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史海流韻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011918
- 條形碼:9787519011918 ; 978-7-5190-119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史海流韻 內容簡介
羅文旭先生的 《 史海流韻》 結集出版, 可喜可賀。 我目睹了這一文學化歷史知識普及冊子的誕生過程, 所以就有了說幾句話的沖動。早在2005年的時候, 為拓展學生視野, 我所在的華亭一中利用每天的活動課開設一些小型講座, 羅文旭先生開設的是“詩話歷史人物” 專題,這個專題講座是學生喜歡的講座, 也是開設時間長的講座, 到了 201 5年, 這個專題講座已經成為 一門頗有影響的校本課程。 而這些講座的文字, 就是我們現在見到的 《 史海流韻》 的初稿。 羅文旭先生以形式各異的詩篇, 把我們帶進了上至遠古、 下至當代的五千年的中華文明通史里, 讓我們徜徉了 歷史長河的波譎云詭、 光怪陸離。 更讓人感到難能可貴的是:羅文旭先生不是在敘述一部歷史, 而是在歌唱歷史, 慷慨悲歌歷史, 是用公正嚴肅的態度評判一段歷史, 是在詩詞歌韻的行板里形象地再現一段歷史。 在詩歌的字里行間, 閃爍的是羅文旭先生一以貫之的歷史學科固有的哲理燭光的照耀, 凝聚的是羅 文旭先生詩歌藝術美學的炫彩與靚麗。 就《 史海流韻》 的創作形式而言, 其中的許多篇幅是一種類似于民謠、 民間口頭詩作的大眾化、 通俗化的詩歌形式, 它雅俗共賞, 喜聞樂見, 再加上俚語村言活用 , 易記、 上口 、 好背, 描繪一人, 歌頌一事, 便迅即不脛而走, 不翼而飛, 深受學生歡迎。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 羅文旭先生運用的這種上口易記的詩韻, 正適合于學生對歷史人物及事件的認知、 記憶和反思。羅文旭先生的 《 史海流韻》 以切身的教育教學實踐, 闡述了什么樣的歷史易為大眾接受這樣一個深刻的史學宏論。 我們大家都知道, 評書演義通過聽覺的傳達深入人心, 但強烈的褒貶好惡已讓歷史人物的復雜人性簡單化、 扁平化、 *化, 美丑忠奸往往被標簽化。 文字記錄的歷史, 也不免摻入春秋筆法, 立論的公允在紛繁的典籍中漸漸統一為官方的意志,而民間口口相傳的歷史, 在夸張荒誕甚至驚悚殘酷的外衣下卻為接近真相 。 《 史海流韻》 正是以這種敘述和評判相結合的藝術形式, 還原了歷史的真相 , 讓“歷史” 更加接近真正意義上的歷史。 說實在的 , 有時候, 歷史與真相無關, 因為歷史屬于后來人, 每個后來人都有對過往人物事件的認知帶有某種個性化的意愿。 那些曾經叱咤風云的人物, 那些曾經轟動一時的事件, 無論如何也做不到與后來人坦誠相見。 尤其在過分學術化的歷史表述模式下 , 大眾對歷史適度的通俗化表達更為渴望, 簡單更具吸引力 。 幾句簡單的韻味蕩漾的文辭, 使活生生的歷史人物和事件躍然紙上,羅文旭先生的功力自在其中 。 中學歷史教學處于大眾普及與專門研究的中間, 降得太低難免限于戲說, 娛樂性質的學習缺少了對歷史的尊重; 拔得太高不免困于艱深, 學究面孔的出現破壞了學習者對歷史的樂趣。 畢竟, 中學歷史教學面對的是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 不喪失歷史學科的本位, 不傷害歷史探求的渴望, 需要從教者耐心求證。 羅文旭先生多年堅持在一線教學, 知學生之所求, 亦知學生之所難。 在緊張的高中學習過程里, 學生對歷史典籍的接觸多數局限于材料解析的試題, 埋首故紙堆閱讀原典者微乎其微。 國人對歷史的接受習慣不以文獻資料的查閱校勘為主, 反而更依賴于口口相傳。 作者順勢而為 , 立足典籍, 背靠文獻, 以口占詩歌的方式, 對高中歷史課本里的人物、 事件進行了一番串連, 口訣記憶的形式為學生所喜聞樂見, 減輕了大量記錄的負擔。 簡省的文字、 淺顯的內容和輕松的基調, 一改歷史課堂心態沉重、 發言沉默、 氛圍沉悶的不利局面, 快樂學習不期而至。 詩歌的語言為精煉, 即便是打油詩也體現了 一種思考集中 、 思維濃縮、 思想提純的趨勢。 我們期待學生把書讀“薄” 了 , 可學生一不小心把書就讀“沒”了 , 這種“看資料、 編口 訣” 帶動學生壓縮課本內容的歷史學習方式, 其實是去粗取精、 抽絲剝繭的學術訓練的雛形, 妙處恰在于用 “俗” 的腳板趟出一條“雅” 的路子。“人在事中 , 人因事顯; 事中有人, 事在人為 ” , 這是羅文旭先生《 史海流韻》 一書圍繞各種人物、 諸般事件, 以口占詩歌為出發點與歸結點, 正所謂“事功即人業, 人生即諸事” 。 平實的歷史教學觀指導著羅文旭先生扎實的歷史課堂, 為學生充實的歷史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凡聽過羅文旭先生歷史課的學生念念不忘的正是那一首首脫口而出的歷史口訣。當年朗朗上口的歌謠, 后來讓學生們仍有所念想, 不也是一段動人的歷史么?
史海流韻 目錄
紂 王
武 王
周幽王
管 仲
老 子
晉文公
勾 踐
鬼谷子
孔 子
孟 子
鄒 衍
魯 班
屈 原黃 帝 禹 紂 王 武 王 周幽王 管 仲 老 子 晉文公 勾 踐 鬼谷子 孔 子 孟 子 鄒 衍 魯 班 屈 原 孫 臏 荀 子 莊 子 墨 子 李 悝 商 鞅 李 冰 呂不韋 張 儀 韓 非 荊 軻 秦始皇 王 翦 李 斯 陳 勝 項 羽 蒙 恬 胡 亥 劉 邦 韓 信 張 良 蕭 何 晁 錯 漢武帝 董仲舒 司馬遷 蘇 武 張 騫 霍去病 司馬相如 賈 誼 光武帝 鄧 禹 楊 震 班 超 張 衡 蔡 倫 王 充 張 角 董 卓 郭 嘉 周 瑜 曹 操 劉 備 孫 權 諸葛亮 司馬懿 嵇 康 王 導 謝 安 王 猛 祖 逖 王羲之 拓跋宏 陶淵明 顧愷之 謝靈運 賈思勰 酈道元 沈 約 楊 堅 隋煬帝 宇文化及 李世民 魏 征 玄 奘 松贊干布 文成公主 狄仁杰 武則天 楊玉環 李林甫 楊國忠 安祿山 李 白 杜 甫 白居易 鑒 真 顏真卿 韓 愈 杜 牧 黃 巢 柴 榮 李 煜 趙匡胤 柳 永 范仲淹 趙 普 寇 準 畢 昇 王安石 司馬光 蘇 軾 沈 括 蔡 京 李 綱 岳 飛 李清照 朱 熹 辛棄疾 秦 檜 海 瑞 耶律楚材 趙孟 賈似道 文天祥 成吉思汗 忽必烈 關漢卿 朱元璋 劉 基 李善長 徐 達 朱 棣 鄭 和 于 謙 張居正 嚴 嵩 努爾哈赤 戚繼光 徐光啟 范文程 洪承疇 多爾袞 顧炎武 李 贄 袁崇煥 朱由檢 鄭成功 史可法 鰲 拜 康 熙 雍 正 乾 隆 和 珅 曹雪芹 鄭板橋 紀 昀 林則徐 第二章 事 件 篇 第三章 旅 跡 篇 魏 源 道 光 洪秀全 曾國藩 李鴻章 左宗棠 翁同龢 光 緒 慈 禧 康有為 譚嗣同 袁世凱 孫中山 軒轅演八卦 牧野之戰 禪 讓 分封制 井田制 宗法制 郡縣制 行省制 科舉制 鄭和下西洋 東京保衛戰 均田制 租庸調制 攤丁入畝 明清倭患 柳永祠 朱子祠 醉西湖 西 湖 遙望雞頭山 過鄂州 夜過徐州 過三門峽 過廬山 九江暫留 滕王閣 歷閩西 馬尾港 福州游遇蘇迪拉臺風 臺風中觀光 鼓浪嶼 重游寒山寺 飛來峰 拙政園 拙政園 拙政園 拙政園 大散關 回味西 后 記信息
史海流韻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羅文旭,中學高級教師,平涼市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專家組成員,國家級家庭教育高級指導師。
曾獲平涼市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大賽第一名、全國“交互式”電子白板課堂大賽二等獎。
甘肅省中學骨干教師,甘肅省青年教學能手,甘肅省優秀教師,省“園丁獎”獲得者;先后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二十余篇,承擔省級重點課題兩項。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經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