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納斯的誕生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0087656
- 條形碼:9787210087656 ; 978-7-210-08765-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維納斯的誕生 本書特色
《維納斯的誕生》這部小說以文藝復興的佛羅倫薩、人文主義與宗教極端主義對抗的時代為背景。
14歲的亞歷山德拉出身富有的布商之家,聰慧過人,也因此多了幾分驕傲和狂放。父親為家庭教堂請來一位年輕天才畫家,熱愛繪畫與藝術的少女對畫家好奇不已,更因此產生傾慕之情。
就在法國軍隊即將侵入佛羅倫薩之時,為了獲得學習繪畫的自由,亞歷山德拉聽從父母之命,匆忙嫁給一個年近50的貴族,卻在痛苦難堪的新婚之夜得知這樁婚姻背后的驚天秘密。
至親的背叛、社會的動蕩、宗教的審判,都沒能阻止亞歷山德拉對藝術和愛情的向往。在瞬息劇變的時代浪潮中,家族幾經變故,亞歷山德拉洗盡鉛華,成為“基督的新娘”,專職為上帝作畫。在生命的尾聲,她與畫家重聚。在身體上留下褻瀆神明又香艷綺麗的文身后,她的靈魂終于得以安息。
維納斯的誕生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一個追求藝術與自由的女孩的成長故事, 從一個淘氣少女向成年婦女的轉變, 同時還栩栩如生地展示了那個時期婦女的諸多可能面相。
維納斯的誕生維納斯的誕生 前言
后記:
還有一件事忘了說,我的小禮拜堂。
它幾乎耗盡我的一生,然而我對它著墨甚少。
圣母和施洗者約翰的生活。內容和多米尼加·季蘭達約在新圣母中央教堂祭壇上所作的畫如出一轍。十歲的時候,我和媽媽曾一起參觀過那幅畫。它讓我**次嘗到歷史的味道,它是我的畫家對佛羅倫薩*偉大的回憶,于我而言,也是如此。因為雖然有比他更好的畫家,有比這更偉大的藝術品,但季蘭達約的濕膏彩繪在告訴你使徒們生平的同時,也讓你知道我們這個偉大城市的光榮和人情世故。在我看來,正是這個讓它看起來既感人又真實。
真實是我們新學到的知識的核心,所以我將不會隱瞞這個事實。
讓我悲傷的是,小禮拜堂平平無奇。要是未來有些鑒賞新藝術的人來到它面前,他們會看上一眼,然后走開。它無非是生在一個偉大時代的不入流畫家的作品。誠然,色彩的搭配不錯(我從未失去這種眼光),在不少地方我父親的衣服像波浪般流暢,偶爾也有些臉龐在痛苦中透露出人物性格。但整個作品十分拙劣,在我自己看來,多數人物失之呆板,全無生氣。友善且客觀地說,這是一個沒有受過訓練的老年畫家竭盡所能的作品;她的熱誠和技巧都值得人們記住。
如果說這聽起來像是一個老婦人在臨終時對失敗的一番文飾,那么你得相信我,絕對不是這樣的。
因為如果你將它和所有其他東西作比較,所有的婚禮畫板、分娩畫盤、嫁妝箱、濕膏彩繪、祭壇畫面和木版畫,所有這些誕生在那個我們以一種從未有過的方式將人類和上帝聯系在一起的固執年代的東西……那么你會看到它的本來面目:一場偉大的合唱中一個單獨的聲音。
那個聲音和合唱就如此融在一起,能成為它的一部分,對我來說畢竟已經足夠。
維納斯的誕生 節選
楔子
腫塊已經從尸體上扯下來,落在修女手里,原來是一個膨脹的袋子,像腐爛的器官,流淌黑色的液體,似乎那個好修女的內臟不知何故跑到腫瘤里面去。瑪達麗娜在窒息中發出一聲低吟。那個袋子從她手指間溜走,跌落到下面的石頭上,摔得粉碎,噴出一些汁水,在地板上流著。如今她們在惡臭中辨認出它的形狀:黑色的血塊、腸子、臟器,真的是動物的內臟。那位年老的修女雖然已經有多年不在廚房忙活,但她見過很多屠宰后的動物,能分辨出人的內臟跟動物內臟的不同。
看起來尊敬的路克麗西婭修女并非死于腫瘤,而是死于她自己使用的一個盛滿豬內臟的豬脬。
此一發現本身已經足夠讓人吃驚,然而又出現了更加匪夷所思的事情。那是瑪利亞看到的:尸體的皮膚上有一道銀色的線條,纏繞在肩膀邊緣,色彩逐漸變深,伸向鎖骨,直到消失在仍穿在她身上的無袖襯衣下面。這次輪到這個年輕的修女主動了,她剪開襯衣,撕出一道裂口,直至尸體完全裸露在床上。
開始她們并不知道看到的是什么東西。裸露的路克麗西婭皮膚白皙,有點像小禮拜堂祭壇旁邊擺著的那身大理石圣母像的膚色。身體老了,小腹和乳房松弛,帶著歲月的痕跡,但稍微有點發胖。所以對身體上面的畫像來說,她仍保持了很好的身形,足以讓人看清它的比例。手繪線條在鎖骨處變得密集,畫面也變得形象生動起來,只見線條從一條尾巴環繞成蛇身,銀綠相間,十分生動,當它從乳房上蜿蜒而過的時候,你可以發誓你能看到蛇身在皮膚下面挪動著。在接近右乳頭的地方,它環繞著黑色的乳暈,朝乳房下面滑去,突然穿過小腹。然后,它下降到腹股溝,圖案被拉平,以便為畫上蛇頭做好準備。歲月讓她一度茂密的陰毛脫落得稀稀疏疏。所以過去可能隱而不見的東西,如今就在人們眼前。
在蛇身變成頭部的地方,畫著的不是蛇頭,而是一張柔和圓潤的男性臉孔:他頭朝后仰,雙眼緊閉,似乎正在迷狂中,然而他的舌頭有蛇舌那么長,從口里伸出來,朝下一直伸到路克麗西婭修女的陰道中去。
維納斯的誕生 作者簡介
莎拉·杜楠特Sarah Dunant,1950年8月生于倫敦,作家、評論家、播音員、電視及廣播節目制作人。英國“女性小說獎”(原“柑橘獎”)贊助人之一,皇家學院雜志編委會成員,《時代周刊》《衛報》《獨立報》周末評論員。同時在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教授創意寫作,擅長通過微觀歷史角度,描寫時代洪流中女性的愛與選擇。
代表作
2004年《維納斯的誕生》
2007年《煙花散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二體千字文
- >
巴金-再思錄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