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迸涌的流泉 本書特色
由衛茂平翻譯的《進涌的流泉(精)》一書為德國作家馬丁·瓦爾澤的長篇自傳體小說。小說以主人聰明能干的母親也不能阻止餐廳旅館的生意每況愈下,只好入黨;經歷過一戰的父親厭惡戰爭,反對希特勒,在生意上雖然無能,但給了小約翰對詩的敏感,對文學的熱愛和對文字特殊的感受力。而約翰五六歲時已在餐廳幫忙,為村民送煤,為大車過磅;從小就體貼母親,舉止規范,以免有人向母親告狀,再為艱難的母親的再添煩惱。從廚娘那里性的啟蒙,到與馬戲團女孩阿尼塔的**次;從兄長約瑟夫陣亡的悲痛,到應征入伍的榮耀與沖動;從與朋友阿道夫的決裂,到不斷地給愛人萊娜寫詩;約翰認識到,只有將自己的夢幻托付給語言。語言,是一派迸涌的流泉。
迸涌的流泉 內容簡介
《迸涌的流泉》為馬丁·瓦爾澤以自身成長經歷為原型創作的長篇自傳體小說,作者因此書榮獲1998年德國書業和平獎。
《迸涌的流泉》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敘述了主人公約翰在童年、少年、青年三個人生階段中的某段經歷,以約翰的視角描寫整個社會狀況和氛圍的變化,呈現其成長過程以及與周圍環境的沖突與磨合。同時,在小說中,圍繞主人公約翰來來往往的人物輪番上場,各自走向不同的命運。
這是一本描寫作者自己在第三帝國的成長過程的書,甫一上市便引起巨大反響;有評論家抨擊此書沒有出現奧斯維辛這個字眼,作者因此書被稱為當代德國文壇*性格人物、*話題人物、*爭議人物。
迸涌的流泉迸涌的流泉 前言
1998年,德國當代著名作家馬丁·瓦爾澤(Martin Walser,1927- )獲德國書業和平獎。在例行的獲獎答謝辭中,他有如下表述:“沒有一個值得認真對待的人會否認奧斯維辛;沒有一個還有理智的人會對奧斯維辛的殘酷不停地吹毛求疵;不過,要是有人每天在媒體中告誡我這段往事,我就發覺,我心里有些東西反抗針對我們恥辱的這種喋喋不休。我不會對無休無止地呈示我們的恥辱表示謝意,會相反地扭過頭去。”
瓦爾澤批評的是德國學界或媒體觸摸歷史傷痕的“泛工具化”傾向。這看來道出了頗多在場聽眾的心聲,因而博得人們的站立鼓掌。這驚世駭俗的敢言無忌,同時也讓媒體一片沸然。兩天以后,德國猶太人中心委員會主席布畢斯(Ignatz Bubis)公開表示憤慨,指責瓦爾澤忘了奧斯維辛,而且代表一大批右派激進分子的意見,說他的講話是“精神上的縱火”。與此同時,不少名人或是反對、或是贊同瓦爾澤的講話,加入這場媒體大戰。
上述所謂“布畢斯事件”的導火索,其實正是這部《迸涌的流泉》。小說在1998年上半年剛一發表,即遭批判;有人說這部所謂的“時代小說”只字不提奧斯維辛。針對這種責難,瓦爾澤在書業和平獎答謝辭中譏諷地提到:“一個聰明的知識分子在電視節目中做出一副嚴肅的表情,一副在這張臉上像是一種外語的嚴肅,告訴世人,在作家的書里沒有出現奧斯維辛,這是作家的一次嚴重失誤。”話語之間,瓦爾澤在文壇上素享盛譽的剛直耿介、不肯敷衍的性情姿態,又顯一二。
《迸涌的流泉》分三章,**章題為“母親人黨”,敘述時間始于1932年年底。小說主人公約5歲的約翰理發回家,途中讓一個流動攝影師照了相,忘了母親的囑咐,回家時數一下競爭對手的飯店里有多少客人。母親對他讓人拍照的事沒有多加指責,只是抱怨:“這又會花錢”。家道之拮據溢于言表。旅店經營的慘淡,始終是母親的擔憂。無力支付賬單、歸還借款,加上市場的蕭條、銀行的倒閉、鄰居產業的被強制性拍賣,這些都給她和整個家庭帶來無盡的煩惱和持續的恐懼。有人說,現在只有希特勒能幫助德國度過難關。而競爭對手們都已入黨。繼續潔身自好,只能被摒除在社會生活之外。而對一個旅店主來說,這會是致命的結果。生存的危機讓母親在圣誕前夕決定入黨。
迸涌的流泉 目錄
**章 母親入黨
一 以往作為當下
二 約翰犯下后悔不及的錯誤
三 停止支付
四 擔保
五 授旗典禮
六 母親入黨
七 聚會
第二章 瓦塞堡的奇跡
一 以往作為當下
二 帕羅瑪
三 阿尼塔,阿尼塔
四 **次
五 復活節后的**個星期日
六 追她
七 瓦塞堡的奇跡
八 告別
第三章 收獲
一 以往作為當下
二 收獲
三 遠足
四 散文
迸涌的流泉 節選
《迸涌的流泉》:
三 停止支付
約翰玩化裝游戲回來,聽見約瑟夫的練琴聲。約瑟夫在練習音階。明年,要是上學,約翰也要學彈鋼琴。為了父親的緣故也得學。他總是說,在發明鋼琴之前出世,這太可怕了。
每當吃飯時間到,母親就派約翰到套間,告訴彈琴的父親或練習音階的約瑟夫,隔壁客人已經就座。餐廳和套間僅由一道薄薄的折疊墻板隔開。約翰一站到父親身邊,他就立刻把雙手停在空中,點一下頭,垂下手臂,關上鋼琴,說:過來。然后約翰單腳跪在他身旁,因為現在父親會把他剛才沒彈完的曲子,輕輕地在他耳朵里唱完。父親還是個歌唱家,在合唱團里任第二獨唱演員。約瑟夫和約翰的房間就在套間上面,而每星期四晚上合唱團就在套間里練唱,約翰總是留意傾聽,看是否能聽出父親的聲音。兩個聲音他聽得特別清楚:格呂貝爾先生那銀鈴般輕快地向上震顫的嗓音和施佩特先生那同樣激越、但聽上去有些吃力的聲音。每當在村里遇到格呂貝爾先生或施佩特先生,約翰對格呂貝爾先生的問候總是充滿尊敬,對施佩特先生的問候總是滿懷同情。施佩特先生是泥瓦匠,同沙子,水泥和塵土打交道。格呂貝爾先生住在村子中央一座低矮老舊的小木房里,總是忙著收拾母牛光滑的脊背,顏色鮮艷的圓蘋果,嫩綠的櫻桃,新收割的青草和芬芳的干草。約翰想象著,這對格呂貝爾先生的聲音有好處。只要有機會,結束他那塵土飛揚的工作后,施佩特先生就會來到餐館,在圓桌旁喝啤酒或葡萄酒,嘴里總是叼著又細又長的弗吉尼亞雪茄。而格呂貝爾先生幾乎從來不坐在圓桌旁。無法想象他吸煙的樣子。格呂貝爾先生則走在他的牛旁,牛兒拖著一輛滿載青草或者干草的帶圍欄小車,慢得幾乎像是原地不動地走進村里。新鋪的瀝青路上,只聽見柔和的牛蹄聲。每當約翰向格呂貝爾先生問好,他就會大聲叫回:約翰,請接受我的問候!聲音聽上去像是來自《以色列頌》①。.在教堂唱詩班里,他以這樣的嗓音唱出高昂的歌聲,使教堂里的一切在空中漂浮,讓跪在堅硬不平的教堂長凳上的約翰,簡直感覺不到自己膝蓋的存在。
約翰知道,只要他一出現在廚房門口,母親就會說:露臺上和房屋里已有客人,去告訴一聲。約翰撒腿就跑,耳朵里還聽見公主的話:把約瑟夫從鋼琴旁嚇走,這事他*愿意干。約翰真的無法理解,一個人怎么能幾個小時地練習音階。他寧愿通過樂曲學彈鋼琴。
在套間里他站到約瑟夫身旁,把鋼琴蓋往下翻,速度不慢。千萬別,約瑟夫叫著。約翰說:別人馬上要抱怨了。約瑟夫立刻停住。見他非常害怕地看過來,約翰就說:還沒有,不過馬上會。約瑟夫跳起,接下去是一場小小的格斗。因為年齡小兩歲,個子矮兩年,力氣弱兩載,戰敗的是約翰。
……
迸涌的流泉 相關資料
★瓦爾澤的文字,機智而富有哲理,我深深佩服。
——莫言(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托馬斯·曼之后,*偉大的德語作家是誰?當然是馬丁·瓦爾澤。他是當代的歌德。
——李洱(著名作家)
★馬丁·瓦爾澤是除德國大主教之外,對德國人影響大的人。他的《進涌的流泉》和《戀愛中的男人》等作品就體現出他為什么是德國人心靈世界的精確的刻畫大師。
——邱華棟(著名作家)
迸涌的流泉 作者簡介
馬丁·瓦爾澤(Martin Walser),德國著名小說家、劇作家,1927年生于德國博登湖畔瓦塞堡,是當代德語文壇中與西格弗里德·倫茨、君特·格拉斯等齊名的文學大師。主要作品有《驚馬奔逃》(1978)、《進涌的流泉》(1998)、《批評家之死》(2002)、《戀愛中的男人》(2008)、《尋死的男人》(2016)等。他曾于1981年獲畢希納文學獎,1998年獲德國書業和平獎,另外也曾獲黑塞獎、席勒促進獎等重要文學獎項。其作品數度在德國引起強烈爭議。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山海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回憶愛瑪儂
- >
史學評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