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范鈞宏評傳-中國藝術家評傳-戲曲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016425
- 條形碼:9787519016425 ; 978-7-5190-1642-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范鈞宏評傳-中國藝術家評傳-戲曲卷 本書特色
《中國藝術家評傳》以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匯聚和總結中華優秀藝術資源為指導思想,選擇在各藝術門類發展過程中,舉足輕重、影響深遠、德藝雙馨的藝術名家,為其撰著評傳。同時搶救性地尋訪高齡的藝術名家,記錄其個人口述藝術史,傳承其服務人民的文藝觀、關學觀和創作觀。評傳既寫傳主的知識儲備、文化修養、藝術訓練、藝術作品等;又寫后人對傳主的藝德藝品、學養涵養、藝術觀和方法論的理解與評價;同時站在當今時代精神的高度,把握傳主的藝術思想,研究和繼承其藝術精華和底蘊。 郝蔭柏著的這本《范鈞宏評傳》全面系統地評析范鈞宏的從藝經歷、經典作品和藝術思想等,重點剖析藝術家們高尚的職業操守、良好的社會形象、文質兼美的經典作品,同時力求從藝術評述的角度,建構中國藝術發展史的理論體系,體現中華藝術精神。
范鈞宏評傳-中國藝術家評傳-戲曲卷 內容簡介
范鈞宏性別: 男原名范學蠡,祖籍杭州,生于北京出生年月: 1916-1986民族: 漢族戲曲編劇,浙江杭州人,戲曲理論家。一、個人作品在從事傳統劇目整理工作時,合作整理出一百多個劇目,匯編為《京劇叢刊》陸續出版。1934年大學畢業。曾在北平組班演京劇并參加大眾文藝創作研究,1949年后歷任天津《星報》駐京記者,中國戲曲研究院編輯室編輯,中國戲曲研究院京劇組長,中國京劇院文學組長。1948年開始發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京劇劇本《滿江紅》、《獵虎記》、《楊門女將》、《白毛女》,《九江口》、《強項令》、《望江亭》、《蝶戀花》、《捉水鬼》,作品集《范鈞宏戲曲選》、《范鈞宏戲曲編劇論集》、《范鈞宏戲曲評論選》、《戲曲編劇論集》、《戲曲編劇技巧淺談》等。二、活動年表:1954年4月,農歷甲午年:中國京劇院二團首演《獵虎記》。中國京劇院二團在京上演新編歷史故事劇《獵虎記》,范鈞宏編劇,云燕銘、張云溪、張春華、葉盛長、沈金啟、趙炳嘯等主演。當時在北京連演百場,場場客滿。馬彥祥認為該劇在藝術改革上頗有有收獲,特撰《評京劇〈獵虎記〉的演出》一文,發表于《戲劇報》1954年第4期。以示支持和贊揚。1956年7月,農歷丙申年:中國京劇院首演《三座山》。自5月上旬開始,中國京劇院開始排演京劇《三座山》,由馬彥祥導演,范鈞宏編劇。為排好這出戲,特邀內蒙的老藝人巴杰做藝術顧問。7月初,導演工作基本完成。由于劇本的改編與導演的處理,與蒙古歌劇《三座山》出入甚大,為表示尊重原作,馬彥祥特請文化部與蒙古大使館相商,邀請蒙古的歌劇導演根登前來指導和審定。蒙方同意了這一邀請。根登于7月上旬來京,隨即看了京劇《三座山》的彩排,后經稍事修改,即在人民劇場正式公演。當時,文藝界許多名家對京劇《三座山》在藝術上的革新嘗試,大加贊揚;但也有人持反對意見。公演期間,周總理觀看了《三座山》的演出,對于這一新的嘗試予以鼓勵。之后,陪同毛主席在天橋劇場,觀看了此劇的演出。1959年5月23日,農歷己亥年四月十六日:昆曲《漁家樂》座談會召開北京市文聯戲劇組召開昆曲《漁家樂》座談會。歐陽予倩、范鈞宏、景孤血、劉吉典、鄭亦秋、胡丹佛、林涵表、高琛、安西、賀飛及外地觀摩人員、記者30余人參加。
范鈞宏評傳-中國藝術家評傳-戲曲卷 目錄
范鈞宏評傳-中國藝術家評傳-戲曲卷 作者簡介
郝蔭柏
本科:戲曲劇本寫作,戲曲編劇概論;研究生課程:新編歷史劇創作研究,劇本分析與劇本寫作,觀摩與鑒賞。
一、研究方向:戲曲文學創作
二、論文著作:
1、日本狂言改編追憶 2011年4月
2、京劇舞臺現狀 2011年5月京劇研討會
3、劇本創作的主題與主題先行 《戲劇叢刊》2010年3期
4、戲曲與小說 《劇本》月刊 2009年12期
5、漫談“劇名” 《藝海》2009年9期
郝蔭柏本科:戲曲劇本寫作,戲曲編劇概論;研究生課程:新編歷史劇創作研究,劇本分析與劇本寫作,觀摩與鑒賞。一、研究方向:戲曲文學創作
二、論文著作:
1、日本狂言改編追憶 2011年4月
2、京劇舞臺現狀 2011年5月京劇研討會
3、劇本創作的主題與主題先行 《戲劇叢刊》2010年3期
4、戲曲與小說 《劇本》月刊 2009年12期
5、漫談“劇名” 《藝海》2009年9期
6、今日陳亞先 《藝術研究》2008年76期
7、再談戲曲編劇的培養 《劇本》月刊2008年
8、戲曲編劇人才培養 08年《國戲文脈》上海古籍出版社
9、2007年《劇本》第11期發表京劇劇本《悲慘世界》
10、2007年《劇本》第11期發表論文《一次有益的嘗試》
11、2007年《中國京劇》第三期發表論文《京劇﹤悲慘世界﹥創作談》
12、2007年《劇本》增刊發表論文《未來從這里起步》
13、2007年《中國戲劇》第三期發表論文《古代題材劇目緣何長期雄踞戲曲舞臺》
14、2007年《戲曲藝術》第一期發表論文《小戲創作的選材與結構》
15、撰寫《戲曲名段欣賞》五萬字,《戲海飛鴻》由學苑出版社出版。
16、《戲曲劇本寫作教程》文化藝術出版社
17、戲曲劇本《西門豹》發表于04年3期《浦劇藝術》
18、戲曲劇本《紀曉嵐傳奇》發表于03年6期浙江《戲文》
19、“歲月如歌”——《郝蔭柏戲曲作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創作了實驗京劇劇本《悲慘世界》,于05年11月1日我院55年校慶首演,而后于06年春先后在本院和北大百年講堂公演,五一黃金周赴上海公演,國內外報刊多有報道和評論。三、科研項目:主持北京世紀精品教材項目《戲曲劇本寫作教程》四、主要榮譽:
1、曾獲北京市教學成果二等獎(參與團隊)
2、多次獲得中國戲曲學院“三育人”先進個人[1]
曾發表或上演:《霧山情歌》、《夜曲》、《晚清》、《紀曉嵐傳奇》、《悲慘世界》等作品多部。著有學術專著《戲曲劇本寫作教程》;另有評論文章及論文多篇發表。
信息
- 主題:中國藝術家評傳(戲曲卷)叢書主編:謝柏梁;《范鈞宏評傳》作者...
引言 第一節 倒在講臺上的戲曲大家 第二節 無盡的哀思 第一章 生平經歷 第一節 青少年學戲經歷 第二節 正式“下海” 第三節 初次寫戲 第二章 一生的創作活動 第一節 從舞臺到案頭 第二節 《兵符記》初試鋒芒 第三節 《獵虎記》一舉成名 第四節 三修《蝴蝶杯》 第五節 早期的探索劇目《三座山》 第六節 創作**期(1958—1963) 第七節 京劇現代戲典范之作《白毛女》 第八節 《林海雪原》的收獲 第九節 風雨《九江口》 第十節 一門忠烈《楊門女將》 第十一節 大氣磅礴《滿江紅》 第十二節 我的代表作是《強項令》 第十三節 錦上添花的《春草闖堂》 第十四節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創作 第十五節 *唱《調寇審潘》 第三章 珍貴的理論遺產 第一節 傳統中走出來的當代戲曲大家 第二節 題材處理的獨到之處 第三節 “整體性”戲劇觀 第四節 論戲曲結構 第五節 論戲曲語言 第六節 論戲曲程式 第七節 值得肯定的“因人設戲” 第四章 中國京劇的赤子 第一節 同事眼中的范鈞宏 第二節 戲劇界同行對范鈞宏的評價 第三節 學生眼中的范鈞宏 第四節 演員眼中的范鈞宏 第五章 范鈞宏的地位及影響 第一節 對傳承傳統戲曲藝術做出**貢獻 第二節 當代京劇現代戲創作的拓荒者 第三節 為中國(**)京劇院演劇風格的形成做出重要貢獻 第四節 具有深遠影響的戲曲理論家、戲曲教育家 第五節 范鈞宏在中國戲曲**的地位 第六章 范鈞宏遺作 戲曲結構專題(范鈞宏1982年10月在中國戲曲學院講課錄音) 亂彈《四進士》(分析京劇劇本《四進士》提綱) 跟上時代步伐,符合戲曲規律(*后講話提綱) 第七章 深深的緬懷 范鈞宏逝世后由“范鈞宏同志治喪委員會”發布的“訃告” 范鈞宏逝世后由“新華社”發布的電文 范鈞宏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醫院隆重舉行(1986年10月13日) 永遠的愛——紀念父親范鈞宏誕辰90周年 范鈞宏逝世后舉辦的紀念活動 范鈞宏創作年表 范鈞宏研究成果學術活動一覽表 有關研究范鈞宏創作及理論的文獻 后記
- >
自卑與超越
- >
推拿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與地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