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隨園食單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1814119
- 條形碼:9787551814119 ; 978-7-5518-1411-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隨園食單 本書特色
《隨園食單》,將飲食上升為大雅學問,寫吃貨嚴苛的要求:
一碗粥,必水米融洽,柔膩如一。曾在某觀察家用餐,諸菜尚可,飯粥卻粗糲,我勉強咽下,回去就生了一場大病!
一盤菜,若用肉,不要超出8兩,若用雞、魚,*多不過6兩。有人會問:不夠吃怎么辦?答案是:吃完再炒。
鯽魚,要選扁身且帶白色者,肉質鮮嫩松和,熟后一提,骨肉自然分離。圓身黑背的鯽魚,肉質僵硬多刺,簡直是鯽魚中的“地痞魚”。
豬有43種做法,而甲魚只有6種;雞分5個部分可吃,而鹿*者,只在尾上一道漿。做一餐飯有14個注意事項,而且*不能涮火鍋……
《隨園食單》,乾隆才子、詩壇盟主袁枚四十年美食實踐的產物。蔬飯之間,是閑情,是雅趣。
隨園食單 內容簡介
《隨園食單》將飲食變為大雅學問。在蔬飯之間,寫生活態度,文字清爽可愛。
人生不過幾十年,活得要任性,吃得要講究。
如何對待食物,就如何對待生活。
本版《隨園食單》,特邀青年設計師徐婧儒全新設計繪制,配以57幅全彩插圖,以現代手法,完美詮釋袁枚四十年美食實踐。
袁枚,清代文人中活得*灑脫,吃得*講究。被描述為“通天老狐,醉輒露尾”。
隨園食單 目錄
須知單
先天須知
作料須知
洗刷須知
調劑須知
配搭須知
獨用須知
火候須知
色臭須知
遲速須知
變換須知
器具須知
上菜須知
時節須知
多寡須知
潔凈須知
用纖須知
選用須知
疑似須知
補救須知
本份須知
戒單
戒外加油
戒同鍋熟
戒耳餐
戒目食
戒穿鑿
戒停頓
戒暴殄
戒縱酒
戒火鍋
戒強讓
戒走油
戒落套
戒混濁
戒茍且
海鮮單
燕窩
……
江鮮單
特牲單
雜牲單
羽族單
水族有鱗單
水族無鱗單
雜素菜單
小菜單
點心單
飯粥單
茶酒單
隨園食單 作者簡介
袁枚(1716-1798)
生于錢塘(今浙江杭州)。
字子才,號簡齋。
乾隆四年中進士,選翰林庶吉士,歷任潥水、沐陽、江寧等縣縣令。然仕途不順,無意吏祿。不惑之后,毅然辭官,于南京小倉山購隋氏廢園,改名“隨園”,吟詠其中,放情聲色。一生好游山玩水,貪口腹之欲。
在文學創作上,主張直報“個人性情”,反對復古模擬風氣。為乾嘉時期“性靈派”代表人物。
清代文人中,活得最瀟灑,吃得最講究。同時期文學家洪亮吉評價其:通天老狐,醉輒露尾。
- >
山海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姑媽的寶刀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自卑與超越
- >
推拿
- >
朝聞道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