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夢底波濤-楊先讓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586752
- 條形碼:9787549586752 ; 978-7-5495-8675-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夢底波濤-楊先讓文集 本書特色
楊先讓是先行者,這首先體現在他對中國民間藝術的梳理上。在20世紀80年代,“文革”剛剛結束的時候,他偶然進入了民間美術領域,從此便與民間美術結下了不解之緣。更是在社會對中國民間文化尚沒有清醒認識的時候,他用了四年的時間,前后十四次踏上了黃河沿岸考察民間藝術之旅。 在《夢底波濤》中,可以讀到他對其他同行者的提攜,以及對民間藝術家的傳揚,尤其是他寫的《美洲札記》,不只介紹美洲的民間藝術,更重要的是與中國的民間藝術進行比較,借此闡明對研究中國自己的民間藝術應具有的態度和應站的高度。 今天,在民間藝術逐漸凋零的時候,楊先讓老師上個世紀80年代對人類藝術的起源及民間藝術所進行的梳理與探討,是有極大啟示意義的。
夢底波濤-楊先讓文集 內容簡介
◆ 一部集合了民間藝術實地考察報告、民間藝術的整理與發揚,以及民間藝術家的挖掘和介紹的民間藝術隨筆集; ◆ 在民間藝術瀕于危亡的今天,對民間藝術的特點、歷史地位、對藝術發展的影響、中外民間藝術的比較進行寶貴的梳理,大聲疾呼,發人深省。 《黃河十四走》點明了研究民間藝術的一個方向、一個方法。是一個鐵打的、無限遠大的可能性。 不是你楊先讓自己說,是我說,他把近百年來張光宇、張正宇、張仃、郁風、廖冰兄這些前輩老大哥為中國民間美術實踐、奮斗、呼號,由于力薄勢單成不了氣候的凄楚處境,變成無限廣闊的燦爛局面。你真正像一句人們常掛在口頭的套話:“開辟了一條寬闊的道路!”在你頭頂上是一個榮耀的光環。 《黃河十四走》這一走,就好像當年梁思成、林徽因為了傳統建筑的那一走,羅振玉甲骨文的那一走,葉恭綽龍門的那一走……理出文化行當一條新的脈絡,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無可估量。 ——黃永玉 十多年后我從紐約回北京探看,在三聯書店買到了先讓老師苦心編撰的圖文巨著《黃河十四走》,一看之下,誠如黃永玉先生看到此書的感慨一樣:“震傻了。”我不知道近二十年是否還有更體面的同類專冊問世,在我印象中,《黃河十四走》是90年代,也是此前半個世紀國中*為周正而用心的民間藝術圖文集,其內容和體裁,介于田野調查、文本分類、歷史綜述、美學闡發之間。如今市面上各種美術史豪華版畫冊泛濫成災,可是仍然無法替代《黃河十四走》,不消說,每一頁圖文背后,都可見先讓老師的雄心。 ——陳丹青
夢底波濤-楊先讓文集 目錄
千里之行
黃河沿途民間藝術
黃河中游民間藝術考
民間美術系的創建
藝術上的覺悟
民間美術在美術教育中的位置
民間美術的演進與走向
黃河民間藝術考
傳統木版年畫
民間美術系與中國文化西來說
開始是逼上梁山,*后竟無怨無悔
與索羅斯三次會面作者的話 千里之行 黃河沿途民間藝術 黃河中游民間藝術考 民間美術系的創建 藝術上的覺悟 民間美術在美術教育中的位置 民間美術的演進與走向 黃河民間藝術考 傳統木版年畫 民間美術系與中國文化西來說 開始是逼上梁山,*后竟無怨無悔 與索羅斯三次會面 生殖崇拜的印證 龍與虎 韓國的美術及民間藝術 美洲札記 巖畫——人類童年的印記 呂勝中,民間美術的導源者 可貴者膽 樹村兄的悲哀 《壬申年》猴票 庫淑蘭的藝術 剪花娘子永存人間 我的一份敬意 “箱底畫”與“避火” 少見多怪 灤州皮影 濰坊年畫 民間美術的迷戀者 歷史文化的活化石 新絳剪紙 天津北郊農民畫 隴原上的鄉土藝術 重訪新絳縣福勝寺 同情與支持 民俗藝術與遠古神話 《黃河十四走》背后的一些事兒 可愛的吳美云 附錄 楊先讓藝術簡歷信息
夢底波濤-楊先讓文集 作者簡介
楊先讓,1930年生于山東牟平養馬島,1939年隨家人遷居朝鮮,1944年回國求學,1952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繪畫系。曾任人民美術出版社編輯和創作員,文化部研究室研究員,文化部職稱評定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協會版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民間美術學會副會長,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系主任、教授。 曾獲美國休斯敦大學亞洲藝術部文化獎、全美華人教育基金會終身藝術成就獎、中國文聯第11屆造型表演藝術成就獎等國內外大獎,并被英國大英博物館、中國美術館等機構和個人收藏。曾出版著作《黃河十四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黃河流域民間藝術田野考察報告》《徐悲鴻:藝術歷程與情感世界》《中國鄉土藝術》《與木刻刀結緣50年:我的木刻版畫創作歷程》《海外漫紀》《藝苑隨筆》等。
- >
推拿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唐代進士錄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