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武家堡調查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559891
- 條形碼:9787503559891 ; 978-7-5035-5989-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武家堡調查 內容簡介
做農村工作的同志都知道,深入開展進村入戶的調查研究,是做好“三農”工作的基本功和看家本領。我國農村地域廣大,各地的地理環境、社會風俗、發展水平等都各不相同,當今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又正處于快速轉型之中,而從事農業農村政策的研究人員,卻大多生活在城里。因此,要真正了解農村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有效政策措施,唯有持續地開展對各地農村的深入調研。回想起農村改革之初,當“包產到戶”、“包干到戶”剛現出“小荷才露尖尖角”之際,全社會就迅速形成了一個規模宏大的農村調查熱潮,從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領導同志,到各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再到研究單位和高等院校的科教人員,幾乎都在從事和談論著農村調研。正是因為有著這樣廣泛和深入的調查研究為基礎,才加快形成了全社會對農民迫切要求改革人民公社體制這一強烈愿望的理解,才加快形成了黨中央推動農村改革不斷深化的方針政策,才使農村成為了整個中國改革的發軔之地。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毛澤東同志的這一論斷幾乎盡人皆知,但踐行起來其實并不容易。我早年讀了費孝通先生的《江村經濟》,也曾下過決心要到一個村里去蹲上幾個月,好好剖析一下一個村莊內部的經濟社會關系。但三十多年過去了,這個心愿卻始終未能實現,想起便覺汗顏。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乃至整個國家都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社會分工分業的不斷細化,導致政府的工作頭緒不斷增多;交通、通信條件的持續改善,也使得了解基層情況的便利程度大大提高,但這卻也使得我們對農村的調研在方式上發生了極大的改變。從我自身的情況來看,現在到農村去調研,即便是到了村里,也是以聽匯報、看材料、召開座談會為主,然后再到若干農戶家里走馬觀花式地看一看,而那種在村里住上一兩夜的情況是很久都沒有了。
武家堡調查武家堡調查 前言
郭迎光同志主持完成的《武家堡調查》一書即將出版。此書的初稿,我在一年前就已經讀到。那是2015年底,我們正在籌備即將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為了更多地聽取各方面對制定農業農村政策的意見和建議,邀請了有關省區農辦的同志召開座談會,了解到山西省分管農業農村工作的副省長郭迎光同志主持的對武家堡村的調研活動已持續了一年多,并已形成了不少調研分析資料,便向山西的同志要了若干,以供文件起草組的同志參考。由此,我有幸在2015年底就讀到了《武家堡調查》的初稿。
郭迎光同志長期從事農業農村工作。他到山西省任分管此項工作的副省長后,我與他交往的機會就更多了。在多年的交往中,深感迎光同志是一個對農民群眾有深厚感情、對做好“三農”工作充滿激情的人。他常對我說,山西農村的情況與他以前工作的地方有很大不同,而山西自身不同地帶之間農業農村的情況又有著明顯差別,因此只有加強對農村的實地調查研究,才能對山西的“三農”工作有發言權。我想,這也許就是他主持開展歷時一年多的對武家堡村調查的心結與心路。
關于對《武家堡調查》所反映的情況和得出的結論,我不必贅言,讀者自可體味。在此,只就迎光同志主持這次調研活動的本身,談點自己的感受。
做農村工作的同志都知道,深入開展進村入戶的調查研究,是做好“三農”工作的基本功和看家本領。我國農村地域廣大,各地的地理環境、社會風俗、發展水平等都各不相同,當今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又正處于快速轉型之中,而從事農業農村政策的研究人員,卻大多生活在城里。因此,要真正了解農村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有效政策措施,唯有持續地開展對各地農村的深入調研。回想起農村改革之初,當“包產到戶”、“包干到戶”剛現出“小荷才露尖尖角”之際,全社會就迅速形成了一個規模宏大的農村調查熱潮,從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領導同志,到各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再到研究單位和高等院校的科教人員,幾乎都在從事和談論著農村調研。正是因為有著這樣廣泛和深入的調查研究為基礎,才加快形成了全社會對農民迫切要求改革人民公社體制這一強烈愿望的理解,才加快形成了黨中央推動農村改革不斷深化的方針政策,才使農村成為了整個中國改革的發軔之地。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毛澤東同志的這一論斷幾乎盡人皆知,但踐行起來其實并不容易。我早年讀了費孝通先生的《江村經濟》,也曾下過決心要到一個村里去蹲上幾個月,好好剖析一下一個村莊內部的經濟社會關系。但三十多年過去了,這個心愿卻始終未能實現,想起便覺汗顏。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乃至整個國家都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社會分工分業的不斷細化,導致政府的工作頭緒不斷增多;交通、通信條件的持續改善,也使得了解基層情況的便利程度大大提高,但這卻也使得我們對農村的調研在方式上發生了極大的改變。從我自身的情況來看,現在到農村去調研,即便是到了村里,也是更多地以聽匯報、看材料、召開座談會為主,然后再到若干農戶家里走馬觀花式地看一看,而那種在村里住上一兩夜的情況是很久都沒有了。
武家堡調查 目錄
自序
編者的話引子
一、菜籃子基地的糧食生產
二、兼業種糧的簡約模式
三、菜農的職業化
四、雞棚里的“老板”
五、“大象” 養殖戶
六、亦城亦鄉的農民工
七、婦女能頂半邊天
八、土地流轉與規模經營
九、兼業農戶與職業農民
十、農業的隱性失業
十一、十二個休眠合作社
十二、又多了一臺抽水機
十三、農民收入與城鄉差距
十四、蓋房娶媳婦
十五、新農合的喜與憂
十六、愈益嚴重的養老問題
十七、廁所革命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唐代進士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煙與鏡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山海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