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高考形式與內容改革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276128
- 條形碼:9787562276128 ; 978-7-5622-7612-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高考形式與內容改革研究 內容簡介
《高考形式與內容改革研究/高考改革研究叢書》在對大學入學考試形式和內容進行歷史考察、國際比較和改革現狀分析的基礎上,系統梳理了古今中外大學入學考試形式、內容的發展軌跡,并揭示了其運行規律。同時,《高考形式與內容改革研究/高考改革研究叢書》運用教育控制、利益博弈、知識和權力等理論框架,重點對高考形式與內容改革中的理想與現實、技術性與社會性、科學性與公平性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高考形式與內容改革研究 目錄
緒論
**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相關概念的界定
一、高考
二、高考內容
三、高考形式
第三節 相關研究回顧
一、高考制度的宏觀研究
二、高考內容改革研究
三、高考形式改革研究
第四節 研究的切入點與研究思路
一、研究切入點
二、研究基本假設
三、研究思路
第五節 研究方法
一、歷史文獻法
二、實證研究法
三、調查訪談法
**章 高校招生入學考試形式與內容的歷史革變
**節 民國時期高校招生考試制度的發展演變
一、抗戰前的高校單獨招考制度
二、抗戰期間短暫實行,卻影響頗深的統一招考制度
三、民國后期高校招考制度的多樣化
四、民國時期高校招生入學考試形式與內容的特點
第二節 統一高考形式的確立與革變
一、過渡時期高校招生考試形式的“由獨漸統”
二、國家統一高考形式的確立、反復及停廢
三、“文革”后統一高考形式的恢復與調整
第三節 統一高考命題立意的演變與調整
一、以“政治掛帥”為導向的高考命題時期(1952年至高考廢除前)
二、統一高考恢復后過渡時期的高考命題(1977年到1984年)
三、以實現“標準化”和“科學化”為目標的高考命題時期(1985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
第二章 高校招生入學考試形式與內容的域外視角
**節 美國高校入學考試形式與內容的演變
一、美國大學招生考試制度概況
二、美國高校入學考試形式的演變
三、美國高校入學考試內容的設置與調整——以SAT、ACT考試為例
第二節 英國高校入學考試形式與內容概況
一、英國中等教育考試的種類及功能
二、英國高校入學考試形式的特點
三、英國高校入學考試內容的特征
第三節 韓國高校入學考試形式與內容的演變及特點
一、韓國高校入學考試的歷史與現實
二、韓國大學入學考試形式的特點
三、韓國現行“大學修學能力考試”(CSAT)的施行情況與特點
第四節 比較
一、國家對入學考試的干預與管理在增強
二、多樣化、多元化是大學入學考試的突出特征,但統一考試的作用不容忽視
三、突出能力考查是各國大學入學考試命題的共同特征
四、改善考試與中等教育的關系是各國大學招生考試改革的共同目標之一
第三章 兼顧多樣:高考形式與內容改革的現實之需
**節 “高考累人”和“人累高考”
一、“高考累人”
二、“人累高考”
第二節 高考改革的“統”與“獨”
一、高考“統獨之辯”的發軔
二、20世紀90年代以來“獨派”對統一高考的抨擊
三、高考“統獨之辯”中的幾對矛盾
第三節 高考形式和內容的多樣化改革
一、多樣化:高考改革的現實之需
二、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高考形式的多樣化試點
三、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高考內容的多樣化
四、高考內容與形式多樣化的自由度
第四章 利益博弈下的高考形式與內容改革
**節 利益與利益沖突的實質
一、利益的一般含義
二、利益沖突
三、利益沖突的根源
四、轉型時期我國社會的利益沖突
第二節 高考改革中的利益主體
一、利益主體:經濟領域的劃分標準
二、高考改革中的利益主體
三、高考改革中各利益主體權力的變化與調整
第三節 高考形式與內容改革中的利益博弈
一、博弈論:利益沖突與制衡的分析工具之一
二、高考形式改革中的利益博弈
三、高考內容改革中的利益博弈
第五章 高考形式與內容的公平性研究
**節 當前高考制度公平性的總體概況
一、統一高考是否體現了“公平”?——懷疑者的意見
二、統一高考的程序公平與實質公平
三、統一高考公平、公正的核心
第二節 高考形式的公平性分析——以分省命題與高校自主選拔錄取為例
一、分省命題的公平性考察——以某省屬高校為例
二、高校自主選拔錄取的公平性分析
第三節 高考內容的公平性
一、國內相關研究概述
二、高考試題的項目功能差異(DIF)分析——以某自主命題省份為例.
三、某省高考語文作文題的公平性分析
結語:利益調整和協調中的高考形式與內容改革
一、高考利益糾葛的兩個維度
二、多元利益格局與高考改革方式的確立
三、各主體、集團利益的協調——高考形式與內容改革的內在要求
四、高考形式與內容改革的基本走向
參考文獻
后記
**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相關概念的界定
一、高考
二、高考內容
三、高考形式
第三節 相關研究回顧
一、高考制度的宏觀研究
二、高考內容改革研究
三、高考形式改革研究
第四節 研究的切入點與研究思路
一、研究切入點
二、研究基本假設
三、研究思路
第五節 研究方法
一、歷史文獻法
二、實證研究法
三、調查訪談法
**章 高校招生入學考試形式與內容的歷史革變
**節 民國時期高校招生考試制度的發展演變
一、抗戰前的高校單獨招考制度
二、抗戰期間短暫實行,卻影響頗深的統一招考制度
三、民國后期高校招考制度的多樣化
四、民國時期高校招生入學考試形式與內容的特點
第二節 統一高考形式的確立與革變
一、過渡時期高校招生考試形式的“由獨漸統”
二、國家統一高考形式的確立、反復及停廢
三、“文革”后統一高考形式的恢復與調整
第三節 統一高考命題立意的演變與調整
一、以“政治掛帥”為導向的高考命題時期(1952年至高考廢除前)
二、統一高考恢復后過渡時期的高考命題(1977年到1984年)
三、以實現“標準化”和“科學化”為目標的高考命題時期(1985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
第二章 高校招生入學考試形式與內容的域外視角
**節 美國高校入學考試形式與內容的演變
一、美國大學招生考試制度概況
二、美國高校入學考試形式的演變
三、美國高校入學考試內容的設置與調整——以SAT、ACT考試為例
第二節 英國高校入學考試形式與內容概況
一、英國中等教育考試的種類及功能
二、英國高校入學考試形式的特點
三、英國高校入學考試內容的特征
第三節 韓國高校入學考試形式與內容的演變及特點
一、韓國高校入學考試的歷史與現實
二、韓國大學入學考試形式的特點
三、韓國現行“大學修學能力考試”(CSAT)的施行情況與特點
第四節 比較
一、國家對入學考試的干預與管理在增強
二、多樣化、多元化是大學入學考試的突出特征,但統一考試的作用不容忽視
三、突出能力考查是各國大學入學考試命題的共同特征
四、改善考試與中等教育的關系是各國大學招生考試改革的共同目標之一
第三章 兼顧多樣:高考形式與內容改革的現實之需
**節 “高考累人”和“人累高考”
一、“高考累人”
二、“人累高考”
第二節 高考改革的“統”與“獨”
一、高考“統獨之辯”的發軔
二、20世紀90年代以來“獨派”對統一高考的抨擊
三、高考“統獨之辯”中的幾對矛盾
第三節 高考形式和內容的多樣化改革
一、多樣化:高考改革的現實之需
二、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高考形式的多樣化試點
三、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高考內容的多樣化
四、高考內容與形式多樣化的自由度
第四章 利益博弈下的高考形式與內容改革
**節 利益與利益沖突的實質
一、利益的一般含義
二、利益沖突
三、利益沖突的根源
四、轉型時期我國社會的利益沖突
第二節 高考改革中的利益主體
一、利益主體:經濟領域的劃分標準
二、高考改革中的利益主體
三、高考改革中各利益主體權力的變化與調整
第三節 高考形式與內容改革中的利益博弈
一、博弈論:利益沖突與制衡的分析工具之一
二、高考形式改革中的利益博弈
三、高考內容改革中的利益博弈
第五章 高考形式與內容的公平性研究
**節 當前高考制度公平性的總體概況
一、統一高考是否體現了“公平”?——懷疑者的意見
二、統一高考的程序公平與實質公平
三、統一高考公平、公正的核心
第二節 高考形式的公平性分析——以分省命題與高校自主選拔錄取為例
一、分省命題的公平性考察——以某省屬高校為例
二、高校自主選拔錄取的公平性分析
第三節 高考內容的公平性
一、國內相關研究概述
二、高考試題的項目功能差異(DIF)分析——以某自主命題省份為例.
三、某省高考語文作文題的公平性分析
結語:利益調整和協調中的高考形式與內容改革
一、高考利益糾葛的兩個維度
二、多元利益格局與高考改革方式的確立
三、各主體、集團利益的協調——高考形式與內容改革的內在要求
四、高考形式與內容改革的基本走向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高考形式與內容改革研究 作者簡介
張耀萍,旅居海外學者,博士。曾任職考試類專業期刊《考試研究》,先后在《東南學術》《基礎教育課程》《中國高等教育》《教育導刊》《福建教育》《中國考試》等學術雜志上發表研究論文數篇,并有兩篇在人大復印資料《高等教育》上全文轉載。參與合著《苦旅何以得紓解——高考改革的困境與突破》。
書友推薦
- >
回憶愛瑪儂
- >
唐代進士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巴金-再思錄
- >
朝聞道
- >
我與地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