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信息基礎理論解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706182
- 條形碼:9787517706182 ; 978-7-5177-0618-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信息基礎理論解析 本書特色
本書共分八章。*章主要介紹信息論中重要的基本概念和相關的知識背景。第二章重點分析了信息的度量問題。第三章、第四章分別討論了信源和信道問題。前四章是后續章節討論香農三大定理的基礎。第五章重點介紹了香農*定理(無失真變長信源編碼定理)以及香農第三定理(保真度準則下的限失真信源編碼定理),由于都是針對信源編碼,故將這兩部分內容融入一章中。第六章重點討論有噪信道編碼定理及幾種典型的信道編碼方法。第七章介紹了信息傳輸網絡化理論。第八章介紹了信息基本理論在各個領域內的應用。
信息基礎理論解析 內容簡介
本書注重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及其相關數學表達式的物理意義的解析, 以通俗的文字、例題和圖表對信息論的基本理論、方法及應用加以闡釋。其內容包括: 信息論概述 ; 信息的統一度量等。
信息基礎理論解析 目錄
目錄
第1章 信息論概述 / 1
1.1 信息論與信息科學 / 3
1.2 信息的概念與性質 / 5
1.2.1 信息的概念 / 5
1.2.2 信息的性質 / 9
1.2.3 信息、消息及信號 / 9
1.3 信息論研究的對象、目的和內容 / 11
1.3.1 信息論研究的對象 / 11
1.3.2 信息論研究的目的 / 13
1.3.3 信息論研究的內容 / 14
1.4 信息論的發展歷程 / 16
1.4.1 信息論的醞釀 / 16
1.4.2 信息論的建立 / 18
1.4.3 信息論的發展 / 19
1.4.4 香農及其貢獻 / 19
第2章 信息的統一度量 / 21
2.1 自信息 / 24
2.1.1 自信息 / 24
2.1.2 條件自信息 / 26
2.2 信息熵 / 26
2.2.1 熵的定義 / 27
2.2.2 熵的性質 / 30
2.2.3 聯合熵 / 34
2.2.4 條件熵 / 35
2.3 互信息 / 36
2.3.1 互信息的定義 / 36
2.3.2 互信息的性質 / 37
2.4 平均互信息 / 38
2.4.1 平均互信息的定義 / 39
2.4.2 平均互信息的性質 / 40
2.5 各種信息度量之間的關系 / 45
2.6 擴展信源的信息度量 / 46
2.7 連續隨機變量的信息度量 / 48
第3章 信源 / 57
3.1 信源的分類 / 60
3.2 信源的數學描述 / 61
3.2.1 用隨機變量描述離散消息 / 61
3.2.2 用隨機矢量描述離散序列 / 62
3.2.3 用隨機過程描述波形信源 / 64
3.3 馬爾可夫信源 / 65
3.3.1 馬爾可夫信源定義 / 65
3.3.2 狀態轉移概率及描述 / 65
3.3.3 切普曼—柯爾莫戈洛夫方程 / 68
3.3.4 馬爾可夫鏈的狀態分類 / 69
3.3.5 馬爾可夫鏈的遍歷性 / 70
3.3.6 離散馬爾可夫信源的熵 / 70
3.4 信源的相關性和剩余度 / 74
第4章 信 道 / 79
4.1 信道的分類 / 82
4.2 信道的數學描述 / 85
4.2.1 離散信道模型 / 86
4.2.2 連續信道模型 / 89
4.2.3 波形信道模型 / 90
4.3 信道疑義度和噪聲熵 / 91
4.4 信道的組合 / 92
4.4.1 串聯信道 / 92
4.4.2 并聯信道 / 95
4.5 信道容量 / / 96
4.5.1 信道容量的定義 / 97
4.5.2 簡單離散信道的信道容量 / 98
4.5.3 對稱離散信道的信道容量 / 101
4.5.4 組合信道的信道容量 / 104
4.5.5 一般離散信道的信道容量 / 106
4.5.6 離散無記憶信道容量的迭代算法 / 118
4.5.7 連續型信道的信道容量 / 126
4.6 信源與信道的匹配 / 136
第5章 信源編碼 / 143
5.1 信源編碼的基本概念 / 146
5.2 唯一可譯性的判決問題 / 151
5.2.1 唯一可譯性的存在性判決 / 151
5.2.2 唯一可譯碼判斷準則 / 152
5.3 無失真信源編碼 / 154
5.3.1 等長碼的編碼長度 / 154
5.3.2 等長無失真信源編碼定理 / 156
5.3.3 變長無失真信源編碼定理(香農**定理) / 160
5.3.4 變長碼的常用編碼方法 / 168
5.4 限失真信源編碼 / 176
5.4.1 失真測度 / 176
5.4.2 信息率失真函數 / 181
5.4.3 信息率失真函數的計算 / 187
5.4.4 限失真信源編碼定理(香農第三定理) / 188
第6章 信道編碼 / 199
6.1 信道編碼的基本概念 / 202
6.1.1 編碼信道 / 202
6.1.2 譯碼準則 / 202
6.1.3 錯誤概率 / 203
6.1.4 碼字空間 / 204
6.1.5 漢明距離 / 204
6.1.6 糾檢錯能力 / 205
6.2 兩種典型的譯碼準則 / 206
6.2.1 *大后驗概率準則 / 206
6.2.2 *大似然譯碼準則 / 207
6.3 有噪信道編碼定理(香農第二定理) / 210
6.4 信源信道聯合編碼定理 / 211
6.5 信道編碼 / 212
6.5.1 奇偶校驗碼 / 213
6.5.2 簡單重復碼 / 216
6.5.3 線性分組碼 / 218
6.5.4 循環碼 / 220
6.5.5 卷積碼 / 223
第7章 網絡信息論 / 235
7.1 網絡信道的分類 / 239
7.1.1 多源接入信道 / 239
7.1.2 廣播信道 / 240
7.1.3 中繼信道 / 240
7.1.4 串擾信道 / 241
7.1.5 反饋信道 / 241
7.2 網絡信道的容量 / 242
7.3 網絡編碼的基本原理 / 250
7.3.1 網絡編碼相關概念 / 251
7.3.2 網絡編碼的優點 / 252
7.3.3 網絡編碼的構造算法及發展方向 / 258
7.3.4 網絡編碼的適用條件 / 265
第8章 信息論的應用 / 267
8.1 生物信息學 / 269
8.1.1 核酸序列分析 / 271
8.1.2 蛋白質序列分析 / 271
8.1.3 生物醫學成像 / 272
8.2 信息光學 / 279
8.2.1 光學全息 / 281
8.2.2 光學信息處理 / 283
8.2.3 光通信 / 286
8.3 信息論與密碼學 / 288
8.3.1 保密系統的數學模型 / 290
8.3.2 傳統加密技術 / 291
8.3.3 現代加密技術 / 295
8.4 經濟信息學 / 298
8.4.1 香農的投資之路 / 299
8.4.2 凱利公式 / 302
8.4.3 優化投資組合——馬科維茨理論 / 304
8.4.4 優化投資組合的熵理論 / 306
8.5 信息論與管理 / 307
8.5.1 管理的*簡信息模型 / 308
8.5.2 復雜管理信息模型構造 / 312
信息基礎理論解析 作者簡介
李迎春、李長青等本書作者長期從事“信息論基礎理論及應用”的教學工作,教學經驗豐富。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