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遼金元史論思想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7107879
- 條形碼:9787207107879 ; 978-7-207-10787-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遼金元史論思想研究 本書特色
吳鳳霞著的《遼金元史論思想研究》共分五章,分別是遼金元史論的歷史基礎;遼朝人對歷史與現實的認識;金朝人史論關注的問題;元朝人史論的成就;遼金元史論的思想價值。本書對遼金元時期的史論作了較為系統地梳理和分析,重點探究遼金元三朝史論中所體現出的歷史文化認同思想,揭示其價值和意義。
遼金元史論思想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遼金元史論的歷史基礎、遼朝人對歷史與現實的認識、金朝人史論關注的問題、元朝人史論的成就、遼金元史論的思想價值五章, 主要包括以武興國: 契丹、女真、蒙古族相繼崛起 ; 走向文明: 遼金元中期的改革等。
遼金元史論思想研究 目錄
**節 以武興國:契丹、女真、蒙古族相繼崛起
一、10世紀初契丹的興起
二、12世紀初女真立國
三、13世紀蒙古的壯大、元朝的統一
第二節 走向文明:遼金元中期的改革
一、遼朝景宗、圣宗時期的政策調整
二、金朝中期的制度建設
三、元世祖朝的“祖述變通”
第三節 盛衰轉變:社會問題與統治危機
一、遼朝后期的困局
二、金末的政亂與兵敗
三、元末的統治危機
第二章 遼朝人對歷史與現實的認識
**節 遼朝人對歷史的態度
一、書寫契丹民族的古今事跡
二、關注以往朝代的歷史
三、以史為鑒的思想與實踐
四、追溯姓氏的本源及家族先達
第二節 遼朝人的民族思想
一、民族分別意識
二、多民族關系認識上的同源、一家
三、尊重多民族多元文化
第三節 遼朝人的正統觀
一、對夷夏觀念的闡釋
二、對遼朝國家地位的認識
三、對“中國”概念的認同
第三章 金朝人史論關注的問題
**節 論國之興亡與君臣所為
一、探究以往朝代治亂興亡的原因
二、解讀君道、臣道、君臣關系
第二節 論歷史變化
一、反思古今政權關系及朝代更迭
二、探討政策、風俗與環境
第三節 德運與天下一家
一、區夏、中州、中國觀念
二、正統觀與德運之議
三、天下一家思想
第四章 元朝人史論的成就
**節 金元之際文人史論的獨特視角
一、楊奐的正統論
二、劉祁《歸潛志》論士與國之興亡
三、郝經史論的政治寓意
第二節 元人史論的豐富內涵
一、元代君臣以史論政
二、思想家論古今社會風俗
三、史官修前代史體現的史鑒思想
四、元人對以往史事、人物的雜評
第三節 元人史論的深遠意蘊
一、史官、史家的“通古今之變”
二、統一與天下一家思想的發展
第五章 遼金元史論的思想價值
**節 夷夏之辨的淡化與正統紛爭
一、夷夏論述內涵的變化
二、正統紛爭的幾個階段
第二節 歷史人物評價的多重標準
一、功業
二、品德
三、聰明才智
四、“活人”
第三節 關于天人關系的不同認識
一、遼人的天人觀念
二、金人所論天人關系
三、元人對天人問題的多層次思考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遼金元史論思想研究 作者簡介
吳鳳霞,女,漢族,1965年生,內蒙古扎蘭屯人。歷史學博士,現為渤海大學政治與歷史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遼金元史和中國史學史的教學與研究,著有《遼金元史學研究》,在《史學集刊》《史學月刊》《內蒙古社會科學》《社會科學輯刊》《史學史研究》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虎
- >
莉莉和章魚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煙與鏡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