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跨越的一代-中國當代80后青年建筑師訪談實錄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548447
- 條形碼:9787111548447 ; 978-7-111-54844-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跨越的一代-中國當代80后青年建筑師訪談實錄 本書特色
一位中國80后青年說:“我們的成長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浪潮,既有對傳統的繼承也有對新興的渴望,這種落差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印記,更是我們80后所獨有的底蘊和氣息!”以出生時間來界分建筑師人群,雖不是一種科學的方法,卻在某種時間維度上契合了當代變化的文化潮流。
本書是每筑建文欄目對中國當代80后青年建筑師生活的真實記錄,采用了簡單明了的問答形式。每筑建文自我主持人,結合時下建筑設計領域話題,向參與調查報告的青年建筑師發問,由他們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與感受回答,直指每個人的內心世界。
本書對研究當代建筑設計業、對指導青年建筑師選擇人生觀、對在校學生理解什么是建筑師職業,都是十分有意義的“活字典”。
跨越的一代-中國當代80后青年建筑師訪談實錄 內容簡介
看到這份調查報告是在ikuku在庫言庫每筑建文的欄目中,80后是特殊的一代,話題性強,吸引著全社會的關注。目前80后建筑師進入了黃金成長期,他們已經成長為壯年,逐漸成為各個崗位的責任人,逐漸變的理性而不再沖動。當然,所面臨的環境也是很多前輩建筑師所未曾經歷過得。很多人說80后是垮掉的一代,但從這一段段真摯的對話中,我卻看到了一個個腳踏實地、虛心好學,在自己的崗位上沖在前線的有活力、有干勁、有思想的青年建筑師。他們其中有人在明星建筑事務所、國有大院大放異彩,更有扎根西部、回到故鄉踏實做建筑。他們選擇了不同的建筑之道,但都秉著對建筑的熱忱和鐘愛努力前行。對本書特色簡述如下:
22次緊扣一線實踐的真情對話,
圖文并茂的答疑解惑,
面對設計行業的各種挑戰,
我們有夢、我們也有彷徨,
用獵者的眼和匠人的手,
跨越等級與尺度的差異,
讓建筑向死而生。
本書全面展現80后青年建筑師的設計思路、實踐經驗,給予學生和職場新人經驗,給予成熟期的一線設計師共鳴感,并作為對年輕人的心思和工作狀態很感興趣的建筑大佬的參考書和拓展閱讀。
跨越的一代-中國當代80后青年建筑師訪談實錄 目錄
[自序] 建筑入門
第1章 建筑與夢想
1.1高博:“建筑夢”才剛剛開始
1.2何紅才:追夢
1.3史磊:設計不是藝術,而是職業
1.4楊濤:東西方建筑文化實踐
第2章 建筑與責任
2.1李成磊: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2.2劉瑞平:醫療建筑設計有特殊的社會意義
2.3盤育丹:好建筑要共同孕育
2.4楊文博:工業建筑培養設計師宏觀的視角和寬廣的胸懷[推薦詞]何為“跨越的一代”
[自序] 建筑入門
第1章 建筑與夢想
1.1高博:“建筑夢”才剛剛開始
1.2何紅才:追夢
1.3史磊:設計不是藝術,而是職業
1.4楊濤:東西方建筑文化實踐
第2章 建筑與責任
2.1李成磊: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2.2劉瑞平:醫療建筑設計有特殊的社會意義
2.3盤育丹:好建筑要共同孕育
2.4楊文博:工業建筑培養設計師宏觀的視角和寬廣的胸懷
第3章 建筑與環境
3.1惠倩楠:參與西部城市的建設,使我感到責任
3.2王新焱:河北建筑應體現周正大氣的地方氣質
3.3許田:讓建筑“長”出來
3.4楊旸:體驗性場所的營造
第4章 建筑與求索
4.1鐘志偉: 成功的地下建筑需要充分考慮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
4.2朱起鵬:對遺址建筑的思考
4.3卓永恒: 獵者的眼和匠人的手
第5章 建筑與現實
5.1劉海洋:我算半個“世博人”
5.2周源:建筑向死而生
5.3張早:親手建造的魅力是種很難估量的價值
5.4周維:做設計我選擇放棄一些
第6章 建筑與未來
6.1李利:學生叛逆其實是個好事兒
6.2張淼:跨越等級與尺度的差異
6.3穆威:數字自然
致謝信息
跨越的一代-中國當代80后青年建筑師訪談實錄 相關資料
建筑設計是漫長的職業,現在盤育丹的建筑生涯才剛剛開啟,期望他能夠持之以恒,充滿激情,在建筑的海洋中,一路揚帆前行。
——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
楊濤是一位熱愛建筑創作的青年建筑師,多年來一直致力于設計本源的探索,不論是實際工程,還是業余競賽,都能看出他對于設計的熱情和專注度。期望著80后這一代青年建筑師在未來能夠大有作為。
——中國工程院院士:程泰寧
瑞平與我共事有七八年了。在這幾年里,他在公共建筑領域獲得了充分的鍛煉,展現了建筑師全面的素質。同時,讓他脫穎而出的還有他執著于專業、復雜的醫療建筑。精通于某一專業,而又不失宏觀視野,這實際上是對青年建筑師提出的一個很高的要求。建筑設計是漫長的職業,現在盤育丹的建筑生涯才剛剛開啟,期望他能夠持之以恒,充滿激情,在建筑的海洋中,一路揚帆前行。
——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
楊濤是一位熱愛建筑創作的青年建筑師,多年來一直致力于設計本源的探索,不論是實際工程,還是業余競賽,都能看出他對于設計的熱情和專注度。期望著80后這一代青年建筑師在未來能夠大有作為。
——中國工程院院士:程泰寧
瑞平與我共事有七八年了。在這幾年里,他在公共建筑領域獲得了充分的鍛煉,展現了建筑師全面的素質。同時,讓他脫穎而出的還有他執著于專業、復雜的醫療建筑。精通于某一專業,而又不失宏觀視野,這實際上是對青年建筑師提出的一個很高的要求。
——中國工程院院士:孟建民
從這些寫作中可以看到高博對建筑教學和實踐兩種工作的關注,以及對它們之間關聯的興趣,同時也可以看出他對今天高度發達的信息技術環境下建筑教學自身所面臨的境況的回應。現在他已經成為了一名建筑教師,有機會去體會自己之前的思考,但教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
——中國工程院院士:關肇鄴
李成磊是我們院年輕一代建筑師的代表之一,清華園里十多年學習與工作的浸染,讓他具備一名優秀建筑師的素質。在他的作品中我能看到,他對場所的深刻理解,對功能與形式的適度把握……我希望在清華大學的平臺,李成磊以及以他為代表的年輕一代建筑師可以飛得更高,走得更遠。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莊惟敏信息
跨越的一代-中國當代80后青年建筑師訪談實錄 作者簡介
趙敏,70后,建筑師和評論人,《中國建筑紀實網www.archi-nonfiction.com》聯合創始人。現任北京中聯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總建筑師,中國建筑學會會員,中國建筑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委員。出任多家雜志的特約建筑評論人及多個網站的專欄作者。她主持的微信公眾號和新浪微博《每筑建文》在設計業界有很高的專業信譽。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自卑與超越
- >
推拿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