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zhàn)為何爆發(fā)及戰(zhàn)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帝國夕陽:道光時代的清帝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8122286
- 條形碼:9787558122286 ; 978-7-5581-2228-6
- 裝幀:精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帝國夕陽:道光時代的清帝國 本書特色
★ 16開精裝,吉林出版集團出版
★ 郭士立是19世紀德國著名漢學家、傳教士、翻譯家,曾七次到中國游歷,積極在中國各通商口岸傳教,對中國文化、風土人情頗有研究
★ 本書是在采集大量史料的基礎上,閱讀同時代人大量散文筆記,深入各種場合調(diào)研,*終寫作而成
★ 全書以道光皇帝的生平為主線,講述了大清帝國30年間社會的劇烈變化
帝國夕陽:道光時代的清帝國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郭士立的代表作品,在采集大量史料的基礎上,閱讀同時代人大量散文筆記,深入各種場合調(diào)研,*終寫作而成。全書以道光皇帝的生平為主線,講述了大清帝國30年間社會的劇烈變化。
帝國夕陽:道光時代的清帝國帝國夕陽:道光時代的清帝國 前言
成為清國的皇帝,也許是普通人的終極追求了。迷信將皇帝吹捧得神乎其神。撇開這些迷信不說,在皇帝的背后,一定還有什么東西令亞歷山大和拿破侖等成就輝煌的人羨慕不已。不必說偉大的皇帝是萬王之王,也不必說他是天之驕子,更不必說他是天下之主,單說一個簡單的事實——他統(tǒng)治著3.65億百姓,乾綱獨斷,唯我獨尊——就足以令世俗社會肅然起敬了。
其實,清國皇帝的祖先是狩獵部落的酋長。但億萬中原百姓受這些酋長的后裔的統(tǒng)治,桀驁不馴的蒙古人被他們徹底征服;他們把西藏重新收入清國疆土之內(nèi);野蠻的庫庫諾爾人臣服他們,驍勇的維吾爾人奉他們?yōu)榇蠡实邸鎸@樣強大的君主,誰敢不進貢以表恭順?
對于那些頑固不化的統(tǒng)治者來說,不受限制的權力具有不可名狀的誘惑力,而清國的制度設計中恰恰缺失了對皇權的限制,因此皇帝往往將權力使用到極致,這種現(xiàn)象發(fā)人深思。皇帝的話就是法律;皇帝的行為無論多么瑣碎,都是臣民們效仿的表率,皇帝可以隨意決定臣民的生死,剝奪臣民的生命,處置臣民的財產(chǎn);他無須對內(nèi)閣負責,也不必處于強大的貴族階層的監(jiān)控之下。普天之下,他是至尊,但權力只為自己所用。如果上天真的賜給人類不受限制的權力的話,那么行使這種權力的人一定是清國的皇帝。要評論皇帝,我們必須考慮到,雖然從理論上來說,他只是順應天意、服從祖先,但天意和祖先僅僅具有象征意義,不會對皇帝的想法產(chǎn)生任何實質(zhì)影響,當然不排除偶爾情況下“天意”和“祖先”會對他施以道德上的影響。
從這個角度來審視清國的皇權制度,我們決不能忘記問題的另外一個方面。作為帝王,既然他不必服從任何人的命令,那么他就一定是傳統(tǒng)的“奴隸”。既然他通過道德立法,那么他就必須注意禮儀中的任何瑣碎的細節(jié)。于是,清國皇帝不得不遵守不計其數(shù)的規(guī)矩,致使他幾乎成為自動輸入、輸出的機器。當然,他有權隨時廢除這些規(guī)矩,而這些扼殺自由的規(guī)矩也的確應該廢除。但這樣一來,他必須付出的代價就是,他會因為蔑視祖宗成法而受到責罰,從而導致皇位不保。他可以是一位暴君,在朝堂上作威作福,讓百姓流離失所,但只要他能做到如下幾點,就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個“明君”:按時祭祀祖先;按例舉行春祭,祈求豐收:定期去寺廟燒香禮佛;遇到天災時,為天下祈福,請上天降罪自己以拯救黎民百姓。相反,如果他將忠臣們的諫言拋諸腦后、閉目塞聽、剛愎自用.或者無視甚至違背祖宗傳下來的國法家規(guī),那么就會有許多聲音同時痛斥他是無道的昏君。結果,他將招致百姓唾罵,失去民心。只有廢黜他,大家才會感到痛快。
在皇權體制下,皇帝的個人意愿就是國家的法紀綱常。不過,作為皇帝,他必須時常聆聽大臣們的忠諫,不論內(nèi)心如何不以為然,至少得在表面上做到虛心納諫。唯我獨尊的皇帝只有從諫如流,才可以廣獲民心。按理說,人們不分責賤都有機會覲見皇帝,并直言進諫,就算她是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寡婦,她也有權利通過相關渠道跟皇帝直接對話。我們的確也發(fā)現(xiàn),近年來清國朝堂上出現(xiàn)了討論民意的風氣。百姓成為君臣考慮的對象,維護百姓的利益成為許多大政方針的指導原則和官員們的工作重心。盡管“民為重”等官話大多在特定的場合出現(xiàn),但這些官話所詮釋的理念卻吸引了為數(shù)眾多的擁護者。
道光帝統(tǒng)治時期,清國從東到西,從南至北,充斥著各種鼓吹“民為重”的思潮。這些思潮的宗旨是削弱從朝廷到地方各級政府的種種特權。在這種形勢下,皇帝必須反對這些思潮,同時調(diào)整自己的統(tǒng)治方式,取得獨裁與民主之間的完美均衡。皇帝是所有炎黃子孫的君父,他寬仁慈愛,他的治國理念、個人風范已經(jīng)完全漢化。他的責任是,展現(xiàn)出作為各民族共同的君主的穩(wěn)定可靠的形象:對于他的本族——滿族,他是名副其實的領袖,大家都感激他那豐厚的賞賜;對于蒙古人,他要宣示君主的威儀,從而消除那些牛羊成群、兵強馬壯、影響廣泛、勢力龐大的草原部落的反抗之心,這樣他們才會畢恭畢敬地接受他的統(tǒng)治;對于藏族,由于其信仰佛教、崇拜達賴喇嘛、虔誠地禮佛,所以他要顯示自己對佛教的尊重,而這種尊重必須跟藏民們別無二致。
總之,清國皇帝肩上擔著千鈞重負。他責無旁貸,需要照顧各民族的利益,平衡各方面的勢力。否則,一旦出現(xiàn)紕漏,后果就可能很嚴重。因此,治理如此龐大的帝國需要賢臣的參與。有些賢臣擁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雖然他們對皇帝稱臣,以皇帝名義治國理政,但實際上他們是在幫助皇帝決策。無論皇帝如何開明,他都需要以“天子”的形象出現(xiàn)在臣民們面前,這讓皇帝披上了神秘的外衣。負責這方面事務的部門是欽天監(jiān)。該部門的職能名義上是研究天文學,實際上是在研究神秘的占星術。
在這里,我們之所以列舉清國皇帝在皇權體制中受到的種種限制,就是希望在評價道光帝的功過時,我們務必要注意鑒別,以免忽略各種因素對他的影響。只有將各種因素進行系統(tǒng)性研究和審視,我們才會在道光帝決策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事實,否則大家會被他的行為搞糊涂。事實上,皇帝在種種限制下,有時還不如一位普通的農(nóng)民自由。
帝國夕陽:道光時代的清帝國 目錄
第二章嘉慶帝的殘暴統(tǒng)治/017
第三章道光帝的重臣們/035
第四章張格爾之亂/057
第五章奕緯之死/073
第六章瑤民起義/081
第七章律勞卑勛爵事件/093
第八章武備廢弛/109
第九章林則徐在廣州禁煙/119
第十章清英戰(zhàn)爭/135
第十一章南京條約/153
第十二章批準《南京條約》/169
第十三章五口通商/177
第十四章財政狀況惡化/185
第十五章邊疆戰(zhàn)爭/193
第十六章廣州入城事件/205
第十七章重要的時代結束了/221
帝國夕陽:道光時代的清帝國 節(jié)選
帝國夕陽:道光時代的清帝國 作者簡介
郭士立(1803-1851),著名的德國漢學家、傳教士。1821年入柏林耶尼克傳教士學校。1823年在鹿特丹加入尼德蘭傳教會。1831年到澳門任英國東印度公司翻譯,曾七次航行中國沿海口岸,散發(fā)宗教書刊。他是德國教會傳入華南的開創(chuàng)人。在華曾參與《圣經(jīng)》漢譯工作。1851年病故于香港。
譯者:趙秀蘭,著名學者、翻譯家,曾在《英美文學研究論叢》《貴州社會科學》《外國語文研究》和《外國語言文學》等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近30篇。翻譯《英美文學作品賞析》《近代歐洲與中國》等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虎
- >
巴金-再思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