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心理極限狀態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1116471
- 條形碼:9787201116471 ; 978-7-201-11647-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心理極限狀態 本書特色
本書是國內出版的第yi本對極限狀態進行研究的西方著作。從理論層面和實踐層面,充分考慮到極限狀態概念的復雜性,對這一心理學中有關精神病學的概念進行了定義和探討,力求將圍繞這一病理事實產生不同論斷的理論依據,并將這些聯系起來。
心理極限狀態 內容簡介
病理學方法,不在于解釋病理事實,而在于借助病理事實,達到解釋正常事實的目的。借助病理事實,會發現患者的一些思維和行為過程,通過這些過程的差異和缺陷,揭露出,到底是什么,導致某些心理進程的反常,而非思維和行為的反常。這種理念會導致距離被取消,或者說界限被取消,從而促進建立一種心理動力學的連續性,到那時,精神疾病就會非常接近心理穩定常數,而后者常被當作心理很健康的特征。
因此,極限狀態占據了一片變化不定的領域,后者成為其構成的本質內容。它引發了激烈的論戰,其中的一種激進的科學觀點,過分追究極限狀態到底存不存在,以反對某種非定位的觀點。換句話說,一些人在發明一些極限或是一種對疾病分類控制的同時,另一些人更加關注具有“轉疾病分類”特點的突出個體,其沖動的性格、焦慮、抑郁等表現(奇怪的是,這些也都是極限狀態的明顯指標),是典型的特征。
心理極限狀態 目錄
1.極限狀態與精神病學門
1.1 精神分裂癥:用以理解極限狀態的精神病學范例
1.2 極限狀態在精神病學中表現的行為及思維方式
1.3 精神病學與極限狀態:發展現狀
2.極限狀態與精神分析法
2.1 弗洛伊德……位于界限之間
2.2 后弗洛伊德派
第二章 極限狀態的認識論范疇
1.我們從哪里談起?
1.1 精神病理學中的結構概念門
1.2 不同狀態下的心理結構:健康狀態及患病狀態
1.3 心理結構及其診斷:因果關系的關鍵
2.我們在談論哪些“極限狀態”
2.1 作為精神病理學穩定實體的極限狀態:結構、組織、布局
2.2 極限狀態是對社會人類學發生轉變的隱喻……拉康派的觀點
2.3 極限狀態作為傳統分析治療中“無法解決的問題”的衍生物
第三章 流行病學,病原學及評估方法
1.TLP的流行病學
2.TLP的病原學
2.1 父母精神病理所造成的影響
2.2 依戀過程的錯亂
2.3 被忽視與被欺辱:造成重大創傷
3.TLP診斷的有效性、準確性、敏感性
4.TLP的評估方法
第四章 極限狀態在精神病理學方面的精神分析研究方法
1.依據神經官能癥和精神病系統看待極限狀態的遺傳學表象
1.1 神經官能癥系統的起源
1.2 精神病系統的起源
1.3 極限狀態系統的起源
2.極限狀態的心理系統、動力學和數據統計表現
2.1 心理機能的空間結構
2.2 焦慮的本質、它與客體的關系
2.3 心理防衛機制
3.評估極限狀態的心理動力學方法
3.1 主題統覺測試(TAT)
3.2 羅夏氏墨跡測驗
第五章 極限狀態的臨床表現以及推論的弊害
1.推論的弊害
2.極限狀態中的控制與依賴
結論
參考文獻
心理極限狀態 作者簡介
作者帕特里克•沙里耶和阿斯特麗•伊爾什萊曼—安布羅西是法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有多部專著及論文發表。
王金濤,畢業于天津外國語大學法語語言文學專業,天津外國語大學濱海外事學院法語教師。期間,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被國家漢辦公派至法國孔子學院,擔任漢語教師。目前在法國攻讀博士學位。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巴金-再思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