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zhàn)為何爆發(fā)及戰(zhàn)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明代卷-中國科舉制度通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43616
- 條形碼:9787208143616 ; 978-7-208-1436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明代卷-中國科舉制度通史 本書特色
本卷為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中國科舉制度通史》其中一卷,主要內容涉及“科考”、“鄉(xiāng)試”、“會試、”、“殿試”、“庶吉士考選及其培養(yǎng)制度”、“對科舉作弊的懲治”等明代科舉考試的幾大主要內容,附錄明代歷科錄取進士統(tǒng)計表,詳述有明一代科舉制度的定制、發(fā)展、變化以及影響。
明代卷-中國科舉制度通史 內容簡介
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社會中重要的人才選拔制度。從隋唐起,直至清末,科舉制度在中國延續(xù)了1300余年,對中國古代社會產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響。要全面深刻地研究古代中國,傳承中國古代的學術文化,離不開對科舉制度的研究。
明代卷-中國科舉制度通史 目錄
一、 明代科舉的時代背景/1
二、 明代科舉發(fā)展的主要表現(xiàn)/4
三、 科舉在明代選官來源體系中的地位/10
四、 明代科舉文獻概述/13
五、 明代科舉制度研究概述/23
**章 科考/38
**節(jié) 科考確立之前的“有司保舉申送”/38
一、 洪武三年“鄉(xiāng)里舉保”與“州縣申報”/38
二、 洪武十七年“皆由有司保舉” /39
第二節(jié) 科考的確立與發(fā)展/40
一、 科考的確立/40
二、 科考的發(fā)展/43
第三節(jié) 戶籍地報考原則的確定/71
一、 明代的戶籍類別/71
二、 考生在現(xiàn)戶籍地報考原則的確定與強化/72
三、 考生在非現(xiàn)籍地的合法報考/89
第四節(jié) 考生的應考資格及其演變/91
一、 應考資格的初定/91
二、 考生類別的增加/97
三、 始終被禁入試者/133
第二章 鄉(xiāng)試/135
**節(jié) 鄉(xiāng)試時間與地點/135
一、 鄉(xiāng)試時間/136
二、 鄉(xiāng)試地點/139
三、 各直省開考科數/144
第二節(jié) 簾內與簾外官的選任與職責/145
一、 簾內考官的選任與職責/145
二、 簾外執(zhí)事官的選任與職責/177
第三節(jié) 考場席舍、考官鎖院與考生考試規(guī)則/207
一、 考場席舍制度/208
二、 考官及執(zhí)事官入場、鎖院與戒誓制度/209
三、 考生考試紀律/216
四、 防止場外干擾/222
第四節(jié) 錄取依據與程序/224
一、 錄取并重三場、止憑文高下/224
二、 考官會同搜檢重校落卷制度/227
三、 不許越房取士/229
四、 會同拆卷制度/229
五、 順天解元只取北直人/230
六、 兩京監(jiān)生的錄取名額/238
七、 揭曉與鹿鳴宴/241
第五節(jié) 磨勘與覆試制度/243
一、 鄉(xiāng)試朱墨卷限期解部與磨勘制度/243
二、 落卷返還下第考生制度/245
三、 覆試制度/246
第六節(jié) 鄉(xiāng)試錄取額數/249
一、 由不拘額數到定額錄取/249
二、 成化后解額的個別與普遍小幅增加/260
三、 明代各省直鄉(xiāng)試錄取額數變化的特點/263
四、 各地鄉(xiāng)試考生規(guī)模與錄取比例/264
第七節(jié) 纂修《鄉(xiāng)試錄》/269
一、 《鄉(xiāng)試錄》的*初稱謂/269
二、 《鄉(xiāng)試錄》的格式與內容/271
三、 《鄉(xiāng)試錄》的刊印、上呈和頒發(fā)/281
四、 對《鄉(xiāng)試錄》違式的懲治/282
第八節(jié) 舉人資格/284
一、 舉人成為終身功名/284
二、 舉人獲得永久參加會試與入監(jiān)和選官資格/286
第九節(jié) 鄉(xiāng)試落第者的結局與出路/287
一、 生員/287
二、 充貢或援例入監(jiān)/288
三、 歲貢充教/289
四、 連續(xù)應試/289
五、 鄉(xiāng)試副榜/290
六、 其他/291
第三章 會試/293
**節(jié) 會試時間、地點與應試者/293
一、 會試時間與地點/293
二、 會試應試者/294
第二節(jié) 簾內官與簾外官/304
一、 簾內考官的選任與職責/304
二、 簾外執(zhí)事官的選任與職責/336
第三節(jié) 官員入場、鎖院與考生考試規(guī)則/357
一、 考官、執(zhí)事官的入場與鎖院、戒誓制度/357
二、 考生應試規(guī)則/368
三、 防止場外干擾/373
第四節(jié) 錄取規(guī)則與磨勘、覆試制度/374
一、 三場并重/374
二、 南、北、中卷的確立/379
三、 考官會同搜檢重校落卷制度/386
四、 不得越房取中/387
五、 會同拆卷制度/387
六、 磨勘試卷制度/388
七、 覆試制度/388
第五節(jié) 中式名數與錄取比例/388
一、 錄取名數與比例/389
二、 會試錄取比例總體下降的原因/394
三、 會試錄取增額的根本和直接動因/395
第六節(jié) 纂修《會試錄》/397
一、 《會試錄》的格式/398
二、 《會試錄》的刊印、上呈和頒布/404
第七節(jié) 下第舉人的去向/404
一、 副榜舉人充教/405
二、 舉人考試就教/408
三、 舉人徑授行政官員/410
四、 舉人入監(jiān)肄業(yè)以俟后科或歷事待選/411
五、 潛心問學/414
六、 專心應考、抱憾而終/416
第八節(jié) 對行劣舉人的懲治/417
第四章 殿試/420
**節(jié) 殿試的時間、地點與應試者/420
一、 殿試時間與地點/420
二、 應試者/422
第二節(jié) 讀卷與執(zhí)事官的選任與職責/423
一、 讀卷官的選任與職責/423
二、 執(zhí)事官的選任與職責/459
第三節(jié) 考試、閱卷、分甲規(guī)則及其發(fā)展/463
一、 皇帝御殿親試/463
二、 閱卷與分甲規(guī)則/465
三、 讀卷與欽定鼎甲三名/470
四、 殿試黜落/475
第四節(jié) 傳臚、恩榮宴與進士題名/475
一、 傳臚大典與張掛黃榜/475
二、 恩榮宴/477
三、 習儀、賜冠帶鈔錠與上表謝恩/482
四、 謁先師廟、行釋菜禮、立石題名/483
第五節(jié) 纂修《進士登科錄》/486
一、 《登科錄》的結構與內容/486
二、 《登科錄》的刊印、上呈和頒布/491
第六節(jié) 新進士觀政與選官資格/492
一、 一甲進士選翰林官/492
二、 二三甲進士觀政及其選官資格/493
第五章 庶吉士選拔、培養(yǎng)與散館制度/507
**節(jié) 庶吉士制度的萌芽及其選拔制度的確立與發(fā)展/507
一、 庶吉士制度的萌芽/507
二、 庶吉士選拔制度的確立/508
三、 庶吉士選拔制度的發(fā)展/508
四、 兩類未經選拔產生的庶吉士/523
第二節(jié) 庶吉士的培養(yǎng)和考核制度/524
一、 庶吉士的培養(yǎng)/524
二、 庶吉士的考核/533
三、 庶吉士的待遇/535
第三節(jié) 庶吉士散館授職及其影響/536
一、 庶吉士散館及授官/536
二、 庶吉士選拔、銓選與政治的相互影響/558
附錄/564
明代各省直鄉(xiāng)試錄取額數沿革表/564
明代歷科會試會元、殿試狀元及其錄取名數表/570
明代歷科庶吉士人數、名單表/596
明代歷科庶吉士教習官名單表/612
征引文獻/620
后記/644
明代卷-中國科舉制度通史 作者簡介
郭培貴,1957年生,山東省樂陵市人,歷史學博士,現(xiàn)任福建師范大學社會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古代史學科帶頭人,兼任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明史學會副秘書長、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科舉文化專業(yè)委員會常務理事等職。
- >
煙與鏡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虎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