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周易表解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584321
- 條形碼:9787532584321 ; 978-7-5325-8432-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周易表解 本書特色
本書是叢書“潘雨廷著作集”中的一種。該叢書是潘雨廷著作的首次集中出版,歷經數年,對此前出版過的內容作了全面修訂,并增加了幾種新整理的內容。經重新組合,共分十三冊,每冊內容簡介如下:
*冊《周易表解》:本書用表解形式闡釋《周易》經傳,共分四卷百表,每表輔以解說。卷一:《說卦》、《序卦》、《雜卦》;卷二: 上經(《彖》上、《象》上);卷三: 下經(《彖》下、《象》下);卷四:
《系辭》、《文言》。本書可以作為理解《周易》經傳的入門,是基礎讀本。
第二冊《易學史發微》:《易學史發微》是作者撰寫《易學史》中的主題論文匯編。本書從歷史的角度綜述了從先秦至近代易學典籍和人物的核心思想,勾勒了中華易學象數發展的主要線索,是簡明的易學史綱要。
第三冊《易學史叢論》:《易學史叢論》收入了從上古至清的易學史論文,如果和作者的另一著作《易學史發微》合觀,已然勾勒出了中華易學史的整體面貌。
第四冊:《讀易提要》:本書提要鉤玄,揭示西漢至近代有代表性的易學典籍的要義。共分十卷:一、兩漢(附先秦),14篇;二、魏晉,12篇;三、南北朝隋唐,12篇;四、宋(上),16篇;五、宋(下),51篇;六、元,19篇;七、明,14篇;八、清(上),45篇;九、清(下),39篇;十、近代,22篇。本書介紹易學典籍約二百余種,可作為讀《易》者的參考書之一。
第五冊:《周易虞氏易象釋》:《周易虞氏易象釋》全面解析《周易集解》中的虞氏注,使傳統易學繁難的部分重新成為可讀。
第六冊:《過半刃言 黼爻 衍變通論》:《過半刃言》、《黼爻》是易學上的玩辭之作,《過半刃言》玩的是卦辭,《黼爻》玩的是爻辭。《衍變通論》窮追玩占的原理,詳述筮法的變化,闡明了筮占的精義。
第七冊:《易與佛教 易與老莊》:《易與佛教》、《易與老莊》論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方面,對深入理解佛道兩家的核心思想提供了線索。
第八冊《易老與養生》:《易老與養生》是作者論述中國養生學的專著,分前后兩部分。前半部分論易老,分別介紹三千年前、二千年前、一千年前易學思想和黃老道教的關系。后半部分闡述了《參同契》、《胎息經》、《黃庭經》、《入藥鏡》、《悟真篇》五部典籍的功法。
第九冊《道教史發微》:《道教史發微》是作者擬撰《道教史》中的主題論文匯編。本書論述先秦至近代道教史的核心內容,介紹仙與道各種流派的修行方法。
第十冊《道教史叢論》:《道教史叢論》收入了從上古至今的道教史論文及一本小冊子《道教文化》,如果和作者的另一著作《道教史發微》合觀,已然勾勒出中華道教史的整體面貌。
第十一冊《道藏書目提要》:《道藏書目提要》擇取《道藏》286種文獻寫作提要,每篇提要介紹該文獻的史實和內容,并闡明其意義,對編撰道教史和研習道教文獻者提供了有用的線索。
第十二冊:《易則 神形篇
〈內經〉七篇大論述義》:《易則》展示了河圖、洛書的先后天體用變化,其中的《易范合論》尤其有重要價值。《神形篇》是以五進制撰寫的“擬經”,堪比漢代揚雄的《太玄經》。《〈內經〉七篇大論述義》闡發了《易》與中醫的關系,追溯了中醫的理論根源。
第十三冊《易學史入門 論吾國文化中包含的自然科學理論》:《易學史入門》關注易學如何為初學者所理解。《論吾國文化中包含的自然科學理論》思考易學如何與西方學術相融合。
周易表解 內容簡介
潘雨廷為近代研究傳統文化為數不多的,真正有傳承、有體驗、有創新的人物之一,其學問力求貫通儒釋道、和會中西,至少當得上成一家之言,特別在易學領域,必將成為后來者繞不過去的人物。近年來,他的價值日益為學界所認識和重視。
對于想全面了解中國傳統文化者,讀潘雨廷的著作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對于欲精研易學,會通中西者,潘雨廷先生是繞不過的人物。
周易表解 目錄
**冊、《周易表解》
第二冊、《易學史發微》
第三冊、《易學史叢論》
第四冊、《讀易提要》
第五冊、《周易虞氏易象釋》
第六冊、《過半刃言•黼爻•衍變通論》
第七冊、《易與佛教•易與老莊》
第八冊、《易老與養生》
第九冊、《道教史發微》 (將出)
第十冊、《道教史叢論》 (將出)
第十一冊、《道藏書目提要》
第十二冊、《易則•神形篇•〈內經〉七篇大論述義》
第十三冊、《易學史入門•論吾國文化中包含的自然科學理論》
周易表解 作者簡介
潘雨廷先生(1925—1991),上海人,當代著名易學家。生前擔任華東師范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中國《周易》研究會副會長、上海道教協會副會長。潘雨廷先生早年就讀于上海圣約翰大學教育系,畢業后師從周善培、唐文治、熊十力、馬一浮、楊踐形、薛學潛等先生研究中西學術,專心致志于學問數十載,融會貫通,自成一家,在國內外有相當的影響。潘雨廷先生畢生研究的重點是宇宙與古今事物的變化,并有志于貫通東西方文化之間的聯系,對中華學術中的《周易》和道教,有深入的體驗和心得。潘雨廷先生著述豐富,其研究涉及多方面內容,具有極大的啟發性。他的著作是二十世紀中國文化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本書由張文江根據潘雨廷夫人金德儀女士保存的遺稿整理而成。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回憶愛瑪儂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