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活著回來的男人:一個普通日本兵的二戰及戰后生命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589227
- 條形碼:9787549589227 ; 978-7-5495-8922-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活著回來的男人:一個普通日本兵的二戰及戰后生命史 本書特色
《活著回來的男人》是**部以普通人的視角記述二戰前后日本生活史的著作。 書中主人公小熊謙二(作者的父親),出生于1925年,十九歲被征兵送往中國東北,后遭蘇聯拘留于戰俘營,在嚴酷的西伯利亞勞動了三年。活著返回日本后,謙二在不斷更換工作時,染上當時視為絕癥的肺結核。從二十五歲到三十歲,人生*失落的光景在療養所中孤獨地度過。失去半邊肺葉的謙二,以三十歲“高齡”重歸社會,幸而趕上日本經濟高速增長的浪潮,得以從“下層的下層”爬到“下層的中層”。升為銀發族后,他甚至與身在中國延邊的“原朝鮮日本兵”吳雄根共同成為原告,向日本政府發起戰后訴訟賠償。作者以平實的敘事和開闊的視角記錄了自己的父親作為一個普通日本兵的生命軌跡,同時融入同時期的經濟、政策、法制等狀況,形成了一部“活生生的二十世紀史”。
活著回來的男人:一個普通日本兵的二戰及戰后生命史 內容簡介
1. 理想國譯叢NO18,2015年新潮社小林秀雄賞獲獎作品——日本知名學者小熊英二執筆、記錄了父親小熊謙二作為一個普通人跨越90年的人生經歷,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后日本社會發生的時代變遷,涵蓋日本戰前生活、戰時經驗以及社會經濟、政策、法制等狀況,是一部“活生生的二十世紀史”。 2. *部庶民視角的日本現代史:一位平凡的日本兵,折射二戰大歷史——過去關于戰爭的體驗,大多是有學歷有地位的人所寫,只呈現了相對少數的視野。而那些占人口多數的下層平民,卻幾乎不曾留下自己的歷史記錄,《活著回來的男人》是*部這樣的作品,展示了日本社會不被記錄的“*多數人”的真實生活。 3. 1924-2015,一個普通日本士兵跨越90年的生命史,一個普通市民眼中的戰爭、社會與國家—— “我的父親,一位西伯利亞戰俘營歸國者,真正日本社會的*多數人,讓我們看到平凡、謙卑、為他們著想的力量”,“不要把我父親想成一個特殊的人……我父親所采取的行動,潛在性地,是所有人都可能采取的行動。比起贊揚一個人的行動,更重要的是把這種可能性擴散到更多人身上”。 4. 作者小熊英二結合“史家”、“社會學者”和“人子”三重身份,對父親深度訪談而成——本書既是口述史,也是社會史,作者父親以個人視角和親身經歷回應了“戰爭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以及“戰后的和平意識是如何形成的”等社會性的議題, 不僅是單一人物的生命軌跡,也融入了法制史與經濟史的視角。 5. 梁文道作序 “一個普通人的常識” 推薦——“這本《活著回來的男人》糾正了我長存的偏見,讓我看到了一幅截然不同的戰時日本底層畫像”, “這些人才是日本社會中真正的多數人……只有了解了他們,我們才能對這場戰爭和戰爭中的人有更深刻的觀照”。
活著回來的男人:一個普通日本兵的二戰及戰后生命史 目錄
活著回來的男人:一個普通日本兵的二戰及戰后生命史 作者簡介
◎ 作者介紹 小熊英二(Eiji Oguma),知名日本社會學者。1962年生于東京,1988年于東京大學農學部,畢業后進入巖波書店工作。后進入東京大學院總合文化研究科國際社會科學就讀,獲博士學位。現為應慶義孰大學總和政策學部教授,專攻歷史社會學。1996年以《單一民族神話的起源》獲得三得利學藝賞;2003年以《“民主”與“愛國”》獲得每日出版文化賞、大佛次郎論壇賞。2015年《活著回來的男人》獲得新潮社小林秀雄賞。小熊英二執導的311福島核災議題紀錄片《首相官邸前的人們》已于2015年公開上映。 ◎ 譯者簡介 黃耀進,臺灣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系碩士畢業,曾任臺灣文化藝術基金會研究員。目前為日本一橋大學大學院言語社會研究科博士候選人、內容力有限公司內容制作總監。譯有荒木陽子、荒木經惟著《東京日和》、飯澤耕太郎著《寫真的思考:攝影的存在意義》、米山勇著《一日百年,東京建筑時空之旅:搭JR走訪舊時代》等書。
- >
史學評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與地壇
- >
煙與鏡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