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徐萬族人 本書特色
徐茂斌著的《徐萬族人》從書名到內文底氣十足,像一個背負行囊的“驢哥”,行走在晉西北的蒼茫之中,穿越四百年的風風雨雨,看一個村莊的日出日落,看一個家族的生息繁衍。比起《山道彎彎》來,老實說,格局和氣象大多了,無疑也深厚多了。僅就歲月而言,前者只是作者人生的一個階段,滿打滿算也就十幾二十年,后者卻是漫長的四百年啊,假如時間能堆起來的話,可謂一座山連著一座山。
徐萬族人 內容簡介
幾個月前吧,周末與朋友們小聚,一個朋友突然對我說,你的頭發咋白成這了?滿臉惑惑的,似乎我還遠不到白的時候,頭發該如丹麥草,薅一把嫩汁兒嫩汁兒的。朋友無疑是關心我,但我并不在意,說也該白了吧?都四舍五入的人了,還能顏丹鬢綠?因為像這樣的話,我已聽過不止一次。 可也作怪,席間去洗手間,從不在意鏡子的我,那天在意起來,對著鏡子泡了半晌。明明知道自己早生華發,卻好像首次發現,感嘆歲月不饒人,腿肚子一轉筋兒,半生就溜走了。回到家中,一把毛草便在心中生出,婆婆媽媽的,竟想了許多的人和事。有的越想越近,有的卻越想越遠,像卡西尼飛離地球。 在我越想越近的人事當中,有一個便是茂斌兄。與茂斌兄的交往彈性很大,說長也長說短也短,長在二十多前就認識了,但是認識后再無聯系。短在五六年前,經朋友楊遙通串,兩個人才又重敘舊情。起因是他文緣未了,墨根兒沒斷,談起文來非常癡情。若問他對壩壩的圪梁梁上站著個誰,絕對回答你,那是他要命的二小妹妹。后來我們攜手合作,完成了長篇紀實《黃河岸邊的歌王》,茂斌兄跑前跑后沒少付出心血。
徐萬族人 目錄
引言
辟土建村的祖先徐萬
文化延續的自覺
桂林初望
天降大任于六先生
把國立小學辦到大山里
唯精神可以不死
徐范聯手與抗日救國
捍衛主權的“戰斗
我當了二年徐衙門
回首再望徐衙門
五位高干六個印象
讓能量噴薄而出
為了新中國為了蘑菇云
千里認父
世德爺爺
潤狗爺爺
四留存四爹
清明上墳
誰說徐家沒武人
山莊被詩歌包圍著
結束語
附《山道彎彎》評論八篇
抵達彼岸的彎彎山道
比生命更永恒
從生命的記憶殘片到永恒的精神還鄉
黑駿馬
散文美的營構
由稼穡之事尋找草根文脈之永恒價值
彎彎山道的人生啟迪
一份有價值的史料
徐萬族人 節選
《徐萬族人》: 文化延續的自覺 徐萬所設計的家族延續,包含了生命的延續和文化的延續。兩種延續有著本質的區別。 生命延續是一個自然的過程,而文化延續則是一個自覺的過程。生命延續是一個感性過程,而文化延續則是一個理性過程。生命延續的沖動先天就有,而文化延續的沖動只可后天生成。生命延續借助于簡單勞動,有體力就行,而文化延續必須通過復雜勞動,既需要體力,更需要智力。 如何保證自發的生命過程與自覺的文化過程在家族傳遞中相互融合并行不悖,是徐萬交給后代們的一個十分嚴峻的課題。出這種難題的倒不只是徐萬一人。在封建社會中,一切有歷史跨度的文化事業和文化延續的任務,只能交付給一個個有厚度的家族來完成。 但家族傳承本身是一種不斷分裂、異化、自立的生命過程,而文化傳遞如果跟不上家族傳遞的步伐,則勢必導致傳遞鏈條的斷裂,乃至整個文化基業的崩塌。 徐萬及其繼承者,顯然對這個問題有過深思熟慮。他們為防患未然,給整個家族定了一條規矩,其內容大抵是:凡徐氏家族的后人,不論出自哪一門哪一代,年滿七周歲必須送人學堂,到十二歲完成規定學業后,優異者送到外鄉高一級的學堂繼續深造,其余學生轉入半耕半讀(農忙勞動,農閑讀書,村里人統稱為念冬書)。這樣一條看似簡單的家族規矩,其威力在封建社會卻十分了得。他是高于家庭規矩的家族規矩,往往被族人們奉若神明,視為本家族全體成員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其權威性和約束力毋庸置疑。 這樣的家族規矩,倘有人敢于冒犯,必定會被全體族人看作是對祖先的*大不敬,并會遭到嚴厲的責罰,輕者杖責后到祖廟上懺悔,重則被逐出家門,三年內不得返回大山。 我不能不佩服我的祖先徐萬。他在告別人世時,只用了三言兩語,就將自己的威嚴和意志凝固成了一條不可動搖的規矩。這條規矩貫穿了三百多年,惠及十三代六百多個子孫。 我也不能不佩服徐萬的兒孫,硬是把本來就夠嚴厲的規矩經過不斷“完善”搞得更加嚴厲,甚至有點不近人情。例如*后出現的杖責五十、祖廟懺悔、逐出家門等等,就是他們的智慧。 細細想來,祖先們把規矩定成鐵板一塊,也是出于無奈。如果規矩就定靈活了,執行起來肯定會更靈活,愈往后愈靈活,總有一天會形同虛設; 但我還是要向一個人獻出我深深的同情。 ……
徐萬族人 作者簡介
徐茂斌,山西五寨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任《忻州日報》副總編輯,忻州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現任忻州市文化局黨組書記、局長。工作之余,潛心文學創作。近年來,在《山西文學》、《黃河》、《中國作家》等雜志發表散文、紀實文學五十多篇,計六十余萬字。散文集《山道彎彎》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發行,紀實文學《黃河岸邊的歌王》由北岳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作品獲山西文學年度獎、山西省“五個一工程”獎、趙樹理文學獎等多個獎項,《黃河岸邊的歌王》被收入《中國新世紀寫實文學經典》(2000-2014珍藏版)。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姑媽的寶刀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月亮虎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