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故事總是有辦法:蘇珊治療性故事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0978320
- 條形碼:9787530978320 ; 978-7-5309-7832-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故事總是有辦法:蘇珊治療性故事集 本書特色
國際兒童故事治療領域資深“故事醫生”、《故事知道怎么辦》作者蘇珊·佩羅新作★ 作者集30年講故事、編故事的經驗,教家長、老師運用故事的神奇力量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無需掌握故事理論,只要講故事給孩子聽,就會有效果★ 書中的故事不僅適合2~10歲的兒童,還適合現代世界中各個年齡段的人★ 中國華德福幼兒教育論壇主席張俐、“親近母語”創始人及兒童閱讀推廣徐冬梅、童書媽媽三川玲、中醫師李辛大夫、兒童文學作家童喜喜推薦我們的靈魂需要故事,如果我們的身體需要食物意義。 ——魯道夫·斯坦納 如果你想讓孩子聰明,就給他講故事;如果你想讓孩子擁有智慧,就給他講更多的故事。 ——愛因斯坦好故事總是能通過具有深層內涵的圖景和角色與孩子們的心靈對話,讓他們的心靈得到滋養、引領和療愈。本書收集的正是這樣的好故事,可以成為父母們和老師們的好幫手,大人們也能由此書獲得很多的啟迪、靈感和智慧。 ——張俐,成都華德福學校創辦人之一、中國華德福幼兒教育論壇主席 這些或創作或搜集、整理的故事的背后,是蘇珊·佩羅對現代兒童心靈的洞察,和她用富有生命力的故事中的隱喻,去療愈無數孩童的實踐。這些故事和蘇珊的探索,是我們走向兒童、走向兒童閱讀推廣深處的向導。 ——徐冬梅,“親近母語”創始人、兒童閱讀推廣人 故事具有神奇的力量,因為故事中有五種影響人生的**因素,就像我們身體必需的維生素一樣:故事是一種人生享受、是情感的紐帶、是價值觀的載體、是知識的載體,故事還具有治療作用。 ——童書媽媽三川玲故事超越時空和現實具象的局限,描述人類共通的情感與困境;幫助我們在軟弱、迷惑與勇氣、光明之間找到方向;引導我們的心靈與宇宙萬物共浮沉。我們就是這亙古永恒故事的一部分。 ——李辛,中醫師、心身醫學碩士、《兒童健康講記》作者人是故事的產物,人又創造著故事。在信息碎片化的時代,故事更有著獨特的價值,它能將知識置于背景之中,把被割裂的知識融合為一個整體,從而起到潤物無聲的良好教育作用。 ——童喜喜,兒童文學作家 人類文明以編故事、講故事的方式一代代口耳相傳。聽故事是許多人童年記憶的一部分,講故事則是成年人能給孩子*好的禮物之一。童年時聽到的故事,有一些我們仍然印象深刻,并成為了我們對這個世界懷抱美好信念的根源之一。可見故事的滋養和影響是綿長的,能奠定一顆顆柔軟又勇敢的心靈。 本書由三個故事集構成,涵蓋有針對性的三大主題,書中的絕大多數故事從未以紙質書的形式出版過。從某種意義上說,故事集更為純粹、直接。即便一些讀者不了解蘇珊的故事理論,但只要把書中的故事講給孩子聽,也能對孩子產生好的影響。 蘇珊的故事是開放的,父母、教師等故事創作新手可以拿來改編或學習參考:可以改編成新的故事;也可以改編成話劇、木偶劇、音樂劇等其他藝術形式。 一些故事有療愈作用,一些故事能讓孩子安靜下來,一些故事能壯大孩子的內心,一些故事能帶給孩子希望和鼓勵……總之,好的故事對孩子多多少少都會有幫助,故事總是有辦法的。
故事總是有辦法:蘇珊治療性故事集 內容簡介
人類文明以編故事、講故事的方式一代代口耳相傳。聽故事是許多人童年記憶的一部分,講故事則是成年人能給孩子**的禮物之一。童年時聽到的故事,有一些我們仍然印象深刻,并成為了我們對這個世界懷抱美好信念的根源之一。可見故事的滋養和影響是綿長的,能奠定一顆顆柔軟又勇敢的心靈。 本書由三個故事集構成,涵蓋有針對性的三大主題,書中的絕大多數故事從未以紙質書的形式出版過。從某種意義上說,故事集更為純粹、直接。即便一些讀者不了解蘇珊的故事理論,但只要把書中的故事講給孩子聽,也能對孩子產生好的影響。 蘇珊的故事是開放的,父母、教師等故事創作新手可以拿來改編或學習參考:可以改編成新的故事;也可以改編成話劇、木偶劇、音樂劇等其他藝術形式。 一些故事有療愈作用,一些故事能讓孩子安靜下來,一些故事能壯大孩子的內心,一些故事能帶給孩子希望和鼓勵……總之,好的故事對孩子多多少少都會有幫助,故事總是有辦法的。
故事總是有辦法:蘇珊治療性故事集 目錄
編者的話 15
**輯 兒童行為故事
引言:故事良藥 2
皮皮霸霸風 6
暴躁的鳳頭鸚鵡 11
挑食的芙芙 16
貪心的園藝鍬 22
河馬不會用新牙 28
小氣鬼鳶尾花 32
愛踢人的小袋鼠 35
嘎嘎叫的琴鳥 39
邋遢的美人魚 43
總是說“不”的挖掘機 49
討人厭的章魚 55
完美主義者帕特 60
吹毛求疵的王后 66
唱歌的蛇和跳舞的熊 70
不聽話的雨傘 74
驕傲的天鵝絨 80
抱怨的吹哨人 85
極其任性的木琴 90
滿不在乎的黃色游艇 96
第二輯 非洲智慧故事
引言:長頸鹿的低語 104
烏龜是怎樣幫助太陽爸爸和月亮媽媽的? 108
兩只鴿子與一只烏龜 111
婦人們與烏龜 115
格旺扎與福娃扎娜 118
烏龜與兔子 122
烏龜與巨獸 126
羚羊、蝴蝶與變色龍 130
娜米子與樹人 135
紙莎草與美麗的姑娘 140
聰明的小個子 145
國王與他的第12 位妻子 148
男孩與怪獸 152
南瓜、鴿子與木棍 157
一條河幫一個男孩找到了自己的聲音 161
好熱的河馬 166
小葫蘆與星星公主 172
總不想做自己的變色龍 177
南瓜新娘 181
卡由齊與惡魔 186
蘋果老鼠 191
蕁麻與玫瑰 196
大老鼠潘雅 202
拼湊出來的長頸鹿 209
第三輯 21 世紀童話故事
引言:光明與陰影 214
繡滿鮮花的和服 218
光之花園 224
鯉魚王子 232
生命之光 235
雞蛋花娃娃 240
織巢的金鳥 243
玫瑰與刺 248
林德爾溫的歌聲 252
亮晶晶 258
光之公主與銀海豚 267
魔法石 274
飛得高高的小絲綢 281
圓圓的棕色椰子 284
故事總是有辦法:蘇珊治療性故事集 作者簡介
蘇珊·佩羅 (Susan Perrow),來自澳大利亞東海岸,是三個兒子的媽媽、眾多孫輩的祖母。蘇珊有超過30年的學校教學、教師培訓、家長教育經驗,致力于研究故事在教育中的作用,被稱為“故事醫生”“故事家”。 1985—1997年,蘇珊創辦了澳大利亞第一所華德福幼兒園,還與人合辦了一所華德福學校;2000年,她在南十字星大學開設了講故事的課程;2001年,她完成了有關講故事藝術的碩士論文;2001—2003年,她參與了澳大利亞政府資助的一個項目,教家長通過故事應對孩子的失衡行為,她的工作吸引了眾多國際研討會和大學的關注,并受到邀請;1994年至今,蘇珊為教師、家長以及心理醫師、治療師等醫療專業人士舉辦故事工作坊和討論會,足跡遍及歐洲、非洲、亞洲、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并收集各種文化中的故事素材,進行整理和創作。 30 年來,故事滋養了蘇珊,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她也看到了故事的力量,這使她滿懷熱情地踐行著自己的使命——發展治療性故事講述的藝術。她的兩本著作《故事知道怎么辦》《故事知道怎么辦2》已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國出版。 陳春,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專業碩士,有豐富的翻譯經驗,出版了多部譯作,還擔任過英文書籍的編輯。作為媽媽,長年陪孩子讀故事,有大量的繪本及故事閱讀、朗誦、講述經驗,熟悉兒童故事作品的韻律與語言特色。
- >
經典常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推拿
- >
我與地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