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guān)注中圖網(wǎng)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guān)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shù)8000年
吐峪溝石窟-高昌石窟壁畫線描集-1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32584093
- 條形碼:9787532584093 ; 978-7-5325-8409-3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吐峪溝石窟-高昌石窟壁畫線描集-1 本書特色
《吐魯番學(xué)研究叢書
高昌石窟壁畫線描集1:吐峪溝石窟》由吐魯番學(xué)研究院、吐魯番博物館合作編著,由吐魯番學(xué)研究院技術(shù)保護(hù)研究所相關(guān)人員繪制,吐峪溝石窟壁畫線描圖集為高昌石窟壁畫線描集的第1本,另有勝金口石窟、柏孜克里克石窟、伯西哈爾石窟等壁畫線描圖集將陸續(xù)出版。
《吐魯番學(xué)研究叢書高昌石窟壁畫線描集1:吐峪溝石窟》整體分為兩部分,文字部分包括序言、概述與圖解、后記;圖版部分為全書主體,為吐峪溝石窟壁畫之線描圖,約有150幅。全書圖文并茂,繪制精美,生動形象展示了吐峪溝石窟壁畫的精髓,為讀者揭示了高昌石窟各個歷史文明的一個橫斷面。
吐峪溝石窟-高昌石窟壁畫線描集-1 內(nèi)容簡介
本書為吐魯番地區(qū)的石窟包括柏孜克里克石窟、勝金口石窟、伯西哈爾石窟、吐峪溝石窟、雅兒湖石窟等壁畫線描圖合集。
吐峪溝石窟-高昌石窟壁畫線描集-1 目錄
序
概述
吐峪溝壁畫線描圖
東區(qū)石窟
西區(qū)石窟
後記
圖版目錄
【吐峪溝東區(qū)石窟】
吐峪溝東區(qū)第18窟
圖版一 立佛(1)
圖版二 立佛(2)
圖版三 立佛(3)
圖版四 立佛與聞法菩薩
吐峪溝東區(qū)第27窟
圖版五 阿育王起塔因緣
圖版六 千佛與菩薩(1)
圖版七 千佛與菩薩(2)
圖版八 千佛與菩薩局部(3)
圖版九 千佛與菩薩局部(4)
圖版十 千佛與菩薩局部(5)
圖版十一 千佛與菩薩局部(6)
圖版十二 千佛與菩薩局部(7)
圖版十三 千佛與菩薩局部(8)
圖版十四 千佛與菩薩局部(9)
圖版十五 千佛與菩薩局部(10)
圖版十六 千佛與菩薩局部(11)
圖版十七 千佛與菩薩局部(12)
圖版十八 說法圖局部(1)
圖版十九 說法圖局部(2)
圖版二十 說法圖局部(3)
圖版二一 說法圖局部(4)
圖版二二 說法圖局部(5)
圖版二三 說法圖局部(6)
圖版二四 說法圖局部(7)
吐峪溝東區(qū)第31窟
圖版二五 立佛
圖版二六 立佛
圖版二七 立佛像局部(1)
圖版二八 立佛像局部(2)
圖版二九 立佛像局部(3)
圖版三十 立佛像局部(4)
圖版三一 立佛像局部(5)
圖版三二 菩薩
圖版三三 菩薩局部(1)
圖版三四 菩薩局部(2)
圖版三五 坐佛像
吐峪溝東區(qū)第32窟
圖版三六 飛天(1)
圖版三七 飛天局部(2)
圖版三八 飛天局部(3)
圖版三九 飛天局部(4)
圖版四十 飛天局部(5)
圖版四一 菩薩(1)
圖版四二 菩薩(2)
圖版四三 菩薩(3)
圖版四四 菩薩(4)
圖版四五 菩薩(5)
吐峪溝東區(qū)第50窟
圖版四六 佛本生故事(1)
圖版四七 佛本生故事(2)
圖版四八 慈力王施血飲夜叉
圖版四九 佛說兔王經(jīng)(1)
圖版五〇 佛說兔王經(jīng)(2)
圖版五一 善事太子入海品
圖版五二 說法圖
圖版五三 忍辱仙人
圖版五四 屍毗王本生
圖版五五 說法圖(1)
圖版五六 說法圖(2)
圖版五七 佛本生故事(3)
圖版五八 屍毗王本生和慈力王施血飲夜叉本生故事
圖版五九 聞法菩薩(1)
圖版六〇 聞法菩薩(2)
圖版六一 聞法菩薩(3)
【吐峪溝西區(qū)石窟】
吐峪溝西區(qū)第2窟
圖版六二 藥師佛
圖版六三 立佛(1)
圖版六四 立佛(2)
圖版六五 立佛(3)
圖版六六 立佛(4)
圖版六七 立佛(5)
圖版六八 立佛(6)
圖版六九 立佛(7)
吐峪溝西區(qū)第20窟
圖版七〇 飛天(1)
圖版七一 飛天(2)
圖版七二 飛天(3)
圖版七三 赴會弟子(1)
圖版七四 赴會弟子(2)
圖版七五 赴會弟子(3)
圖版七六 赴會弟子(4)
圖版七七 十六觀
圖版七八 十六觀局部(1)
圖版七九 十六觀局部(2)
圖版八〇 十六觀局部(3)
圖版八一 十六觀局部(4)
圖版八二 十六觀局部(5)
圖版八三 十六觀局部(6)
圖版八四 十六觀與飛天(1)
圖版八五 十六觀與飛天(2)
圖版八六 星相圖
圖版八七 須摩提女緣品•赴會弟子(1)
圖版八八 飛天
圖版八九 須摩提女緣品•赴會弟子(2)
圖版九〇 須摩提女緣品•赴會弟子(3)
圖版九一 須摩提女緣品•赴會弟子(4)
圖版九二 須摩提女緣品•赴會弟子(5)
圖版九三 須摩提女緣品•赴會弟子(6)
吐峪溝西區(qū)禪觀窟
圖版九四 禪觀圖(1)
圖版九五 禪觀圖局部(2)
圖版九六 禪觀圖局部(3)
吐峪溝西區(qū)禮拜窟1
圖版九七 祥云蓮花
圖版九八 比丘誦經(jīng)圖1
圖版九九 比丘誦經(jīng)圖2
圖版一〇〇 菩薩(1)
圖版一〇一 菩薩(2)
圖版一〇二 菩薩(3)
圖版一〇三 菩薩(4)
吐峪溝西區(qū)禮拜窟2
圖版一〇四 天神(1)
圖版一〇五 天神(2)
圖版一〇六 菩薩(1)
圖版一〇七 菩薩(2)
圖版一〇八 菩薩(3)
概述
吐峪溝壁畫線描圖
東區(qū)石窟
西區(qū)石窟
後記
圖版目錄
【吐峪溝東區(qū)石窟】
吐峪溝東區(qū)第18窟
圖版一 立佛(1)
圖版二 立佛(2)
圖版三 立佛(3)
圖版四 立佛與聞法菩薩
吐峪溝東區(qū)第27窟
圖版五 阿育王起塔因緣
圖版六 千佛與菩薩(1)
圖版七 千佛與菩薩(2)
圖版八 千佛與菩薩局部(3)
圖版九 千佛與菩薩局部(4)
圖版十 千佛與菩薩局部(5)
圖版十一 千佛與菩薩局部(6)
圖版十二 千佛與菩薩局部(7)
圖版十三 千佛與菩薩局部(8)
圖版十四 千佛與菩薩局部(9)
圖版十五 千佛與菩薩局部(10)
圖版十六 千佛與菩薩局部(11)
圖版十七 千佛與菩薩局部(12)
圖版十八 說法圖局部(1)
圖版十九 說法圖局部(2)
圖版二十 說法圖局部(3)
圖版二一 說法圖局部(4)
圖版二二 說法圖局部(5)
圖版二三 說法圖局部(6)
圖版二四 說法圖局部(7)
吐峪溝東區(qū)第31窟
圖版二五 立佛
圖版二六 立佛
圖版二七 立佛像局部(1)
圖版二八 立佛像局部(2)
圖版二九 立佛像局部(3)
圖版三十 立佛像局部(4)
圖版三一 立佛像局部(5)
圖版三二 菩薩
圖版三三 菩薩局部(1)
圖版三四 菩薩局部(2)
圖版三五 坐佛像
吐峪溝東區(qū)第32窟
圖版三六 飛天(1)
圖版三七 飛天局部(2)
圖版三八 飛天局部(3)
圖版三九 飛天局部(4)
圖版四十 飛天局部(5)
圖版四一 菩薩(1)
圖版四二 菩薩(2)
圖版四三 菩薩(3)
圖版四四 菩薩(4)
圖版四五 菩薩(5)
吐峪溝東區(qū)第50窟
圖版四六 佛本生故事(1)
圖版四七 佛本生故事(2)
圖版四八 慈力王施血飲夜叉
圖版四九 佛說兔王經(jīng)(1)
圖版五〇 佛說兔王經(jīng)(2)
圖版五一 善事太子入海品
圖版五二 說法圖
圖版五三 忍辱仙人
圖版五四 屍毗王本生
圖版五五 說法圖(1)
圖版五六 說法圖(2)
圖版五七 佛本生故事(3)
圖版五八 屍毗王本生和慈力王施血飲夜叉本生故事
圖版五九 聞法菩薩(1)
圖版六〇 聞法菩薩(2)
圖版六一 聞法菩薩(3)
【吐峪溝西區(qū)石窟】
吐峪溝西區(qū)第2窟
圖版六二 藥師佛
圖版六三 立佛(1)
圖版六四 立佛(2)
圖版六五 立佛(3)
圖版六六 立佛(4)
圖版六七 立佛(5)
圖版六八 立佛(6)
圖版六九 立佛(7)
吐峪溝西區(qū)第20窟
圖版七〇 飛天(1)
圖版七一 飛天(2)
圖版七二 飛天(3)
圖版七三 赴會弟子(1)
圖版七四 赴會弟子(2)
圖版七五 赴會弟子(3)
圖版七六 赴會弟子(4)
圖版七七 十六觀
圖版七八 十六觀局部(1)
圖版七九 十六觀局部(2)
圖版八〇 十六觀局部(3)
圖版八一 十六觀局部(4)
圖版八二 十六觀局部(5)
圖版八三 十六觀局部(6)
圖版八四 十六觀與飛天(1)
圖版八五 十六觀與飛天(2)
圖版八六 星相圖
圖版八七 須摩提女緣品•赴會弟子(1)
圖版八八 飛天
圖版八九 須摩提女緣品•赴會弟子(2)
圖版九〇 須摩提女緣品•赴會弟子(3)
圖版九一 須摩提女緣品•赴會弟子(4)
圖版九二 須摩提女緣品•赴會弟子(5)
圖版九三 須摩提女緣品•赴會弟子(6)
吐峪溝西區(qū)禪觀窟
圖版九四 禪觀圖(1)
圖版九五 禪觀圖局部(2)
圖版九六 禪觀圖局部(3)
吐峪溝西區(qū)禮拜窟1
圖版九七 祥云蓮花
圖版九八 比丘誦經(jīng)圖1
圖版九九 比丘誦經(jīng)圖2
圖版一〇〇 菩薩(1)
圖版一〇一 菩薩(2)
圖版一〇二 菩薩(3)
圖版一〇三 菩薩(4)
吐峪溝西區(qū)禮拜窟2
圖版一〇四 天神(1)
圖版一〇五 天神(2)
圖版一〇六 菩薩(1)
圖版一〇七 菩薩(2)
圖版一〇八 菩薩(3)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巴金-再思錄
- >
隨園食單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推拿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我與地壇
- >
朝聞道
- >
二體千字文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