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本托的素描簿-約翰.伯格作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596737
- 條形碼:9787549596737 ; 978-7-5495-9673-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本托的素描簿-約翰.伯格作品 本書特色
“命運常常具有幾何圖形版的規則,但卻沒有可以用來表示它們的名詞。素描可以代替一個名詞嗎?”——約翰·伯格
在《本托的素描簿》這本書中,對素描這項活動能把我們帶往何處、指向何物有著深刻體悟的約翰·伯格,將互為參照的文字與素描“縫制”在了一起,并以這樣的方式與17世紀荷蘭哲學家貝內迪克特·斯賓諾莎對話。
小名叫本托的斯賓諾莎平素很是喜歡畫畫,據說他會隨身攜帶一本素描簿,用來畫下眼見之物。但在他去世后,這本素描簿卻沒有出現在他的遺物清單中,遂成為一個失落的傳奇。對于關注繪畫的伯格來說,他常常會想象斯賓諾莎這個人文主義思想的同路人是如何用他的哲學之眼觀察事物的,想象他會在這本簿子上畫下什么樣的素描。如此的想象也激發了伯格自己的創作靈感。于是,在一本被伯格認定是“本托的素描簿”的簿子上,他同時以素描和寫作兩種方式,與生活在幾個世紀前的斯賓諾莎展開了隔空的交談。
在伯格看來,“素描是一種探測方式。人類*初產生素描的沖動,乃是出于他們的實際需要:搜尋某物,測定位置,安放某物,安置自身。”毫無疑問,這種對素描富于啟發性的理解,是伯格的創作之所以發生,也是他與斯賓諾莎的對話之所以可能的主要前提和關鍵提示。此次《本托的素描簿》全新中文簡體版共收錄伯格65幅全彩素描水彩,以及由素描引發的內省文字。正是在文字與素描的相遇中,在伯格的思想與斯賓諾莎的思想的相遇中,他們變成了彼此的替身。
本托的素描簿-約翰.伯格作品 內容簡介
★《本托的素描簿》共收錄約翰·伯格創作的近70張全彩素描水彩畫,是伯格本人作為畫家的一面在中國內地的首次集中展現。首次向中國讀者全面展現伯格了不同于藝術評論家、攝影理論家,以及散文小說家的畫家身份。繪畫,是伯格創作生涯的起始,如果不了解伯格的繪畫,不了解他對繪畫的沉思,將難以全面而準確地把握伯格的思想。
★ 約翰·伯格在《本托的素描簿》一書中,以親身示范的方式,精彩地呈現了他對自己以往有關觀看、藝術、反抗等觀念的整合與凝聚。我們不僅能從字里行間和每一幅素描中讀出藝術與當下生活的糾纏與共生,讀出伯格始終如一的對社會、文化、政治的介入意識,也能讀出伯格瀟灑卻并不放浪的文學想象力。
★ 全書穿插了約翰·伯格從斯賓諾莎的兩本著作《知性改進論》和《倫理學》中摘錄出來的文字,它們與伯格的素描、文字相映成趣,共同演繹了大師與大師的精彩唱和。與此前的大部分藝術寫作不同,伯格富于創造地將哲學著作中相對晦澀和冷峻的論說,與自己創作的、更加輕盈的素描與文字并置呈現,而不是以評論的口吻援引它們。這樣的處理手法不僅沒有引發某些令人尷尬的“失調癥”,反而促使兩種風格迥異的表達之間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彼此輝映、妙趣橫生。
本托的素描簿-約翰.伯格作品 相關資料
約翰送給我一本他的新書,《本托的素描簿》。這本書記錄了他和他那位激進的人文主義思想同路人——鏡片研磨師、荷蘭哲學家貝內迪克特·斯賓諾莎之間一次想象中的精神碰撞。這本特別的書非常個人化,卻又恰如其分地反映了約翰,以及他的思考方式。他就這么著把自己呈現給了讀者,這讓我更加想念他。
——英國著名演員、伯格摯友蒂爾達·斯溫頓(Tilda Swinton)
我尊崇并熱愛約翰·伯格的作品。他為世間真正重要之事寫作。在當代英語作家中,我奉他為翹楚;自勞倫斯以來,再無人像伯格這般關注感覺世界,并賦之以良心的緊迫性。他是一位杰出的藝術家與思想者。
——蘇珊·桑塔格
約翰·伯格是西方左翼浪漫精神的真正傳人,一手是投入公共領域的鋒銳評論,另一手則是深沉內向的虛構創作。
——梁文道
本托的素描簿-約翰.伯格作品 作者簡介
約翰·伯格(John Berger,1926-2017)
英國藝術評論家、小說家、畫家和詩人,1926年出生于英國倫敦。1944至1946年在英國軍隊服役。退役后入切爾西藝術學院和倫敦中央藝術學院學習。1940年代后期,伯格以畫家身份開始其創作生涯,于倫敦多個畫廊舉辦展覽。1948年至1955年,他以教授繪畫為業,并為倫敦著名雜志《新政治家》撰稿,迅速成為英國最有影響力的藝術批評家之一。
1972年,他的電視系列片《觀看之道》在BBC播出,同時出版配套的圖文書,遂成藝術批評的經典之作。小說《G》為他贏得了布克獎及詹姆斯·泰特·布萊克紀念獎。2008年,伯格憑借小說《A致X:給獄中情人的溫柔書簡》再次獲得布克獎提名。2017年1月2日,約翰·伯格在法國安東尼去世。
- >
姑媽的寶刀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山海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回憶愛瑪儂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