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世界政治與個體不安全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733061
- 條形碼:9787511733061 ; 978-7-5117-3306-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世界政治與個體不安全感 本書特色
本書是對1932年春天在芝加哥大學開展的一系列社會科學研究講座內容的部分總結。拉斯韋爾認為傳統的政治學注重研究政治機制、政治結構、政治制度等,應轉而研究個人政治活動、政治經歷與政治心理。在本書中,拉斯韋爾以心理學為依據對政治現象進行了系統研究,從個體心理沖突出發,探究世界政治變動與發展的根源,其政治分析直接繼承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本書以兩次世界大戰及戰后時期為研究背景,核心觀點是強調心理過程是政治過程的決定因素,關注的是國際關系給個體帶來的不安全感。為防范政治危險,消除人類的不安全感,就需要建立政治預防機制。
世界政治與個體不安全感 內容簡介
本書是對1932年春天在芝加哥大學開展的一系列社會科學研究講座內容的部分總結。在本書中, 拉斯韋爾以心理學為依據對政治現象進行了系統研究, 從個體心理沖突出發, 探究世界政治變動與發展的根源, 其政治分析直接繼承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
世界政治與個體不安全感 目錄
序言
**部分方法
**章對世界價值金字塔的結構分析
第二部分符號
第二章民族與階級:認同符號
第三章權力的動態平衡:暴力期望
第四章戰爭危機:安全需求
第五章獨立運動:平等需求
第六章帝國主義運動:霸權需求
第三部分條件
第七章物資與服務:經濟條件的影響
第八章移民、旅行和政治態度:**手接觸的角色
第九章新渠道和關注區域:第二手接觸的角色
第十章人格、文化與政治:以美國為例
第四部分控制
第十一章尋找一個神話:世界統一的問題
索引
譯后記
世界政治與個體不安全感 相關資料
這是一本史書,是心理學與政治學系統地結合之先例。
——詹姆斯·戴維斯(James C. Davies,
美國社會學家,俄勒岡大學政治科學教授)
這位以宣傳技巧著稱的作者,從心理學的角度,饒有趣味地展開了對國際關系的研究。作者論述了國家和階級思想意識中的一些非常重要的基礎概念和符號,并討論了對權力平衡、安全感、平等、帝國主義等的看法。接著,作者轉而論述經濟因素、旅游與契約、成形的輿論和政治態度。
——威廉·蘭格( William L. Langer,
原哈佛大學歷史系主任)
這是一次用心理學這個新世界來恢復經濟原有平衡的卓越嘗試。在文學大師和那些被拉斯韋爾斥責為投生于“大學對真理的戰爭”的人看來,這是一本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著作。
——喬治·凱特琳(George E.G. Catlin,
康奈爾大學政治科學教授)
世界政治與個體不安全感 作者簡介
[美]哈羅德•D.拉斯韋爾,著名政治學家,1902年2月13日出生于美國伊利諾斯州的一個牧師家庭,1922年,他在芝加哥大學獲哲學學士學位后,赴歐洲英、法、德等國著名大學攻讀研究生課程,最后獲得博士學位。其間,他曾去柏林大學學習心理分析學說,最先向美國學界引介了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論。
拉斯韋爾的研究領域跨越政治學、哲學、傳播學、公共政策學等幾大學科領域,他的研究深受心理學的影響,尤其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論。本書也深受弗氏理論的影響,心理分析的方法在拉斯韋爾的書中留有多處痕跡。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與地壇
- >
推拿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唐代進士錄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