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辛凱聊平凡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8820055
- 條形碼:9787548820055 ; 978-7-5488-2005-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辛凱聊平凡 本書特色
辛凱,原名董曉冬,1975年12月4日出生于山東省濟南市,中國內地男主持人、演員,畢業于山東師范大學音樂系。 1999年,擔任山東電視綜藝頻道音樂節目《音樂風》、《音樂千千結》的主持人。2006年,主持山東電視綜藝頻道平民選秀欄目《綜藝滿天星》。2008年,獲得首屆山東廣播電視“雙十佳”播音員和節目主持人。2011年,主持山東電視影視頻道選秀節目《挑戰影視王》。2012年,主持光線傳媒娛樂資訊節目《娛樂現場》。2013年,入圍“牡丹獎”十佳主持人。 這本《辛凱聊平凡》講述成為著名主持人的勵志故事!
辛凱聊平凡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了辛凱關于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經驗體會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特別是通過他怎樣拼搏, 參加藝考, 成為著名主持人的勵志故事。
辛凱聊平凡 目錄
1.軍人之家的文藝氛圍
2.妹妹學琵琶,我是“陪練”
3.藝考**場發生“演出事故”
4.讓老師驚訝的出色樂感
5.文筆好,成了“情書代寫專家”
第二章 音樂助我事業起飛
6.**次實習,就出鏡當了主持人
7.做全能型主持人
8.音樂如風,放飛千千結
9.當有特點的制片人
第三章 與大腕面對面
10.北上光線傳媒
11.大牌明星更放得開
12.更喜歡湯唯、郭采潔這種瀟灑利落的女明星
13.減肥達人
14.做演員,轉型之路在前方
15.主持人生涯的新挑戰:《名嘴K歌王》
16.認真學英語:打開另外的一扇窗
附一 辛凱心語(主要摘自辛凱的博客)
附二 辛凱小檔案
附三 采訪札記
后記
辛凱聊平凡 節選
《辛凱聊平凡》: 20世紀70年代,辛凱出生于一個軍人家庭,父母都是軍人。在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辛凱父母相戀與相許的經歷,與當時社會的-“主流”是一致的。 辛凱介紹說:“母親同意與父親交往的**個條件是因為他是黨員,第二條則是父親和母親一樣,也是解放軍。”辛凱母親的老家在河北定州市,是一個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地方。定州位于河北省中部偏西,華北平原西緣,是古國都市,商代為北方方國,戰國時中山國在此定都,是華北地區重要交通樞紐,自古就有“九州咽喉地,神京扼要區”之稱。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古城定州孕育了眾多的文化名人,如西晉詩人劉琨、古代**位女畫家宮素然等。 近代以來,定州涌現了許多革命志士,辛凱的外祖父就是早年參加革命的老同志,解放后告老還鄉,居住在河北定州一處部隊干休所里。辛凱和小他4歲的妹妹都出生在這里。 值得一提的是,這處干休所曾經是一戶地主的宅院,院落有極其講究的古建筑。 辛凱回憶起那處干休所,很多細節已經忘記,但是卻難忘那些建筑物的講究和細膩。 “無論是雕梁畫棟,還是五脊六獸,都充滿文化的氣息。”老房子的每一塊磚瓦,似乎都有難以道盡的故事。年幼的辛凱行走在幾進幾出的院落,用幼小而懵懂的眼神觀察古宅每一處細節,說不清楚那些亭臺樓榭的門道,卻能夠感受到一種細膩溫柔的時光。 也許正是這里,*早孕育了辛凱獨特的藝術氣質和對于美的感悟能力。 辛凱童年時,父親在山東德州軍分區工作,母親在濟南某部隊工作,兩人兩地分居。辛凱回憶說,那個時候他們和父親難得見面。 辛凱的母親一邊工作一邊要照顧兩個孩子,非常辛苦。實在忙不過來的時候,辛凱的母親就不得不把孩子暫時送回老家,請年邁的父母幫忙照看。于是,辛凱和妹妹就會常被送往河北定州。 辛凱回憶說,自己和妹妹總是乘坐著火車在兩地穿梭,就像兩個小郵包。辛凱是那個大一點的“郵包”,而胸前穿著兜兜的妹妹則是小的“郵包”。 “母親忙不過來的時候就把我和妹妹打包送回老家,等忙過一陣子,有時間了,就再接回來。我和妹妹總是穿梭在濟南和定州之間,如同潮汐一樣,會有一種節律感。”辛凱說自己雖然年齡很小,又要離開媽媽,但是自己卻異乎尋常地喜歡回老家,原因是“覺得就是放假”。 辛凱有這樣的感受其實不難理解,因為他出生在定州,對定州干休所有記憶。他把干休所里所有的老頭都稱為“姥爺”,所有的老太太都叫“姥姥”,回定州意味著回到親人身邊;另外,姥爺家的房子非常漂亮,辛凱喜歡在深宅大院中居住的感覺,那精美的磚雕、古色古香的圍墻,都透過一雙幼小而澄澈的眼睛抵達他的心靈世界;再說姥爺是退休干部,姥爺家可以給他比較富足的物質生活。 這讓人不免想起錢海燕的一句話,大意是,美這種東西沒有人能夠定義它,人人卻都能夠認出它。定州深宅大院的氣勢和形象,對于小小的辛凱來說,還無法用理性進行評述,但那種感性的美已經征服了他。 辛凱的姥爺和姥姥對辛凱教育很嚴格,使辛凱和許多軍人家庭出生的孩子一樣,從小秉承了父母身上的素質——自律而勤奮。他經常得到親戚朋友的贊許,說他從小就是一個聽話懂事、讓父母放心的孩子。 這為他后來在電視圈承受壓力、獨當一面奠定了基礎。 母親對辛凱和妹妹的要求也很嚴格,培養他們獨立的習慣。在定州和濟南之間來回往返的這種經歷,鍛煉了他和妹妹的自理能力。 除了性格上的優點,辛凱小時候還展現出文藝天賦。辛凱介紹說,這和父母熱愛文藝有關。辛凱的經歷更加驗證了家庭教育是*重要的教育這個道理。 母親愛好唱歌,父親能彈奏好幾樣樂器,辛凱和妹妹的童年生活是充滿旋律的。 辛凱的父母不是部隊專業的文藝兵,只是部隊的“文藝骨干”。辛凱介紹說,他的媽媽擅長唱歌,部隊還曾經把她送入上海戲曲學院進修過一年多的時間,使她能夠登臺表演革命樣板戲,演唱紅色歌曲。而辛凱的父親則曾經在部隊擔任宣傳干事,盡管并不專司文藝工作,但文藝工作是宣傳科分內的事,且辛凱父親一直對文藝表演有很濃厚的興趣,還能拉一手很好的二胡,所以他興致來時,常常在家拿出二胡演奏一番,在音樂的旋律中得到享受。 既有歌唱又有器樂演奏,辛凱在家庭中得到了充實的音樂啟蒙教育。比起那些從小對文藝一無所知的人,辛凱顯然得到了起點超前的優勢,這讓后來走上主持人道路的辛凱受益良多。 果然,還在幼兒園時期,辛凱就已經成了“文藝骨干”。辛凱并不是一個特別外向的小孩,但是即使這樣,也仍然讓幼兒園老師發現了辛凱的不同。 每一次唱歌,無論是獨唱還是合唱,辛凱都不走調。這個年紀的小朋友,是很難音律準確地唱完一整首歌的。 當小朋友們在一起表演的時候,辛凱都表現得有板有眼,這在一群活蹦亂跳的小朋友中間顯得有些特別。 ……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史學評論
- >
山海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虎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