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國學知識大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498007
- 條形碼:9787504498007 ; 978-7-5044-9800-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學知識大全 本書特色
著名國學大師呂思勉帶你領略國學智慧!不可不讀的傳統文化百科全書
呂思勉國學典藏精校版,一部民國學術巔峰期寫就的大師之作。
讓讀者能夠從一個有深度、有寬度、有高度的層面上了解國學,并通過深入淺出的解讀,快速掌握國學常識。
翻開本書,定進博大精深的國學長廊,領悟國學的精髓,感受國學的智慧。
國學知識大全 內容簡介
《國學知識大全》是將呂思勉生前發表的部分作品及其講學底稿編著而成,包括《國學概論》《經子解題》《理學綱要》《中國文化史》《歷史研究法》《史學與史籍》《中國史籍讀法》七部分,全面而概括地講述了國學知識,是迄今為止較為全面完整的國學入門經典。
國學知識大全國學知識大全 前言
序言
呂思勉是中國近代著名國學大師。他十六歲就自學古史典籍﹐以求系統了解古代政治歷史和政治制度。他一生教書和著書并重,先后在蘇州東吳大學﹑常州府中學堂﹑南通國文專科學校、上海私立甲種商業學校、沈陽高等師范學校、光華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任教,曾擔任過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編輯,上海歷史學會理事、江蘇省政協委員,并在1941年至1945年間隱居鄉下,閉戶專注著書。
呂思勉注重排比史料,分類札記,長于綜合研究和融會貫通,堅持不懈地涉獵古文獻,又廣泛閱讀新出報刊及從西方引進的新文化﹑新思想和研究方法。他著述宏富,治學嚴肅,作風踏實,為人誠樸,謙虛謹慎,在國學方面造詣頗深,對經學、文字學、文學有獨到見解,在通史、民族史、思想史、文化史、制度史,以及史學方法方面研究頗有特色。
《國學知識大全》是將呂思勉生前發表的部分作品以及其講學底稿編著而成,包括《國學概論》《經子解題》《理學綱要》《中國文化史》《歷史研究法》《史學與史籍》《中國史籍讀法》七部分,全面而概括地講述了國學知識,是迄今為止較為全面完整的國學入門經典。
為了幫助廣大讀者朋友更便捷地了解國學,我們請有關專家編校整理,出版這本《國學知識大全》,與大家分享國學的精華。為尊重原著和保證作品的完整性,呂思勉在著中的一些習慣用語、概念術語等均未改動。
在編校過程中難免會有疏漏之處,敬請廣大讀者諒解并斧正。
國學知識大全 目錄
**篇 國學概論
何謂國學
中國學術之分期
先秦諸子之淵源一——古代之宗教哲學
先秦諸子之淵源二——王官之學
先秦諸子之學
秦漢時代學術之新趨勢
魏晉玄學
佛學
宋明理學
清代考據學
中國近代之思想家
第二篇 經子解題
自序
論讀經之法
論讀子之法
第三篇 理學綱要
序
緒論
理學之源
理學源流派別
濂溪之學
康節之學
橫渠之學
明道伊川之學
晦庵之學
象山之學
浙學
宋儒術數之學
陽明之學
王門諸子
有明諸儒
總論
第四篇 中國文化史
研究歷史之目的
何謂文化
中國文化之起源
歷史年代
三皇五帝事跡
古代之社會組織
社會階級
古代之生業
古代之道路
古代之用人
先秦諸子學術
秦、漢時之新局勢
此時之政情
漢代學術
漢代兵制變遷
漢代刑法變遷
此時代重要之現象
第五篇 歷史研究法
為什么要研究歷史
歷史的歷史
史學進化的幾個階段
舊時歷史的弊病何在
現代史學家的宗旨
作史的方法
研究歷史的方法
第六篇 史學與史籍
史學定義
史籍溯源
史學緣起
史部大略(上)
史部大略(下)
史家宗旨今昔異同
史材
論搜輯
論考證
論論史事之法
史學演進趨勢
第七篇 中國史籍讀法
弁言
史學之用安在
中國有史學嗎?
再為中國史學訴冤
史權為統治階級所篡
讀舊史宜注意之點
讀舊史入手的方法
治古史的特殊方法
國學知識大全 作者簡介
呂思勉(1884~1957),字誠之,今江蘇常州人,與陳垣、陳寅恪、錢穆并稱“史學四大家”。先后曾在常州府中學堂、蘇州東吳大學等校任教,學生中包括后來成為文史大家的錢穆、趙元任、黃永年等人。呂思勉是我國現代史學界獨一一位在通史、斷代史和專史等諸多領域里都作出了重大貢獻的歷史學家。
- >
朝聞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煙與鏡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