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三人行-楊先讓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586745
- 條形碼:9787549586745 ; 978-7-5495-8674-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三人行-楊先讓文集 本書特色
從1954年楊先讓**篇介紹董希文的油畫《春到西藏》開始,他便以“業余”的姿態寫他所經歷的八十多年人生印記,其中有他接觸到的一些師長,也有讓他感動的同輩藝術家,還有一些是不斷帶給他驚喜的青年藝術家。當然更不乏一些其他藝術大家,譬如郭蘭英、于是之、郎毓秀、李苦禪等。他的寫作,以藝術為本,情感濃烈,筆觸所到之處,渾然天成,這是他情感真摯的體現,也是他對人的懷念、對人的情誼,以及對時代的責任。
楊先讓是為時代造型的藝術家,同時也是記錄時代的藝術家,尤其他筆墨所記錄的藝術家,還原了中國當代藝術的百年發展史,這也使得《三人行》獨具珍貴價值。
三人行-楊先讓文集 內容簡介
◆ 一本關于平生師友的回憶錄,一本現當代藝術家的肖像集;
◆ 以藝術家特有的靈感和筆觸,勾畫出一部現當代藝術百年發展史;
◆ 口語化的敘述,聽新中國*代藝術家坐在身邊娓娓道來。
每天上午、下午、夜晚的會,有時回家的路上碰到楊先讓,輕輕地從后面下了車,陪我走了一段路:“……只是教育,輪不到誰誰的頭上,沉著點。有的人幸災樂禍,以為機會到了,讓他去失望吧(我知道他指誰)。”說完,上車一溜煙走了。又一回仍是在路上,我們剛開完會出來,主題是批判我養狗和交游朋友關系的問題,他又是從我后面擦身而過,這回不下車,只說了一句:“哈哈,黃先生,你他媽以后得收斂一點了吧!”
——黃永玉
做老師的維護學生并惜愛才能并不鮮見,所以,我只能說楊老師是愛才有加。他毫不掩飾自己發現好作品、好學生的喜悅,并經常不分場合地夸耀。他教過的學生中,在我之前有陳文驥、徐冰、韓書力等人都被大家戲稱為“寵兒”。我多次看到、聽到過他對這幾位充滿熱度的惜愛與稱贊,甚至馬上能夠給人仰慕崇拜,并難以逾越的感覺。后來輪到我“受寵”的時候,更是深深體驗到這種熱度的“火燒火燎”。
——呂勝中
三人行-楊先讓文集 目錄
難忘的一九一八
歷史可鑒
大師的風范
徐悲鴻的收藏觀
徐悲鴻為梅蘭芳、程硯秋造像的一段公案
憶徐悲鴻院長
簡說悲鴻
徐悲鴻與康有為的師生情
徐悲鴻為傅增湘畫像前后
李可染談徐悲鴻的提攜
徐燕蓀贊揚徐悲鴻
徐悲鴻魂系長安
徐悲鴻一九一八年至一九四一年間的經歷
徐悲鴻在抗戰時期的募捐畫展
徐悲鴻與音樂家江文也
徐悲鴻與羅工柳.
不相信羅工柳先生走了
永遠說不完的廖靜文
不該被歷史遺忘的王青芳
工筆重彩花鳥畫家田世光先生
一代賢儒許壽裳
名人寂寞身后事
陳儀與湯恩伯的恩怨
孫多慈逝世前后的時日
黎錦暉和劉雪庵
客死蘇聯
唱響《天倫歌》的郎毓秀走了
蘭為王者香
一代歌手郭蘭英
喜兒蘭英
焦菊隱、人藝和《茶館》
我所認識的于是之
胡宗溫大姐
馬金鳳六次進京上演《穆桂英掛帥》
《藍蓮花》中的友誼
搶救石魯
春到西藏
紅學泰斗周汝昌
告慰周公
油畫《劉胡蘭就義》
油畫家馮法祀
美院變遷
木刻家的刀法
我的導師李樺先生
懷念李樺
悼江豐
憶江豐
與古元相處的日子
彥涵:窮而后工
強者彥涵
我對彥涵先生的哀思
雕塑大師劉開渠
嚴師良友鄒雅
鄒雅罹難卅周年
我與鄒雅
一代畫師李苦禪
人好畫也好
齊白石:英也過吾
憶吳作人
憶朱丹
老版畫家力群
葉淺予先生
丁井文與黃胄
文金揚與《藝用人體解剖學》
親愛的王朝聞先生
張仃絕響
我與黃永玉
從罐兒胡同到萬荷堂
鬼斧神工黃永玉
老大哥何溶
郭淑珍與黃河怨
驚嘆孫佩蒼
懷蔡亮
女雕塑家張德華
雕刻家劉煥章
青年陳文驥
丙戌懷文驥
韓書力與西藏
相遇相識相知相思韓書力
對文國璋該說的幾句話
尤勁東的畢業創作
油畫《毛主席去安源》官司始末
孫云玲的油畫
杭鳴時的招貼畫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被遺忘的《紅太陽升起的地方》
附錄 楊先讓藝術簡歷者的話
難忘的一九一八
歷史可鑒
大師的風范
徐悲鴻的收藏觀
徐悲鴻為梅蘭芳、程硯秋造像的一段公案
憶徐悲鴻院長
簡說悲鴻
徐悲鴻與康有為的師生情
徐悲鴻為傅增湘畫像前后
李可染談徐悲鴻的提攜
徐燕蓀贊揚徐悲鴻
徐悲鴻魂系長安
徐悲鴻一九一八年至一九四一年間的經歷
徐悲鴻在抗戰時期的募捐畫展
徐悲鴻與音樂家江文也
徐悲鴻與羅工柳.
不相信羅工柳先生走了
永遠說不完的廖靜文
不該被歷史遺忘的王青芳
工筆重彩花鳥畫家田世光先生
一代賢儒許壽裳
名人寂寞身后事
陳儀與湯恩伯的恩怨
孫多慈逝世前后的時日
黎錦暉和劉雪庵
客死蘇聯
唱響《天倫歌》的郎毓秀走了
蘭為王者香
一代歌手郭蘭英
喜兒蘭英
焦菊隱、人藝和《茶館》
我所認識的于是之
胡宗溫大姐
馬金鳳六次進京上演《穆桂英掛帥》
《藍蓮花》中的友誼
搶救石魯
春到西藏
紅學泰斗周汝昌
告慰周公
油畫《劉胡蘭就義》
油畫家馮法祀
美院變遷
木刻家的刀法
我的導師李樺先生
懷念李樺
悼江豐
憶江豐
與古元相處的日子
彥涵:窮而后工
強者彥涵
我對彥涵先生的哀思
雕塑大師劉開渠
嚴師良友鄒雅
鄒雅罹難卅周年
我與鄒雅
一代畫師李苦禪
人好畫也好
齊白石:英也過吾
憶吳作人
憶朱丹
老版畫家力群
葉淺予先生
丁井文與黃胄
文金揚與《藝用人體解剖學》
親愛的王朝聞先生
張仃絕響
我與黃永玉
從罐兒胡同到萬荷堂
鬼斧神工黃永玉
老大哥何溶
郭淑珍與黃河怨
驚嘆孫佩蒼
懷蔡亮
女雕塑家張德華
雕刻家劉煥章
青年陳文驥
丙戌懷文驥
韓書力與西藏
相遇相識相知相思韓書力
對文國璋該說的幾句話
尤勁東的畢業創作
油畫《毛主席去安源》官司始末
孫云玲的油畫
杭鳴時的招貼畫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被遺忘的《紅太陽升起的地方》
附錄 楊先讓藝術簡歷
三人行-楊先讓文集 作者簡介
楊先讓,1930年生于山東牟平養馬島,1939年隨家人遷居朝鮮,1944年回國求學,1952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繪畫系。曾任人民美術出版社編輯和創作員,文化部研究室研究員,文化部職稱評定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版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民間美術學會副會長,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系主任、教授。
曾獲美國休斯敦大學亞洲藝術部文化獎、全美華人教育基金會終身藝術成就獎、中國文聯第11屆造型表演藝術成就獎等國內外大獎,并被英國大英博物館、中國美術館等機構和個人收藏。曾出版著作《黃河十四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黃河流域民間藝術田野考察報告》《徐悲鴻:藝術歷程與情感世界》《中國鄉土藝術》《與木刻刀結緣50年:我的木刻版畫創作歷程》《海外漫紀》《藝苑隨筆》等。
- >
巴金-再思錄
- >
推拿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莉莉和章魚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