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金融:共享經濟時代金融新格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413654
- 條形碼:9787516413654 ; 978-7-5164-1365-4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社交金融:共享經濟時代金融新格局 本書特色
本書前三章論述了社交金融的相關理論,回顧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階段。第四章到第八章,從社交眾籌、社交化的P2P、社交基金、社交保險、社交銀行五個方面對社交金融的各個門類進行研究,探討了目前國內外具代表性的社交金融商業模式。第九章重點闡述社交金融的未來發展和局限。
社交金融:共享經濟時代金融新格局 內容簡介
社交眾籌、社交P2P、社交基金、社交保險、社交銀行……都是社交金融產品共享經濟、社交金融、區塊鏈技術,金融、互聯網、社交……時時刻刻在創新。
社交金融:共享經濟時代金融新格局 目錄
媒體評論
推薦序一 社交金融:新時代的新金融
推薦序二 以客戶為中心創新金融服務
推薦序三 基于鏈接關系,提供股權交易服務
前 言 社交金融,真的來了
**章 社交 金融——互聯網金融的新玩法
互聯網時代的金融業正朝著社交化、移動化、專業化和場景化方向發展。以用戶為核心的基于社交網絡的互聯網金融3.0也極大提升個人用戶在金融交易中的話語權。共享經濟的基礎就在于已經建立起來的人與人之間的社交網絡,社交金融成為共享經濟時代金融業商業模式創新的重要方向。
**節 未來互聯網金融的趨勢:從網點到平臺
一、網點模式的困局:成本上升和滿意度下降
二、社交網絡普及,用戶行為改變
三、共享經濟時代的金融創新
第二節 互聯網金融發展的3個階段
一、互聯網金融的本質:互聯網or金融
二、從1.0到3.0,互聯網金融都做了什么
第三節 社交金融時代的正式到來
一、社交投資平臺興起,普通用戶轉身基金經理
二、資金融通與信用評價,基于關系鏈的金融服務
三、從SoFi到WeChat,社交金融時代的到來
第二章 社交金融——大金融體系中的終極拼圖
社交金融體系下,很多產品都是基于對人與人、人與企業、企業與企業等經濟社會主體關系的深入理解。在互聯網時代,金融的互聯網化是必然的趨勢;在社交網絡時代,互聯網金融的社交化是必然的趨勢。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巨頭和傳統金融機構加入社交金融的隊伍,紛紛建立了自己的社交金融網絡。
**節 金融源自商品交易,金融依賴社交關系
一、原始社會的以物易物
二、金融基礎的演進:從金屬到信任
三、商幫、票號與金融中介的形成
第二節 金融體系中的社交基因
一、從富人的“游戲”到窮人的銀行
二、交易所的平臺機制
三、現代金融中的社交基因
第三節 社交網絡時代的社交金融
一、在線社交網絡的出現
二、互聯網金融的六大體系
三、社交金融的江湖,類型與地位
第三章 如何構建社交金融——基礎 步驟 模式
社交金融必須有金融的邏輯、互聯網的體驗和社交的基因。銀行、金融機構作為社交網絡中的個體,通常都有社交需求,也有金融需求,從而逐步形成了社交 金融的業務模式,模式紛繁復雜,如何構建社交金融體系成為很多金融性企業必須考慮的問題。
**節 社交金融的三大基礎:金融 互聯網 社交
一、金融的邏輯:收益與風險并存
二、互聯網的體驗:以用戶為中心
三、社交的基因:管道、棱鏡與關系羊群
第二節 構建社交金融的三個步驟:個體 關系 目的
一、確定網絡的個體,用戶是誰
二、構建個體之間的網絡,關系如何建立
三、實現金融目的,四種定位的交叉組合
第三節 社交金融的商業模式:金融 社交(X)
一、社交 金融:微信的金融模式
二、金融 社交:支付寶的社交模式
三、X 金融:跨界的混合模式
第四章 社交化的眾籌——基于關系網絡的資金融通
眾籌是一種依靠大眾力量的低門檻融資模式,如債權眾籌、股權眾籌、回報眾籌和捐贈眾籌等。但隨著社交網絡平臺的發展,很多眾籌也逐漸呈現出社交化的確實,利用好社交關系網絡對眾籌成敗至關重要。
**節 社交驅動的眾籌
一、眾籌的源起:美國還是中國
二、眾籌的類別:購買與投資
三、眾籌的商業模式:辛迪加模式
四、眾籌的社交基因:基于微信的輕松籌
第二節 項目眾籌
一、夢想眾籌:追夢網和夢想幫
二、出版眾籌:《我的詩篇》和《狼圖騰》
三、房地產眾籌:Fundrise和萬達
四、眾籌轉型電商:點名時間
第三節 股權眾籌
一、實體店的股權眾籌:人人投
二、類風投的股權眾籌:京東金融
三、四板市場的股權中心:陜西股權交易中心
第五章 社交化的P2P——資源互通與財富增值
社交化的P2P是基于熟人關系之間而出現的匿名借貸服務。如基于校友關系提供信用建設和資金互助的P2P服務,專注于特定人群并提供個性化、社交化的P2P理財服務。此外,P2P產品和P2P平臺紛紛擁抱以社交網絡為核心的在線媒體,進行社會化營銷。
**節 P2P從平臺轉型社交
一、什么是P2P?業務與模式
二、社交化的P2P:Prosper和Lending Club
第二節 P2P如何利用好社交網絡:強連接和弱連接
一、弱關系、強參與度的熟人借貸:朋友范
二、平安做開放平臺,陸金所成社會化營銷先鋒
第三節 面向特定群體的P2P服務
一、大學生借貸:速溶360、校友金服
二、女性理財:她理財
第六章 社交基金——投你所好,曬你所投
社交平臺在傳播信息、服務客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基金公司也紛紛利用社交網絡強化品牌形象、拓展銷售渠道。社交平臺的發展為基金營銷的轉型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微博、微信、視頻等社交平臺成為基金進入更大市場的重要入口。
**節 基金對接社交平臺
一、社交數據挖掘優化投資決策
二、基金與社交聯姻
第二節 基金的“社交網絡 ”
一、南方基金玩轉視頻社交
二、大成基金深耕投資者心理
三、嘉實基金搭建社交投資平臺
第三節 社交基金的范例:天弘基金
一、定位為新生代服務
二、大數據提供技術支撐
第七章 社交保險——從線下關系到線上網絡
對于保險公司而言,社交媒體可為其建立與客戶持續的互動關系,傾聽、了解個人與社區的需求,并據此進行高度個性化的交流互動。依托社交平臺的大數據,保險公司可以更加精準地捕捉用戶的保險需求,開發出針對性更強的個性化產品。
**節 保險業的網絡關系營銷
一、在線社交網絡時代的保險業
二、保險業利用社交網絡的三步曲
第二節 挖掘保險產品的社交基因
一、朋友互贈:太平洋保險的救生圈
二、微互助:泰康人壽的求關愛
三、好人險:小白保險
四、跑步 社交 保險:星運動和步步保
第三節 從平安到眾安,保險的社交化創新
一、平安集團的金融板塊布局
二、從330個生活場景到眾安保險
三、三步走,平安天下通深耕社交網絡
第四節 騰訊,從連接一切到醫療保險
一、“互聯網 醫療”的“貴州模式”
二、“騰愛醫療”的醫保模式
三、共享醫生資源,提供高效服務的“騰愛醫生”
第八章 社交銀行——從平臺邏輯到萬物互聯
隨著社交平臺的發展,商業銀行也開始積極利用社交媒體進行品牌建設,依托社交網絡的微眾銀行、背倚電商小微企業的網商銀行以及依托平安集團金融全牌照的平安銀行則是社交銀行領域的杰出代表。
**節 社交網絡時代的銀行業
一、從做平臺到擁抱互聯網
二、社交網絡時代的社交銀行
第二節 銀行的“社交網絡 ”創新
一、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社交網絡 ”
二、大型股份制銀行的“社交網絡 ”
三、中小商業銀行的“社交網絡 ”
第三節 社交銀行的三足鼎立
一、微眾銀行,社交網絡發力個體金融
二、網商銀行:電商基因服務小微商家
三、平安銀行:綜合金融,布局萬物互聯
第九章 社交金融的困惑與機遇
隨著社交網絡、位置服務、物聯網的發展以及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的不斷應用,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將建立多維的連接。這種連接方式的改變為金融業務帶來紅利的同時,也帶來了的挑戰。風險頻發和模式失敗的案例也引人側目。
**節 政策與扶持
一、國家戰略:“互聯網 ”與互聯網金融
二、牌照準入:四個部門與七張牌照
三、地方扶持:補貼與獎勵并重
第二節 風險與監管
一、亂象與危機
二、風險辨別與評價
三、監管與托管
四、信用基礎設施建設
第三節 社交金融的機遇
一、互聯網公司的跨界掘金
二、傳統金融的倒逼變革
三、社交金融與共享金融
第四節 區塊鏈技術與金融業的去中心化革命
一、從社群幣到區塊鏈的全球化
二、區塊鏈是什么?數據庫or分布式賬本
三、社交金融、共享經濟與區塊鏈技術
后記 金融?社交?期待讀者思考
主要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社交金融:共享經濟時代金融新格局 相關資料
通過對借貸雙方提供更好的交易體驗并將雙方聯系起來的網站正在挑戰零售銀行。
——《The Economist 》雜志
隨著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的廣泛流行,互聯網金融創新開始融入社交、眾包、自金融元素,互聯網理財、P2P網絡借貸、眾籌融資等新興產品不斷涌現。
——《中國金融》雜志
社交金融與傳統金融服務的區別是應用場景的生活化和社交化,將金融產品和服務融入人們日常生活,并且建立和提升人與人之間的社交聯系。
——《金融電子化》雜志
對于保險公司而言,社交媒體可為其提供眾多機會——與客戶建立持續的互動關系,傾聽、了解個人與社區的需求,并據此進行高度個性化的交流互動。
——中保網
社交金融在社交信任的基礎上建立用戶之間的金融關系,充分發揮社交網絡高效、便捷、即時等優勢,并利用社交網絡對風險進行控制,實現普惠金融。
——《西南金融》雜志
社交金融:共享經濟時代金融新格局 作者簡介
邵鵬,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互聯網商業模式研究者,陜西中華文促會產業研究中心助理研究總監。他有多年管理咨詢從業經驗,近年來多次前往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調研,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中國管理科學》、《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科研管理》等學術期刊及網易、新華網等網絡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