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周易溯源與早期易學考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238265
- 條形碼:9787300238265 ; 978-7-300-23826-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周易溯源與早期易學考論 本書特色
本書是作者長期研究出土易學的成果集結。前兩章,分別討論了數字卦問題,梳理了《說卦》三篇后得和汲冢竹書《易》等問題,解決了“《周易》卦爻畫的性質和來源是什么”的重大疑難問題。中間五章,研究了馬王堆帛書《易傳》的文本和思想;從解《易》原則、陰陽說、乾坤說及今本、帛書之思想比較四個方面,全面概括和論述了帛書《易傳》哲學思想的基本要點及其學術價值;還論證了《繆和》《昭力》二篇的“子曰”和“孔子曰”的觀點。*后兩章,梳理和分析了《老子》《周易》這兩種經典的文本演變特征及文本思想之相互作用的關系,并從出土易學材料的角度論述了《周易》經學的哲學解釋問題。
周易溯源與早期易學考論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長期研究出土易學的成果集結。前兩章,分別討論了數字卦問題,梳理了《說卦》三篇后得和汲冢竹書《易》等問題,解決了“《周易》卦爻畫的性質和來源是什么”的重大疑難問題。中間五章,研究了馬王堆帛書《易傳》的文本和思想;從解《易》原則、陰陽說、乾坤說及今本、帛書之思想比較四個方面,全面概括和論述了帛書《易傳》哲學思想的基本要點及其學術價值;還論證了《繆和》《昭力》二篇的“子曰”和“孔子曰”的觀點。*后兩章,梳理和分析了《老子》《周易》這兩種經典的文本演變特征及文本思想之相互作用的關系,并從出土易學材料的角度論述了《周易》經學的哲學解釋問題。
周易溯源與早期易學考論 目錄
**章從出土材料論《周易》卦爻畫的性質和來源
**節張政?R的相關研究與本章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從出土材料看《周易》卦爻畫的性質
第三節從出土材料看《周易》卦爻畫的來源
第四節西仁村陶拍易卦與西周《周易》卦爻畫的構成及來源
第五節結論
第二章《說卦》三篇后得問題與汲冢竹書《易》述論
**節《說卦》三篇后得問題
第二節汲冢竹書《易》述論
第二編
第三章馬王堆帛書《易傳》的哲學思想
**節引言
第二節從帛書《易傳》看孔子解《易》的原則
第三節《易》之義萃陰與陽
第四節乾坤說與龍德說
第五節余論
第四章論馬王堆帛書《要》篇“觀其德義”的易學內涵
**節從“史巫之筮”到“君子之《易》”的轉變
第二節觀其象辭與由德生義
第三節成德施教:以“名之君子”和“謙以處盈”為中心
第五章帛書《繆和》《昭力》“子曰”辨
**節從師徒問答的方式論《繆和》的“子曰”為“孔子曰”
第二節從文獻和思想論《繆和》《昭力》的“子曰”為“孔子曰”
第三節余證與小結
第六章論帛書《繆和》《昭力》的內在分別及其成書過程
**節提出問題:追問《繆和》《昭力》的分合關系
第二節《繆和》篇文本的內在分別
第三節《昭力》文本分析及其與《繆和》的關系
第四節余論:由《繆和》《昭力》看孔子與《周易》的關系
第七章馬王堆帛書 《二三子》疑難字句釋讀
**節“鳥正蟲”與“化蟲”
第二節“時至矣而不出”與“?_在廷”
第三節“民相以壽”
第四節“精白敬宮”與“敬宮任事”
第三編
第八章早期《老子》《周易》“文本”的演變及其與“思想”之相互作用
**節早期《老子》文本的演變及其思想變動
第二節早期《周易》文本的變動與經義的改變
第三節申論兩種性質的古典文本與對20世紀相關學術觀念的反思
第九章出土早期易學材料與《周易》經學的哲學解釋
**節出土早期易學材料與《周易》經學的解釋觀念
第二節經、傳解釋系統的分立與當代《周易》解釋的困境
第三節訓詁與《周易》本經的重釋
參考文獻
后記
周易溯源與早期易學考論 作者簡介
丁四新,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曾任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國學院二級教授,現兼任湖北省周易學會會長等職。主要研究先秦兩漢哲學、簡帛思想、儒家哲學與經學。出版《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郭店楚竹書〈老子〉校注》《楚竹書與漢帛書〈周易〉校注》《先秦哲學探索》等專著5部。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和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