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別讓不會說話害了你一生:一言可以成事,一言可以敗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610983
- 條形碼:9787518610983 ; 978-7-5186-1098-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別讓不會說話害了你一生:一言可以成事,一言可以敗事 內容簡介
本書告訴你如何提高情商學會贊美和溝通, 贏得世界, 過好自己的一生。主要內容包括: 健談并不等同于會說話、自說自話, 不懂得迎合、把所有的話一個人說完了、在言語中炫耀自己、習慣性說“我”, 而不是“我們”、談話缺乏明確的主題等。
別讓不會說話害了你一生:一言可以成事,一言可以敗事 目錄
**章 有些人為什么總是說錯話
1.健談并不等同于會說話 003
2.自說自話,不懂得迎合 008
3.把所有的話一個人說完了 012
4.在言語中炫耀自己 016
5.習慣性說“我”,而不是“我們” 021
6.談話缺乏明確的主題 025
第二章 如何說,人們才會信任你
1.與朋友交往,貴在真誠 033
2.主動找話題,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038
3.保持親和力是接近他人的基礎 044
4.把認真傾聽當成一種習慣 049
5.用禮貌用詞來武裝自己的話 054
6.同情心是拉近關系的重要方法 060
第三章 這樣說,人人都愛聽
1.幽默的話語往往更具魅力 067
2.多一點贊美,少一點批評 072
3.必須批評時,先做好自我批評 078
4.把拒絕說得更加婉轉一些 083
5.注意使用抑揚頓挫的聲調 089
6.說話也要懂得八面玲瓏 094
第四章 自我克制的說話藝術
1.掌控情緒,保持風度 103
2.不要總是在別人面前抱怨 109
3.爭議的話題*好少說一點 113
4.尊重他人的表達權,不隨意插話 117
5.不要把話說得太滿、太絕 121
第五章 有些話你絕對不能說
1.背后傷人的話*好不要說 127
2.避免廢話,濃縮就是精華 130
3.不了解的東西就不要發言 135
4.說話要有理有據 139
5.善意的謊言有時候不可或缺 144
第六章 讓你的話充滿“魅力”
1.善于把握對方的好奇心 151
2.注意肢體語言的配合 157
3.善于借助別人的口來幫助自己說話 163
4.說話前先思考10秒鐘 167
5.順勢追問,避免冷場 173
第七章 把話說得滴水不漏
1.沒有說錯的老板,只有不會說話的員工 181
2.承諾太多反而會失真 187
3.正話有時候也要反過來說 192
4.盡量避免命令式的語氣與口吻 197
5.注重溝通中的互動交流 202
第八章 成為溝通交際達人
1.聰明人不妨說一點糊涂話 209
2.以柔克剛的說話藝術 214
3.以退為進說服他人 221
4.謙卑的說話之道 225
5.自然樸素的語言魅力 231
6.保持你的個性 236
別讓不會說話害了你一生:一言可以成事,一言可以敗事 節選
1.幽默的話語往往更具魅力 在日常交流中,我們往往會兼顧信息表達和自我表現兩個方面的任務。信息表達主要是為了完成信息傳播的工作,而自我表現則更加側重個人形象的展示。對于多數人而言,他們更希望展示自己的形象,也就是說,在交流的過程中,可能自我表現會占據很大的成分。 在進行自我表現的過程中,*重要的一點就是吸引別人的關注,而這種吸引往往在于說話者的談話方式,對于那些談話技巧高超的人來說,往往可以讓自己更受歡迎。 那么什么樣的技巧更容易讓我們受歡迎,什么樣的談話技巧會增強話語的吸引力?對于多數人來說,那就是幽默。很顯然幽默的人往往更受歡迎,幽默的話也往往更具有吸引力,而且聽起來也讓人感到非常舒服。 幽默往往能夠展現出一個人的交際能力,能夠展示一個人的修養和品位。事實上對于那些幽默的人來說,他們善于調動交流的氛圍,而且能夠以更加輕松自然詼諧睿智的姿態去面對別人,而這樣一來,一方面他們證明了自己是一個隨和的人,沒有架子,沒有脾氣,很容易與人相處。 另一方面,幽默的表現讓他們看起來氣場十足,自信滿滿,他們懂得在什么時候抓住別人的眼球,懂得在什么時候活躍氣氛。正因為如此,這樣的人往往更受歡迎。 不過幽默并非是單純地將一些笑話、將一些搞笑的事情簡單地表達出來,真正的幽默是一種高明的溝通方式,是一種表達的有力武器,而想要形成獨特的幽默感,想要讓自己的話變得更加趣味,說話者可以使用一些簡單的語言技巧。 ——恰到好處的自嘲 對于那些善于利用幽默的言談來活躍氣氛的人來說,他們往往不缺乏自黑、自嘲精神,盡管他們有時候喜歡開別人的玩笑,但是為了不至于讓他人感到尷尬,開自己的玩笑就成為一個常用的方法。 自嘲者往往會對自己的職業、長相、性格、穿著打扮,或者個人面臨的困境進行自黑式處理,以一種另類的貶損和嘲笑方式來凸顯出自己某些特點或者尷尬處境。 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云曾經在達沃斯論壇上與眾人分享自己早年的學習經歷,期間提到了自己曾兩次被高中拒絕,三次未能考上大學的不光彩經歷。當別人問他接二連三的被拒絕對人生產生了什么影響時,馬云故作嚴肅地說:“影響就是我習慣了被拒絕。”這句話一語道出了創業過程中的艱辛。而這樣的“自黑精神”讓人見識到了馬云的魅力,大家覺得他不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中國首富”,而是一個非常實在的平凡人。 很顯然,與那些處處維護自己、處處給自己臉上貼金的人相比,自我解嘲的人往往顯得更加謙和有魅力,別人也更容易接受他們。 ——夸張的肢體語言 幽默并不是一種口頭表達的專利,很多時候,我們可以在說話的時候,配合一些夸張的動作來增強幽默感。 “股神”巴菲特有一次去參加電視節目,主持人曾擔心巴菲特過于嚴肅而放不開會影響錄制效果,但是巴菲特在節目錄制中卻非常懂得配合主持人營造輕松幽默的氛圍,不僅一改往日學院派的談話風格,還不時做出一些喜劇演員才會做的動作。比如當主持人問他在面對較大的投資虧損時,巴菲特露出了一個非常驚恐和沮喪的表情,還將雙手緊緊壓住心臟,這個夸張的動作和表情惹得臺下的觀眾捧腹大笑。 事實上,相比于語言表達,肢體語言往往要更加豐富一些,尤其是在營造幽默氣氛的時候,有趣的語言表達可能會讓人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幽默的效果,但是夸張的肢體語言則讓整個幽默表達得更加充分、立體和深入,而且更容易讓人印象深刻。 ——適當地進行曲解 幽默不僅僅是將一些有趣的事情,很多時候還在于對某一件事的解讀進行曲解,從而達到一定的“笑果”。 有一位老板曾經在會議上大聲斥責辦錯事的下屬,并且揚言再也不想見對方的面了。第二天老板重新叫這位下屬到辦公室里做匯報,可是當下屬進入到辦公室之后,一直背對著老板說話。老板見了非常奇怪,于是有些生氣地說:“我讓你來做匯報,你為什么總是背對著我?” 這個時候下屬故意非常委屈地說:“哦,是這樣的,昨天您不是說再也不想見到我的面了嗎?那現在我有什么法子可想呢?只好請您見見我的屁股了。”老板聽了這樣的解釋之后,撲哧一下笑出聲來,于是打算不再追究昨天的事情。 ——積極樂觀的態度 對于幽默的人來說,他的內心往往是積極樂觀的,哪怕有時候他會刻意表現出沮喪的一面,但事實上他根本沒有將那些煩心的事情放在心上。真正幽默的人,他總是會表達一些更加正面的想法,總會將各種不利的因素以更加輕松的方式進行轉化,這種轉化往往和一顆強大的內心有關。 俄羅斯的富豪摩爾拉夫??基里連科曾經在投資中虧到傾家蕩產,當時很多人為此感到難過,他們擔心基里連科會想不開,但是他卻非常淡定地開玩笑說:“這并沒有什么,就像我媽媽那些天抱怨的一樣,我們什么時候可以像過去一樣生活,她的確是一個非常懷舊的人,好吧,我現在已經做到了這一點。” 這樣的談吐讓人感到欽佩。而事實上,基里連科很快就抓住了發展的機遇,東山再起。 其實,除了以上幾種技巧之外,談話者還需要注意自己說話的內容,還可以改變自己說話的語調,或者采取一些另類的表達方式將所要說的話表達出來。而對于多數人來說,無論是哪一種技巧,只要能夠讓談話變得趣味十足,變得更加幽默,往往都是難以拒絕的,因為幽默表現出強烈的溝通欲望。 2.多一點贊美,少一點批評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對一些犯錯的人提出批評。畢竟在很多時候,我們無法容忍身邊發生一些不好的事情,并且會想辦法杜絕再次發生類似的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習慣性地對犯錯者施加壓力,對一些自己無法接受的事情提出質疑。 但實際上,在整個交際過程中,批評在多數時候都不是一個更好的處理問題的方法,不是更好的交流方式,反過來說,贊美可能是更好的一種表達方式。 成功學導師拿破侖??希爾早年喪母,由父親一手帶大。由于父親工作很忙,而拿破侖??希爾又不像其他孩子一樣有母親來管教,因此變得非常調皮,經常在學校和家里搞一些惡作劇。父親是一個非常嚴格的人,對拿破侖??希爾的幼稚做法非常不滿,因此經常當面進行批評,并且非常失望地說:“你將來注定什么也干不成。”父親的責罵讓拿破侖??希爾更加破罐子破摔,幾乎變本加厲,而這樣一來,連兄弟姐妹和鄰居也漸漸對他表現出了鄙夷的神色,大家都在議論這個不學無術的孩子。 后來父親找到了一個繼母,并且將繼母帶回家和孩子們見面。繼母進屋后非常熱情地同所有人打招呼,孩子們也都進行了禮貌的回應,只有拿破侖??希爾是個例外,他表現出一副漠不關心的樣子,既不打招呼,也沒有任何微笑的表情,而是雙手交疊在胸前,看上去就是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表情。 父親見到他的姿態后大為不滿,于是對繼母解釋說:“這就是拿破侖,是希爾兄弟中*壞的一個。”實際上這樣的諷刺和批評,拿破侖聽得多了,他根本就毫不在乎,也不會因此而生什么氣。眼下父親當著繼母的面這樣數落自己,拿破侖覺得可能眼前的這個女人也會和其他人一樣將自己當成一個笨蛋,一個不懂禮數的混賬小子,她難道會好好對待一個調皮的繼子嗎?拿破侖不敢有什么奢望。 可是正當自己準備看繼母和其他人一樣在臉上流露出那種厭惡的表情時,對方卻微笑著將雙手放在他的雙肩上,然后非常柔和地說道:“這是*壞的孩子嗎?完全不是。他恰好是這些孩子中*伶俐的一個。而我們所做的一切,無非是把他所具有的伶俐品質發揮出來。” 這樣的贊美是拿破侖從未聽到過的,所以他幾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心里慢慢對這位繼母產生了好感。而事實上,在之后的日子里,繼母沒少關心拿破侖,并且經常給予他贊美,這讓拿破侖信心倍增,并且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改正惡習,*終在繼母的教導下成為世界級的名人。而當他成為成功學導師之后,將繼母當年的技巧傳授給了更多的人,那就是在交談中多一點贊美,少一點批評。 很顯然,相比于批評,贊美更容易被人接受,而且也更容易活躍交流的氣氛。所以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我們應該主動去贊美別人,主動去挖掘他人的優點,畢竟贊美的話幾乎人人都愛聽,有時候哪怕大家都知道那只是一些客套話,但是多數人仍舊會感到開心。正如英國社會學家盧科所說:“這個社會需要我們給予更多的褒獎,而它也需要更多的褒獎。” 既然贊美如此重要,那么我們該如何去贊美別人呢?該如何成熟地運用贊美的技巧來贊美他人呢?而這些贊美主要包含在以下幾個重要的方面: ——善于發現 真正會說話并且把話說到別人心坎里的人,往往善于迎合別人,這種迎合很多時候建立在了解的基礎上,比如對于很多家長來說,他們經常覺得孩子不聽話、學習成績不好,因此在進行管教的時候,會覺得孩子一身都是毛病,責罵自然也就不可避免。 但是聰明的父母不會老是抓著孩子的缺點不放,而是主動去挖掘孩子身上的優點。也許孩子的體育很不錯,孩子在音樂上面很有天賦,孩子的動手能力很強,孩子具有非凡的創造力,通過挖掘,父母能夠找到贊美的切入點。 其實任何人身上都有優點,也都有缺點,我們不能緊緊抓住別人的缺點不放,不能僅僅對別人的缺點進行批評,而需要放寬胸懷,去挖掘別人身上的優點,并對那些優點進行贊美和褒揚。美國總統羅斯福說過:“一個真正高貴的人,他善于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哪怕只是一點點。”同樣的,俄國作家高爾基也認為:“哪怕是一個*壞的人,他的身上也總會有一兩個閃光的點值得夸贊。” 所以當別人都在數落他人“這不行”“那個不會”“一無所用”的時候,我們不妨這樣鼓勵對方“這件工作你完成得太棒了”“你比我想象中的要更加出色”。 ——善于轉化 沒有人會是完美的,我們或多或少都會表現出一些缺點,但是找出缺點并不意味著我們就要義無反顧地進行批評。實際上沒有多少人喜歡聽到批評聲,所以當別人都在對某人的缺點進行指責的時候,我們更要謹慎處理,如果有必要的話,我們可以聰明地對那些缺點進行轉化。 比如對于調皮的小孩子,我們可以夸贊他們足夠聰明;對于那些其貌不揚的女性,我們可以夸贊她們成熟有氣質;對于那些行事比較沖動的人,我們可以適當贊美他們的個性;對于那些經常失敗的人,我們可以稱贊他們懂得堅持。 對于會說話的人來說,沒有任何事情是絕對化的,他們也不會貿然地對某一個人、某一件事、某一個特征進行定性,而是想辦法進行轉化和包裝,從而確保把批評的聲音降到*低,把贊美的意味更充分地展示出來。 ——適當客套 當我們對初次見面的人不夠了解的時候,可能就需要借助客套話來進行贊美,盡管客套話并不能做到足夠的真誠,但是在人際交往當中還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形式,可以確保我們維持住*基本的交際氛圍。客套話雖然不完全是真話,但是卻展示出了良好的姿態,展示了一種迎合性。 比如初次和某個重要人物見面,我們可以這樣說“我早就聽說過你的大名,也早就想來拜訪你了”。又比如對于那些相貌中等的人,我們可以直接稱呼對方為“帥哥”“美女”。這些話未必真的完全代表了我們心里的想法,也未必真的符合現實情況,但是對于聽話的人來說,這樣的贊美同樣會讓他們覺得很舒服。 雖然贊美很有必要,但是推崇贊美并不意味著就要無底線地進行贊美,說話的人需要明確一些基本的原則,比如贊美要言之有物,在具體指出對方的優點時,不能空洞地表示“你很棒”“你真的非常出色”“你真的讓人刮目相看”;贊美有時候也需要大致符合事實,不能完全偏離實際情況,一個人連*基本的小事也做不好,我們如果還要夸贊他動手能力很強,這就有些過分虛偽了。 除此之外,贊美雖然讓人動心,但是也要把握時機,比如某個老板正在批評某員工,這個時候就不方便對那個員工進行贊美了。 還有一點也非常重要,那就是在贊美的同時,不能完全忽視批評的作用,不能為了贊美而放棄批評,畢竟在很多時候,為了確保制度和規則的權威性,為了提醒和懲罰那些犯錯的人,說話者還是應該拿出一定的立場和原則,該批評時還是要拿出自己堅定的態度針對性地提出批評。 3.必須批評時,先做好自我批評 很多人在批評犯錯者時,往往會將自己打造成一個審判者的形象,會將自己打造成一個糾錯的角色,這也就導致了他們常常拿出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總是用那些相對直接的語言進行對話。 而這種方式往往會讓很多犯錯者的內心產生抗拒,即便他們可能在表面上聽取批評的意見,但是內心深處可能并不認為自己是錯誤的。有時候,直接批評他人還會引起對方的反抗,從而造成雙方的對立沖突,這并不利于問題的解決。 毫無疑問,在批評他人的時候,批評者需要掌握一些溝通的技巧,一旦方法不當,往往會使受批評的人出現抗拒和心理失衡的表現,這樣就會讓彼此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尷尬,而批評也難以達到應有的效果。那么怎樣進行批評,才會確保犯錯者更加心甘情愿地接受批評者的意見和建議呢? 明朝政治家于謙是歷史上有名的大清官,曾經立誓要“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并且一生都為官清廉正直。不僅如此,他還要求自己的家要知法守法。有一回他的一個表親來投靠他,可是沒幾天這個表親就在酒肆里飲酒時與老板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并且還動手打傷了店家老板。 事情很快鬧到于謙的府衙里,于謙于是親自審理這個案件。當然,他并沒有因此徇私,而是想辦法弄清楚來龍去脈。在得知自己的表親因為揭穿了店家老板用水勾兌假酒的惡行后,氣憤地找店家理論,并且一時沒有控制住自己的脾氣,動手打了老板。 當案情逐漸明了之后,于謙當著原告、被告以及諸多圍觀的百姓,說了這樣一番話:“今天之所以會發生這件打人的案子,主要責任在我,首先是因為我沒能管好親戚,以至于這個親戚仗著官勢打人,從而做了違法亂紀之事,這是我所犯下的**條罪狀。其次,這里是我管轄的地方,身為地方父母官,卻沒能阻止不法經營的出現,這顯然是因為我自己管治無方,這是我的第二條罪狀。” 接著他向在場所有的人道歉,并且自動停薪半年,將朝廷所發的這半年俸祿全部捐給圍觀的百姓。等到做好自我批評并處理完自己的“罪行”之后,他才回到堂上審理打人案件。當天他依照大明律例對自己的表親和店家老板分別作出懲罰,而兩人見到于謙竟然因為這件事批評和處罰了自己,心里非常愧疚,于是紛紛表示服從審判結果,并且當庭和解。 在如何批評他人的事情上,于謙顯然給所有人做了一個好榜樣,他所采取的方法是,先拿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做引子和鋪墊,以自我批評的形式來緩和犯錯者的防備心,這樣一來,對方就不再認為批評者是有意刁難自己,而他們在情感上也更容易接受這些批評。 這種在批評別人之前先做好自我批評的方法,往往能夠達到有效溝通的目的。有一位哲學家說過:“在受眾對象眼中,我們的任何一次批評,都注定會有失公允。”在接受批評的人看來,我們在批評的時候往往會加入自己的情緒和原則,盡管這些原則完全符合律法和道德,但是仍舊缺乏足夠的說服力。正是因為如此,想要借助批評來說服和教育他人,往往會遭遇對方的反抗和抵觸,而批評者先進行自我批評則可以適當地減輕犯錯者的戒備和抵觸情緒,引導對方主動、積極地意識到自身的錯誤,并*終改正這些錯誤。 其實批評的目的在于使犯錯者意識到自身的錯誤,而不是為了批評而批評。只有幫助對方充分意識到自己的過錯,才能幫助他們改正錯誤并避免下次犯下同樣的錯誤。而批評者進行自我批評往往可以在道德層面給犯錯者施加一定的壓力,從而更好地讓他們消除自身的逆反心理和對抗情緒,并引導他們一步步跟著批評者的言行主動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不過,自我批評并不是一種純粹為了作秀,批評者不能為了引導犯錯者而故意給自己強加上一個罪名,也不能為了批評而刻意為難自己。實際上自我批評表明的是一種態度,但更是一種自我約束、自我改正的力量,批評者的目的是讓犯錯者意識到自身的錯誤,并接受自己的批評。 對于批評者而言,他們必須明確一點,那就是自己在這件事(錯事)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自己是否盡到了這個角色所要盡到的責任,自己是否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局外人。如果自己無法完全和整件事脫離關系,也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那么就不要把所有的責任推到那些犯錯者身上。他們必須勇敢地站出來指出自己的責任,必須勇敢地承擔相應的過失,明確告訴那些犯錯者:“我也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夠到位”“由于我在監管上的疏忽,才導致了問題的出現”“都怪我事前沒有把事情交代清楚”,這些自我批評往往可以產生一個好的榜樣,大家會紛紛明確和“追究”自己的責任,會紛紛表示自己也存在過失。 通常情況下,這種自我批評的方法特別適合團隊交流,尤其是當團隊中某項工作沒有完成時,管理者完全可以采取這種方式來強化每一個人的責任與義務,確保問題能夠及時得到解決,并保證下一次不會出現類似的錯誤。 自我批評并不意味著將所有的錯誤和責任大包大攬,一旦將所有責任自己一肩承擔下來,那么就會導致其他犯錯者逃避責任的情況發生,這對于問題的解決和預防根本沒有任何好處。對于批評者來說,他不僅需要自我批評,更需要明確每一個人的責任,而且需要明確誰的過失*大,誰的過失比較小。因此,我們在利用自我批評做好鋪墊之后,還是要注意對主要責任人提出批評,確保整個溝通的完整性。 4.把拒絕說得更加婉轉一些 英國著名作家蕭伯納某次收到一位陌生小姑娘的來信,小姑娘在信中說了這樣一番天真無邪的話:“您是一位令我*折服的作家。為了表達我對您的敬仰,我打算用您的名字來命名我的小獅子狗。它是我過生日時親戚們送給我的。不知尊意如何?” 蕭伯納看了信件后,立刻就被孩子可愛的言行打動了,他知道孩子對自己并沒有什么惡意,來信也談不上什么侮辱,只不過是出于一種簡單的喜歡罷了。不過把人的名字套用在狗身上,多少有些勉為其難,也不夠道德。 當然蕭伯納也沒有直接拒絕這個小家伙,而是在回信中非常溫和地給出了一點建議:“親愛的孩子,讀了你的信,頗覺風趣盎然,我贊同你的打算。但是,*主要的一點,你務必和小獅子狗商量一番。”蕭伯納并沒有直接和孩子講不能給狗取用人名的大道理,以免因為自己的直接拒絕而傷害到孩子,所以選擇了一種委婉、幽默的方式來拒絕孩子提出的請求。 很多人會使用一些非常生硬的語言來表明自己拒絕的態度,比如當某些人做一些違背我們個人原則和立場的事情時,我們通常會表明自己的態度:“不行”“你這樣做不對”“我不想蹚這趟渾水”“我不會幫你的”“我無法接受你的請求”“我不想幫你做事”“我們不適合在一起”。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是一種明顯的自我保護和區分意識,這個時候我們會習慣性地保護自己的立場和想法,并堅決地以此來區別自己和其他人的行為,而這種自我保護意識往往會讓雙方的沖突直接對立起來。 拒絕一些自己不擅長的事情,拒絕一些自己認不清或者可能會對自己造成不良影響的事情,這些無可厚非,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在按照自己的標準和原則行事。但是拒絕實際上也需要講究策略和技巧,畢竟拒絕往往會造成雙方交流上的障礙,對方可能會覺得你對他有什么看法和意見,可能會覺得你在刻意為難和排斥他,而這樣就容易對相互之間的關系造成很大的傷害。 所以在拒絕別人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進行調整,盡量避免讓口頭上的表達變成一種立場或者情感上的沖突。那么對于那些想要拒絕別人的人來說,必須弄明白自己該如何拒絕別人,該如何更加溫和地拒絕別人,以確保雙方的關系不會因此而受到損害,不會讓自己的言行傷害到對方。 心理學家認為,*合理的拒絕方式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刻意轉移話題,另一種是利用沉默的態度讓別人知難而退。這兩種方法往往能夠盡可能淡化立場上的對立,而這才是*合理的拒絕方式。而在具體交流的過程中,這兩種方法可以適當進行拓展。
別讓不會說話害了你一生:一言可以成事,一言可以敗事 作者簡介
趙全,籍貫魯西南。 現為某企業營銷高管。一直從事銷售和宣傳工作,在銷售的過程積累了大量溝通的經驗。因為工作的緣故,一直潛心研究溝通和說服的方法。通過對各行各業優秀的人才的采訪和溝通,整合出了一套高效、實用的溝通方法。
- >
朝聞道
- >
自卑與超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回憶愛瑪儂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