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zhàn)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jīng)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道不遠人.德在人心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10845444
- 條形碼:9787510845444 ; 978-7-5108-4544-4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道不遠人.德在人心 本書特色
中國人本來活在天然的自明與自然中,卻日漸被無孔不入的資本主義消費生活割裂得一塌糊涂,甚至異化,充滿刺激,卻虛無一片。 這一百多年來,中國*大的問題就是主體迷失。現(xiàn)在,處于傳統(tǒng)跟現(xiàn)代的分水嶺上,*關鍵的就是中國之所以為中的“中”——中庸、覺知能不能復活?除了反省、批判,正面的文化扎根工作更為重要。 本書是作者十四次講座的結(jié)集,從文化傳統(tǒng)、當代新文化、生活實踐三方面,闡述《周易》、儒釋道等中國文化的精華,比較中西文化;分析社會變遷、現(xiàn)代化、人格發(fā)展、禮樂生活、讀書方法等至高至平、至小至大的問題;援引蒙特梭利幼兒教育,研究生命的成長過程;并對許多問題提供了建議:如何傳延中國文化,如何由藝入道,如何在當下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掌握自己的生命、活出中道、活出生命的光澤,如何實現(xiàn)一個人的完成……本書旨在以主體、德跟道,為中國文化招魂,為新文化催生,幫助中國人完成自我還原,回神立格,重建清明溫暖的人間。 書中保留了講座現(xiàn)場的口語風格,收入了現(xiàn)場的精彩問答,還附有講綱,方便讀者理解。
道不遠人.德在人心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王鎮(zhèn)華先生在大陸出版的*本書。王鎮(zhèn)華先生本是一流的古建筑專家,在大學建筑系任教十三年后辭去教職,抱著“喝粥”的精神,在1990年創(chuàng)辦了徳簡書院,發(fā)誓要做一個謀道不謀食的君子,把中國文化傳下去。 二十多年的書院生活讓他覺得:“文化在我心里面重建復活……不管兩岸都不想當中國人,我想當中國人,文化中國,非常感謝我們的祖先傳下這么好的文化。”本書是王鎮(zhèn)華先生十四次講座的結(jié)集,是他踐行中國文化的心得,讀來輕松流暢,又常有振聾發(fā)聵之聲。他認為中國的學問是生命的學問,是為己之學,是為了追求自己的生命內(nèi)涵(成長)。講中國學問,*不堪的就是剛剛才講過,回頭就做錯。所以,他講的中國文化不是學術(shù),也不是理論,而是自己身體力行的生活實踐心得,是活的文化。
道不遠人.德在人心 目錄
道不遠人.德在人心 作者簡介
王鎮(zhèn)華,祖籍江蘇武進,鎮(zhèn)江出生,童年住在蘇州,臺灣長大。師承一代大儒愛新覺羅·毓鋆。他本是一流的古建筑專家,在大學建筑系任教十三年后辭去教職,抱著“喝粥”的精神,在1990年創(chuàng)辦了徳簡書院,發(fā)誓要做一個謀道不謀食的君子,把中國文化傳下去。 自言二十多年來的書院生活,浸潤于文化與經(jīng)典,自己獲益長進許多,深深體會實踐確是不可少的人生步法,身體力行真好。 著有:《黃河性情長江行》、《百年中國的反省》、《兩岸文化的關懷》、《覺者之路》、《生活里的智慧》、《明珠在懷》、《有主有體,活得感心》、《中國建筑備忘錄》、《跟小元談中國建筑》(獲“金書獎”)、《書院教育與建筑》(獲“金鼎獎”)、《空間母語》(獲“金鼎獎”)等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自卑與超越
- >
回憶愛瑪儂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經(jīng)典常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