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沙與水-漢.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904502
- 條形碼:9787517904502 ; 978-7-5179-0450-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沙與水-漢.英 本書特色
作者以文字、圖像并行的方式,努力探究三峽移民這一特殊群體的私人記憶,力圖把這批移民大遷徙的過程深入立體地呈現出來。該書獨具匠心地將人種志、游記和攝人心魄的攝影結合,描繪出人們遷徙的真實場景。該書既是個人的,也是歷史的,這些黑白膠片拍攝的瞬間,應當成為中國人在通往美好未來道路上的心靈狀態的組成部分。書中圖片喚起了深深的回憶,它們抓住了中國艱苦和貧瘠地區的地貌以及來自那些地區移民的生活層面的人性實景。
沙與水-漢.英 內容簡介
▲本書記錄了作者在21世紀的*初5年間,一次次去往被稱作“中華民族母親河”的長江、黃河兩岸,追蹤那些或遷徙、或定居的移民們。帶著年輕人的激情、理想,還有沮喪、彷徨,當然更有對這一群體生存狀態的浪漫想象,一次次執著前往,記下筆記,拍下照片。以個人的視角,記錄下21世紀初這一時期大江大河的片段。
▲這本two-sided(鏡像雙封面)書講述了失序、流離和安家立業的故事。在生活中出現如此巨大動蕩的時候,人會產生極度矛盾的情緒:離開成長的家鄉,*終遷徙到一個全然未知的、甚至可能充滿敵意的落
腳點,令人憂慮,更使人擔心。同時,離開生活艱辛、毫無希望的家鄉,去往一個嶄新的遠方,給人以希望,更讓人期待。作者通過《沙與水》中的文字和圖片,讓我們體會到了這些糾結的情緒,有懷舊、有
悔恨,抑或絕望;也有興奮,還有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該書獨具匠心地將人種志、游記和攝人心魄的攝影結合,描繪出人們遷徙的真實場景,它必將成為中國*為重要的現代社會畫卷之一。《沙與水》既是個人的,也是歷史的,這些黑白膠片拍攝的瞬間,應當成為中國人在通往美好未來道路上的心靈狀態的組成部分。
沙與水-漢.英 目錄
第二章 晉 兄 026
第三章 第二次遷移 066
第四章 鄭宏俊一家 100
第五章 劉 老 122 目錄 前言 006 不廢江河萬古流 012 **章 多年以后 014
第二章 三峽大壩 030
第三章 250 元 050
第四章 后幾日 092
第五章 水庫建設 122
沙與水-漢.英 相關資料
人類學背景的影像專家普雷基(Robert Pledge)先生五年傾心編輯,并親自做序; 美國中國移民問題專家李丹(Danny Litter)雙序言; 作者晉永權二十世紀初期五年長江黃河移民影像與文字
沙與水-漢.英 作者簡介
晉永權曾供職于中國青年報、中國攝影出版社,現在中國攝影雜志社工作。出版著作《最后的漢族》《出三峽記》《江河移民》《紅旗照相館》《合家歡》《每一聲快門都憂傷》等。系列攝影作品《儺》被法國國家博物館、上海美術館等機構收藏。羅伯特·普雷基1942 年生于英國倫敦,曾在法國巴黎研究西非語言和人類學,擔任過專門報道非洲事務的新聞記者。1976 年在美國紐約與人聯合創辦美國聯系新聞圖片社新聞攝影機構。擔任三屆世界新聞攝影基金會的年度評審團成員,并在 2000 年負責主持年度評審。已在中國和世界各地多次舉辦攝影展,曾編撰出版過多本著作,代表作包括與中國攝影家李振盛合作的《紅色新聞兵》(費頓出版社),以及同美國攝影家戴維·伯內特合著的《44 天:伊朗與世界的重塑》,兩本書都獲得了 2003 年和 2009 年美國海外新聞俱樂部的歐利維爾·羅博獎獎項。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莉莉和章魚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朝聞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自卑與超越
- >
推拿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