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文明對話與中國文化-以文明對話與儒學三期發展為中心的考察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9099882
- 條形碼:9787209099882 ; 978-7-209-09988-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明對話與中國文化-以文明對話與儒學三期發展為中心的考察 本書特色
鄭治文著的《文明對話與中國文化——以文明對話與儒學三期發展為中心的考察》首先回顧了子學時代、三教時代儒學前兩期的發展,詮釋出儒學的“對話性”品格,揭示對話與儒學發展和創新的密切相關。然后依托于前兩期儒學參與文明對話的基本歷史經驗,在“新軸心時代”的語境下,以“理一分殊”的思想睿識作指引對文明對話與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問題做出展望。*后,我們力圖揭示儒學第三期發展與民族復興中國夢的密切相關,認為中國夢對儒學的期待是積極參與全球文明對話,成為具有世界感召力的精神傳統,而這本身也正好合乎了儒學第三期發展的自我定位。
文明對話與中國文化-以文明對話與儒學三期發展為中心的考察 內容簡介
《文明對話與中國文化 以文明對話與儒學三期發展為中心的考察》首先回顧了子學時代、三教時代儒學前兩期的發展,詮釋出儒學的“對話性”品格,揭示對話與儒學發展和創新的密切相關。然后依托于前兩期儒學參與文明對話的基本歷史經驗,在“新軸心時代”的語境下,以“理一分殊”的思想睿識作指引對文明對話與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問題做出展望。*后,我們力圖揭示儒學第三期發展與民族復興中國夢的密切相關,認為中國夢對儒學的期待是積極參與全球文明對話,成為具有世界感召力的精神傳統,而這本身也正好合乎了儒學第三期發展的自我定位。
文明對話與中國文化-以文明對話與儒學三期發展為中心的考察 目錄
緒論
**章 一體化結構與子學時代的“文明對話”
一、文化突破,孔老奠基
二、一體化結構與子學時代“文明對話”的開展
三、子學的“總結集成”——董仲舒與儒學“獨尊”
四、“整合儒法”——董仲舒與儒家政治理論的完整建構
第二章 儒、道對話與魏晉玄學
一、天學失效,意義危機——“以道補儒”的王弼玄學
二、魏晉之變,玄學轉型——“以道抗儒”的阮、嵇玄學
三、集成創新,玄學造極——“儒、道和合”的向、郭玄學
四、“儒、道對話”視域下的玄學三階段發展
第三章 “兩行平衡”與三教時代的“文明對話”
一、“兩行平衡心性契合”與三教對話的開展
二、佛教與儒、道的對話——佛教中國化及其“內在超越”之路
三、儒家與佛、道的對話——“內在超越”與儒學的第二期發展
第四章 子學時代、三教時代“文明對話”所留下的歷史經驗
一、“互補共榮”——文明對話之理論效果
二、“理一分殊”——文明對話的方法論指引
第五章 儒學的對話——“文明對話”與儒學的第三期發展
一、新軸心時代與文明對話
二、“理一分殊”視域下的文明對話與儒學第三期發展
第六章 推進儒學第三期發展,助力民族復興中國夢
一、儒學走向世界,建設文化強國,助力民族復興
二、習總書記文化建設系列講話精神指導下的儒學重建和創新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文明對話與中國文化-以文明對話與儒學三期發展為中心的考察 作者簡介
鄭治文,男。1987年生,云南騰沖人。2010年6月畢業于云南師范大學。獲歷史學學士學位;2013年6月畢業于曲阜師范大學,獲歷史學碩士學位;2016年6月畢業于曲阜師范大學,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為曲阜師范大學孔子文化研究院講師。主要學術研究方向:中國儒學史、儒家哲學。目前已在《光明日報》(國學版)、《中國哲學史》《文史哲》《孔子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十余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朝聞道
- >
巴金-再思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