念的討論
一、天球坐標
二、歲差
第二節 新石器時代的天極與極星
一、北斗建時法則
二、天極與極星之原始
三、早期北斗遺跡
四、新石器時代禮器圖像中豬母題的天文學闡釋
五、太一與帝俊
第三節 歷法起源考
一、先秦時代的火星觀測
二、太陽崇拜與原始歷法
三、良渚文化立鳥圖像探賾
四、四時與四神
五、《堯典》歷法體系的考古學研究
六、殷卜辭四方風研究
1.四風與八風
2.卜辭四方風名考釋
3.分至四氣與四時
第四章 古代天文儀器
**節 候氣法鉤沉
一、律管吹灰
二、新石器時代骨笛的天文學意義
第二節 圭表測影
第三節 秦漢日晷研究
一、辨方正位
二、日晷復原
……
第五章 奇異天象
第六章 星象考源
第七章 早期宇宙模式
第八章 天數發微
征引書目簡稱
三版后記
中國天文考古學 作者簡介
馮時,1958年10月生于北京市。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畢業。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考古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考古學報》副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郭沫若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理事等職。主要從事古文字學與天文考古學研究,旁治商周考古學、天文年代學、先秦史、古代思想史、歷史文獻學及科技史。出版學術著作11部,發表論文百七十馀篇,主編《金文文獻集成》。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朝聞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