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儒學故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195739
- 條形碼:9787214195739 ; 978-7-214-19573-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儒學故事 本書特色
孫漢洲主編的這本《儒學故事(青少年讀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尋源)》是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青少年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南京市文化人才培養對象資助項目“孔子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和中共鼓樓區委宣傳部“青少年核心價值觀創新性教育研究項目”的研究成果,共收139個故事。故事內涵涉及智慧創新、剛正不阿、思賢追遠、親近自然、勤勞節儉、博學敏行、寬容大量等主題,旨在引領青少年的核心價值觀。
儒學故事 內容簡介
《儒學故事:青少年讀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尋源》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兼顧相關價值觀,選取了近200則故事,分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愛民”、“存信存義”、“親近自然”等二十個專題;每則故事后還附有畫龍點睛式的評析,能幫助讀者深入理解故事的寓意,是目前國內具有創新意義的青少年踐行核心價值觀的讀本。
儒學故事 目錄
先富后教
與民守之
井田理想
民貴君輕
熙寧變法
海國圖志
狀元救國
第二章 文明和諧
科圣張衡
姚崇治蝗
路不拾遺
楊翥賣驢
六尺之巷
第三章 自由平等
孔子讓路
東魯春風
陶潛棄官
雪夜訪戴
莼鱸之思
嵇康之死
狂士太炎
第四章 公正法治
執法以公
強項董宣
以直報怨
不私故人
犯顏執法
第五章 愛國愛民
夾谷之會
樊遲問仁
走馬牽山
鐵骨詩情
丹心指南
少年英雄
第六章 存信存義
子貢問政
曾子殺豬
羊左之義
信守童約
千里赴約
不賣病牛
李勉葬銀
風雪赴約
匹夫有責
第七章 悲憫感恩
探視伯牛
苛政猛虎
大庇寒士
詩斥太守
寸草春暉
兼濟蒼生
魯直侍親
第八章 清正勤政
孟子拒金
楊震卻金
一錢證廉
清廉留名
智架飛橋
潼關遣兵
一心為民
新官上任
第九章 志存高遠
孔子坐問
投筆從戎
長纓在手
擊楫中流
長風破浪
先憂后樂
醉翁之意
煤石深沉
第十章 孝悌友善
百里負米
蘆衣情深
趙孝爭死
黃香溫席
懷橘遺母
文人相“親”
重友輕名
第十一章 好學惜時
孔子學琴
目不窺園
鑿壁偷光
詩鬼錦囊
三上三多
警枕勵志
二程苦讀
張溥補拙
笨鳥猛飛
第十二章 知禮識時
孔子與禮
不欺暗室
東山再起
魏征易主
三請外放
虎門銷煙
第十三章 敬業律己
因材施教
陶侃搬磚
包拯審案
蘇軾抗洪
許衡拒梨
賑災濟民
徐溥儲豆
況鐘懲吏
第十四章 寬容大量
孔子發誓
死灰復燃
宰相肚量
唾面自于
長者李沆
不記人過
王旦雅量
第十五章 博學敏行
孔子博學
賈生才調
史家絕唱
詩圣杜甫
活字印刷
多才蘇軾
學富五車
第十六章 勤勞節儉
雪中吃餅
節儉食餅
鉆天入地
喜事節儉
尚儉遠奢
不舍舊衣
第十七章 親近自然
孔子游春
仁者樂山
嚴光拒仕
蘭亭集序
歸去來兮
西湖白堤
永州山水
撥云見日
第十八章 思賢追遠
周公吐哺
孔子問道
顏回煮粥
推敲由來
第十九章 剛正不阿
拒見諸侯
辛毗直言
熱血丹心
蘭無土根
不求秦檜
寧滅十族
絕食罵賊
第二十章 智慧創新
孔子改道
圣人“無知”
劉晏理財
韓愈買燭
退讓之智
巧接圣旨
慧眼識才
儒學故事 節選
《儒學故事:青少年讀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尋源》: 熙寧變法 宋朝神宗皇帝即位的時候才二十歲,是個胸懷理想的有志青年。他看到國家不景氣的情況,有心改革一番。可是他周圍的人,都是仁宗時期的老臣,就是像富弼這樣支持過新政的人,也變得暮氣沉沉了。宋神宗想:“要改革現狀,一定得找個得力的助手才行!”這時,有人舉薦王安石。 王安石老家在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西),年輕時,文章寫得十分出色,得到過歐陽修的贊賞。他二十歲中進士,先后做了幾任地方官。王安石在鄞縣當縣官的時候,正逢當地鬧災荒,百姓生活十分困難。 他就興修水利,改善交通,把縣城治理得井井有條。 每逢青黃不接的季節,窮人的口糧接不上,他就打開官倉,把糧食借給農民。到秋收以后,要他們加上官定的利息償還。這樣一來,農民可以不再受大地主豪強的重利盤剝,日子自然也好過一些。憑借著在鄞縣的業績,王安石得到宋神宗的賞識,于是宋神宗就下令將他調到京城來。 王安石一到京城,宋神宗就召他單獨進宮談話。 君臣一番推心置腹的對話之后,王安石深感責任重大。“寵命優渥,皇恩浩蕩,臣不負皇上期許!”王安石將自己在地方開展工作的經驗加以整合,決心要變法圖強,使國家富強起來!后來,王安石在全國推行了轟轟烈烈的變法改革。主要內容之一“青苗法”,就是他在鄞縣試用過的,現在拿來推廣到全國實行。除此之外,在王安石的主持下,均輸、農田水利、免役、市易、保甲、方田均稅、保馬等諸項新法相繼出臺。這些新法涉及的方面比較廣泛,幾乎涵蓋社會的各個方面。變法對鞏固宋王朝的統治、增加國家收入,起了積極的作用。一時間,北宋王朝的政治經濟面貌為之一新,宋神宗似乎也看到了國家的出路。清朝蔡上翔《王荊公年譜考略》一文中記載:“荊公之時,國家全盛,熙河之捷,擴地數千里,開國百年以來所未有者。”但好景不長,因為王安石變法觸犯了一些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他們用盡一切方法來打擊、排擠王安石,甚至編造謠言稱“變法是不祥的征兆”。在這種狀況下,宋神宗動搖了,王安石也沒辦法繼續推行自己的主張。1076年春天,王安石辭去宰相職位,回江寧府去了。 [評析]梁啟超的《中國六大政治家——王荊公》一書說王安石“以不世出之杰,而蒙天下之垢”,稱王安石是“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當之矣”。可見王安石變法對推動國家富強確實是起到了重要作用。雖然因為種種原因,變法*后未能堅持下來,但王安石當時堅守的“三不足”信條——“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卻成為后世仁人志士的精神支柱,鼓勵了一代又一代有識之士為國家和民族的富強發展前赴后繼。如今我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應該肩負起時代與民族賦予的使命,為中華之富強不斷奮斗!海國圖志1794年4月23日,湖南省邵陽縣金澤鄉,一戶姓魏的人家迎來了一個新生命的降臨,這就是清代著名愛國思想家——魏源。 魏源7歲從塾師劉之綱、魏輔邦讀經學史,常苦讀至深夜。母親心疼他太過刻苦,每夜定時熄燈,責令他上床休息。但是魏源總不愿過早睡覺,等二老熟睡后,他就以被遮燈默讀。9歲那年,祖父帶著他赴縣城應童子試。應試那天,考官給他出了一道對賦的題。考官指著畫有太極圖的茶杯說出上句:“杯中含太極。”魏源不假思索地對出:“腹內孕乾坤。”考官大吃一驚,想不到魏源小小年紀,竟然有此等才華,而且胸懷見識都高出一般兒童,實在難得!于是考官接著又問:“你說說看,乾坤是什么意思?”魏源略想一下道:“乾坤,不僅是天地萬象,更是國泰民安,國強民富。”考官雖然知道這個答案并不準確,但見他小小兒童就有此等富強之志,不得不連連贊嘆:“好!好!此小兒今后必成大器!”隨著內憂外患不斷加劇,清王朝的國力一日不如一日。魏源的好友林則徐在廣州積極禁煙、操練水師,卻被朝廷革職治罪,發配到伊犁。魏源聽后,悲憤交加,特地趕到京口為友人送行。舊日好友相聚,卻是在這樣的境遇之中,不能不讓人傷心。林則徐嘆了一口氣,從身旁取出一個小包裹交給魏源:“我這些年的心血都在這里。我是沒有機會完成這個了……”魏源輕輕打開一看,竟然是林則徐花費多年心血匯集的《華事夷言》《四洲志》的全部材料!原來,林則徐在廣州時,非常注重了解國外發展,希望能夠從西方的發展中汲取本國富強經驗。林則徐撫摸著這些材料,喃喃道:“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可惜,我們一直以來都是閉關鎖國,對國外知之甚少,唉!”魏源捧著包裹,熱淚奪眶而出,他為林則徐一片拳拳愛國之心和對自己的信任所感動。魏源深感責任重大,他緊緊握著林則徐的手,聲音顫抖地表示:“愚弟決不辜負期望,定焚膏繼晷,盡早完成!”此后,魏源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海國圖志》的編撰工作中。他仔細翻閱《四洲志》,又廣泛搜集了中外有關文獻資料,花大量筆墨系統介紹了世界各國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沿革。在編撰《海國圖志》的過程中,魏源常常仰首看著墻上各種地圖、戰圖發呆,不時陷入沉思。中英兩國,相去萬里,英國士兵并不多,軍需補給自然比不上中國,敵方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占優勢,卻為何能屢戰屢勝?魏源痛定思痛,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敵有“長技”“強兵”,能以一當十,甚至當百;我們卻只有落后的大炮長槍,豈有不敗之理?想到這里,他奮筆寫下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句子。 魏源經過嘔心瀝血,終于完成了巨著《海國圖志》。這部書以介紹各國地理為主,內容涉及歷史、政治、科技等多方面,圖文并茂、豐富翔實,堪稱一部世界知識百科全書。 [評析]在魏源所處的時代,士大夫階層思考著“中國往何處去”這一問題。魏源用30年光陰,給出了*有力的回答:富強!無獨有偶,美國《新聞周刊》主編詹姆斯·凱利在接受中國學者的采訪中,也直言表示他*關心的問題之一就是“五至十年內的中國將走向何處”。問題沒變,思考的角色卻變了。但問題的答案卻始終如一——中國始終走在謀求富強民主的路上,我們始終不忘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尋求的“中國夢”“富強夢”! ……
儒學故事 作者簡介
孫漢洲,筆名水陸。江蘇東海人,1955年生。1982年畢業于徐州師范學院中文系。作家、詩人、孔學研究專家。現為南京市二十九中校長。全國勞模、江蘇省首批教授級高級教師、語文特級教師、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碩士生導師。他在30余家刊物上發表語言學、教育教學文章400余篇,個人出版語言學、教育學、社會學專著以及散文集、詩歌集20余部,主編作品30余部。他對孔子素有研究,已出版孔學專著7部。承擔和省級社會科學、教育科學等規劃課題9項,并先后結題。科研成果先后獲得國家、省、“五個一”工程獎、基礎教育成果獎等獎項20余項。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