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樂嘉藻中國建筑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8119057
- 條形碼:9787558119057 ; 978-7-5581-1905-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樂嘉藻中國建筑史 內容簡介
《樂嘉藻:中國建筑史》為中國建筑史專著,為新中國成立前建筑方面的重要專著。樂氏博覽群書,廣泛收集史籍、圖片、印片、照相,以及經、史、子、集四部中有關建筑的材料,詳細查閱摘錄,分類保存,*終完成此書,其研究中國建筑之歷史發展視角獨特,論述精當,為建筑史研究方面的經典之作。
樂嘉藻中國建筑史 目錄
緒 論
**編
**章 屋 蓋
第二章 斗 拱
第三章 庭園建筑
第二編(上)
**章 平 屋
第二章 臺
第三章 樓 觀
第四章 閣
第五章 亭
第六章 軒
第七章 塔
第八章 橋
第九章 坊(華表、欞星門附)
第十章 門
第二編(下)
**章 城 市
第二章 宮 室
第三章 明 堂
第四章 園 林
第五章 廟寺觀
第三編
中國建筑上之美
中國今日建筑之改良宜經過一仿古時期
后 序
樂嘉藻中國建筑史 節選
本書上編就形式上分類:曰平屋、曰臺、曰樓、曰閣、曰亭、曰軒、曰塔、曰坊、曰橋、曰門、曰屋蓋、曰斗拱;下編仿歐人就用途上分類:曰城市、曰宮殿、曰明堂、曰園林、曰廟、寺、觀。此編之中,亦包有上編之各種在內。關于建筑之雜文,則為附編。關于建筑各方面之研究,殘稿零星,將來是否更能整理就緒,未可知也。 其初預定之計劃,本以實物觀察為主要,而室家累人,游歷之費無出。故除舊京之外,各省調查,直付夢想。幸生當斯世,照相與印刷業之發達,風景片中不少建筑物,故雖不出都市,而尚可求之紙面。惟合之簡編之所得,憑藉終嫌太薄,故以十余年來之辛苦,僅能得種種概念,至欲豎古橫今以求一精確之結論,則未能也。 前兩編中上編為各類建筑物,茲先略述其要點,以助識別: 一、平屋 普通居處之建筑物,皆名之曰“平屋”,其制由間、架兩者結合而成。由梁、柱構成曰“架”,兩架對立,以棟桁之屬聯合之曰“間”,一間必兩架。此外,每增一間,必增一架,架數常較間數多其一。如兩間者必三架,十一間者必十二架也。*普通者為三間,其一間兩間者較少。多者五間,其七間亦較少。至九間以上,則舊日因體制之關系,普通人不能用矣。四間、六間、八間亦甚少見。 北方普通民居,皆一層之平屋,南方則為兩層之平屋。北、南平屋,間有不用木架而用磚墻者,此又一式也。 平屋之利用極廣,帝王之居曰“宮”、曰“殿”;士紳之居曰“堂”、曰“廳”、曰“廂”;文士之居曰“齋”、曰“館”、曰“庵”、曰“龕”、曰“書室”、曰“精舍”、曰“山房”,實際皆平屋也,但因其財力、氣習之不同,而材料裝飾上,有大小、華樸、雅俗之異耳。 二、臺 積土而高者曰“臺”,今則大抵砌之以磚或壘之以石矣,以平頂而上無建筑物者為限。 三、樓觀 臺上有建筑物者,初曰“榭”、曰“觀”,后名曰“樓”。如各城樓、角樓及鐘樓、鼓樓等皆是也。 ……
樂嘉藻中國建筑史 作者簡介
樂嘉藻,字彩澄。貴州黃平人。光緒舉人。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曾參加公車上書。后自費到日本考察教育。《中國建筑史》為其代表作。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推拿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