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愛因斯坦傳-天才的一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6227365
- 條形碼:9787556227365 ; 978-7-5562-2736-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愛因斯坦傳-天才的一生 本書特色
孩子為什么要讀偉人傳記? 10-15歲的孩子,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孩子處于青春期階段,內心激情萌動,對未知世界充滿了恐懼,但又有躍躍欲試的好奇;對未來的人生路充滿了迷茫困惑,但又渴望發現和認識真實的自我。 讀偉人傳記,踏著偉人的足跡,看他們在茫茫宇宙中如何找尋自己的人生坐標,看他們如何不懼困難,永遠好奇,挑戰人類認知的局限,揭示未知的謎底。 讀偉人的傳記,才能吸取自我成長的力量,形成持之以恒的內在驅動力,搭建正面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成長因有認同的榜樣而變得不孤獨,因有強大精神力量的指引而變得不盲目,因有遠大開闊的視野而變得不狹隘。 《史蒂夫?喬布斯傳》作者沃爾特.艾薩克森經典之作;諾貝爾獎獲得者默里.蓋爾曼極力推薦;近270張塵封照片還原歷史真相(大部分為初次發布);12開超大方開本,適合兒童閱讀習慣,帶來前所未有閱讀體驗;限量附送絕版愛因斯坦主題個性T恤;每個孩子都是愛因斯坦,我們都是探索宇宙奧秘的孩子!
愛因斯坦傳-天才的一生 內容簡介
愛因斯坦,舉世聞名的德裔美國科學家,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他是科學的標志、天才的代名詞。被公認為自伽利略、牛頓以來*偉大的科學家、物理學家。1999年12月26日,愛因斯坦被美國《時代》(Time)周刊評選為“世紀偉人”。 《愛因斯坦傳:天才的一生》立足于翔實的史實、豐富的照片和新近披露的關于愛因斯坦的原始檔案和私人信件,勾勒出愛因斯坦傳奇的一生——他的個人生活,他揭開原子和宇宙奧秘的過程,他所擁護的道義、政治和自由精神……深刻解讀了這位影響20世紀歷史文化進程的傳奇人物。
愛因斯坦傳-天才的一生 目錄
第1章 前言
科學的進步(1600-1900)
第2章 早期歲月
第1節 出生和童年時代(1879-1889)
第2節 求學之路(1889-1893)
第3章 瑞士時光
第1節 在阿勞(1895-1896)
第2節 蘇黎世聯邦工學院(1896-1900)
第3節 米列娃·瑪麗克(1897-1900)
第4節 麗瑟爾(1901-1903)
第5節 專利審查員(1902-1904)
第6節 愛因斯坦的奇跡年量子論(1905)
第7節 愛因斯坦的奇跡年:狹義相對論(1905)
第8節 冉冉升起的教授(1905-1910)
第9節 艾爾莎·愛因斯坦(1912-1914)
第4章 在柏林的日子
第1節 廣義相對論(1907-1915)
第2節 **次世界大戰時的德國(1914-1915)
第3節 離婚和再婚(1916-1918)
第4節 日食(1919)
第5節 愛因斯坦在美國(1921-1932)
第6節 愛因斯坦的諾貝爾獎(1919-1922)
第7節 量子力學(1920)
第8節 愛因斯坦與宗教信仰(1879-1955)
第9節 希特勒的崛起(1920-1933)
第5章 在普林斯頓大學的時光
第1節 到美國去(1933-1936)
第2節 原子彈(1939)
第3節 武器控制(1945-1948)
第4節 公民權利(1940-)
第5節 無休止的探索(1933-)
第6節 以色列(1948-)
第7節 紅色恐慌(1950-1954)
第8節 永別了(1954-1955)
附頁翻譯
致謝
愛因斯坦傳-天才的一生 節選
愛因斯坦發育遲緩的語言能力也讓他總是能夠再我們常人認為理所當然的日,F象上發現奇跡。比如有一次,在他大概5歲的時候,他的爸爸送給他一個指南針。愛因斯坦正因生病沒去上學,當他研究指南針的時候,他激動得雙手都抖動起來啦——沒有任何事物接觸指南針的指針,但無論你怎么移動它,它的指針總是一如既往地指向北方。愛因斯坦在回想自己經歷的這個不尋常的事件時說:“我感覺有一種看不見的力場彌漫在自己的臥室里,甚至在整個宇宙中!焙髞,愛因斯坦終生都致力于用場論來描述自然。 ——摘自《愛因斯坦傳:天才的一生》第2章第1節“出生與童年時代” 一件有關愛因斯坦的值得一樂的事兒,就是愛因斯坦在慕尼黑讀書時數學成績不及格。這件事在印刷物和網絡上廣泛傳播,并且經常伴隨著篤定的開頭“大家都知道”,因此這幾乎已經是確鑿的事實了。 唉,雖然愛因斯坦一生中充滿了各種令人發笑的諷刺事件,但不包含早期數學成績不好這件事。他在語言方面不出色,并且他總是質疑權威的習慣讓他成不了老師*喜歡的學生。但他的數學成績很棒,因為他可以輕松地把數學概念形象化。他明白數學公式不過是上帝描述自然的畫筆,是運用想象力可以看到的——如同當我們讀到荷馬的詩句“玫瑰色的黎明”,腦海中就可以勾勒出這樣的畫面一樣。愛因斯坦可以想象到數學公式是如何反映在現實生活中——例如被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發現的電磁場,就可以描繪成一個男孩乘坐一束光前進。愛因斯坦總是堅信對潛在現實*敏銳的觀點來自于想象力,而不是對事實淺顯的認知。他的叔叔雅各布·愛因斯坦是一位工程師,在叔叔的逐漸引導下,愛因斯坦愛上了代數。愛因斯坦的方法,同樣地,也是借助于想象力。他把解決一個數學問題的過程比作是一次打獵,“當我們抓不到獵物時,就暫時稱為X,然后繼續追趕,直至將其俘獲”。 ——摘自《愛因斯坦傳:天才的一生》第2章第2節“求學之路” 當愛因斯坦只有16歲的時候,他開始想象,如果一個人以光的速度前進會是什么樣子的?光波的運動和水波或聲波會是什么樣子的?光波的運動和水波或聲波是一樣的嗎?在研究英國物理學家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的公式時,愛因斯坦在腦海中開始了自己早期就思索過的思維實驗。麥克斯韋的公式是關于電磁波的,如光波,他發現電磁波的運動速度約為每秒299000千米(186000英里)。由此這個問題出現了,電磁波是借助于什么傳播的?此外,它們的速度被認為是相對于某種東西為參考的,那么這種神秘的東西到底是什么? 科學家們假設有一種看不見的媒介在傳播電磁波,他們成它為“以太”。光波的速度,他們假定,是相對于以太的速度而言的。他們認為以太對于光波的作用就如同空氣對于聲波。這就是說如果你在以太中穿梭走向光源,光波的速度會看起來越來越快。 歐洲和美洲的科學家因此發起了一場“以太大狩獵”。他們假設人們迅速穿過以太接近光源時,應該可以感覺到光波以更快的速度與我們擦肩而過。科學家們為此設計了各種各樣精巧的裝置來檢測這種速度的差別。 …… 那么愛因斯坦的觀點是什么呢?這涉及到,他后來說,對時間本身這個概念的分析。通過腦海中的圖像以及質疑其他人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他意識到不能絕對地定義時間。特別是,他認識到即使一個人覺察到兩件事情在同一時間發生,另外一個不同速度的目擊者可能不會認為這兩件事是同時發生的。 ——摘自《愛因斯坦傳:天才的一生》第3章第7節“愛因斯坦的奇跡年:狹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傳-天才的一生 作者簡介
沃爾特.艾薩克森,CNN執行總裁、《Time》周刊總編、阿斯彭研究所(Aspen Institute)執行總裁,曾任有線新聞電視網(CNN)主席和《時代》(Time)周刊總編。 他的著作有《基辛格傳》、《富蘭克林傳》、《愛因斯坦傳》、《史蒂夫?喬布斯傳》等。 其中,《愛因斯坦傳》曾榮獲美國國家科學總院2008年度科學傳播Zui佳圖書獎。 2011年4月,向來保護自己隱私、小心防范記者的喬布斯宣布他的傳記將由沃爾特.艾薩克森主筆。 2011年10月24日,《史蒂夫.喬布斯傳》在全球發售,成為風靡世界的超級暢銷書。
- >
唐代進士錄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虎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