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最美國寶全書
-
>
法國國家自然博物館犢皮紙博物畫
-
>
西洋鏡第八集--中國古典家具圖錄
-
>
中國傳統民俗文化:收藏系列:中國古代藏書
-
>
西藏瑰寶:吐蕃 分治時期壁畫精選
-
>
西藏瑰寶:歷代炊具餐具精選
-
>
木趣居:家具中的嘉具(套裝精裝 全二冊)
龍泉窯通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4058097
- 條形碼:9787534058097 ; 978-7-5340-5809-7
- 裝幀:精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龍泉窯通鑒 本書特色
圖書為讀者提供了與越窯、龍泉窯、南宋官窯有關的歷史、考古、對外文化交流、陶瓷科技、青瓷審美等各種信息,是一套集專業、學術、知識、鑒賞、收藏、工具于一體的大型叢書。
龍泉窯通鑒 內容簡介
《青瓷要覽:龍泉窯通鑒》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詳述龍泉窯青瓷的產生、發展、傳播、文化影響等。內容由窯名由來,分布范圍、主要產地、界定依據、發展簡史、衰落原因、產品銷售,技術傳播、文化影響、精品鑒賞、仿古作為及科技測定等章節構成。
龍泉窯通鑒 目錄
1 窯名由來
龍泉縣窯與龍泉窯
龍泉官窯
2 歷史探源
甌窯分支
龍泉窯的興起
3 窯址分布
分布概況
龍泉窯系
4 發展簡史
創始期——北宋
鼎盛期——南宋
全盛期——元代
萎縮期——明中期
衰落期——明晚期
5 粉青源流
粉青之名
粉青與梅子青
6 龍泉官窯
大窯窯場的性質
元明官窯
龍泉官窯
7 得名烏泥
工藝特征
窯場屬性
8 產品銷售
全國各地
海外各國
9 技術傳播
鄰近窯口
遠地窯口
10 精品鑒賞
北宋
南宋
元代
明代
11 “哥窯”傳說
“哥窯”緣起
龍泉“哥窯”
12 仿古作偽
仿古
作偽
13 科技測定
成分
年代
附錄
中國古代名窯簡介
古陶瓷工藝學名詞淺釋
中國歷史年表
后記
龍泉窯通鑒 節選
撇開窯業更迭的時代大背景而片面地探索龍泉窯起源的人,總是將目光投向龍泉境內及鄰近地區,在這些地方發現的北宋以前的青瓷器和青瓷窯址,便被當作龍泉窯起源的證據。但問題至少有三個:**,松陽三國、西晉墓出土的青瓷瓿、罐、堆塑罐、羽觴、井、罌、碗、缽、水丞等,質量不高,其中,堆塑罐的造型與瑞安出土的甌窯三國青瓷堆塑罐近似,碗、罌等與越窯的同類產品相仿,這類瓷器在松陽一帶出土的數量很少,當為技術差、規模小、就地銷售產品的土窯所燒,同時,也不排除從遠處流入的可能性。第二,麗水、慶元、松陽等地發現的唐代青瓷窯址,器物質量粗劣,亦屬土窯。這類窯址呈零星分布狀態,在當地既缺乏以前的傳承性,又沒有以后的延續性,因而絕不是優秀窯業技術的誕生地。第三,倘若將龍泉窯的起源與這類土窯掛鉤,反而是貶損了龍泉窯的地位,并且偏離了唯物主義的軌道,因為窯業的興起、延展如同生物的遺傳一樣,連續性是其關鍵所在,而龍泉窯由唐代土窯發展而來的觀點,是經不起客觀事實檢驗的。
龍泉窯通鑒 作者簡介
牟寶蕾,1979年10月生,山東萊西人。現為浙江省博物館副研究員。2003年畢業于南開大學考古學與博物館學專業,繼而攻讀該校文博專業碩士研究生,在劉毅教授的指導下完成陶瓷專業的學業,獲碩士學位。2006年9月起就職于浙江省博物館,師從古陶瓷專家。
李剛,研究員潛心學習、研究古陶瓷。多年來,在《東方博物》、《文博》、《南方文物》、《華夏考古》、《文物春秋》、《大觀》等專業期刊上陸續發表了有關古陶瓷各方面內容的學術論文。
- >
史學評論
- >
經典常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唐代進士錄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