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霹靂大醫-李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36041
- 條形碼:9787513236041 ; 978-7-5132-3604-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霹靂大醫-李可 本書特色
李可老中醫是民間中醫的一面旗幟。他偏居山西靈石縣一隅,卻醫名遠播,以擅用大劑量附子、烏頭等峻藥著稱,治愈了很多西醫都放棄治療的急危重癥以及疑難病癥,由此被稱為“救命先生”。 張存悌、卓同年編著的《霹靂大醫(李可)》研究李可老中醫其人,總結其成才之路和學術特色,尤其是他豐富獨特的學術經驗。
霹靂大醫-李可 內容簡介
《霹靂大醫:李可》是《火神派著名醫家系列叢書》之一。作者廣泛收集了李可老中醫的著述,包括未發表的手稿,本著“理法方藥,系統歸納,突出特色,注重實用”的原則,重點歸納了李可三大學術特色、九大學術觀點、36首自制方、22個藥對簡方、10味要藥心得、21種病癥的臨床經驗、14種疑難病癥診治之思路與方法等。觀點鮮明,綱目清晰,資料翔實,切合臨床。 《霹靂大醫:李可》有兩個特點:一是在整理學術的同時,對李可的人文精神也進行了探討,揭示其大醫的精神世界,總結其成才之路和臨證經驗,對民間中醫的成長具有啟發作用;二是在充分肯定成就的同時,對有些問題也進行了探討。以上是目前有關李可研究和著述中很少見到的,對于名家學術經驗的總結作了有益探索。 《霹靂大醫:李可》不僅可以推動李可學術思想的傳承,而且有助于火神派的研究和發揚,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適合中醫界人士和中醫愛好者閱讀,尤其中醫院校的學生會從中受到諸多啟迪和教益。
霹靂大醫-李可 目錄
**節 大醫李可
一、坎坷入獄,自學中醫
二、聲名日盛,講學傳道
三、積勞成疾,大醫辭世
四、著述簡介
第二節 人文李可
一、精勤不倦,博極醫源
二、一心赴救,草根本色
三、學養精深,文采斐然
四、勇于反省,不掩己過
五、復興中醫,舍我其誰
六、培養后學,竭盡全力
第二章 臨床特色
**節 用藥峻重,霹靂手段
一、擅用毒峻藥物
二、用藥劑量超常
三、并非魯莽,不失謹慎
第二節 擅治急危重癥,膽識兼備
一、重大風險都闖過
二、危急重病,三脈同診
三、生死關頭,但扶其正
四、病勢兇險,針藥并施
第三節 推重火神派,擅用附子
一、推崇鄭欽安
二、擅用附子,重用附子
第三章 學術觀點
**節 學宗傷寒,師法仲景
一、精心總結“傷寒心悟
二、難癥痼疾,師法仲景
三、六經辨證,囊括百病
四、推崇經方,擅用經方
五、醫圣全在元陽上下功夫
第二節 重視陽氣,崇尚扶陽
一、陽氣為生命之本
二、腎陽為生命的根基和原動力
三、陰生于陽而統于陽
四、陽氣一處不到便是病
……
第四章 用藥心得
第五章 方劑建樹
第六章 臨床經驗
第七章 問題與思考
第八章 李可醫論選
附錄一 李可推薦書目
附錄二 李可著述及其相關題錄
后記一
后記二
霹靂大醫-李可 節選
《霹靂大醫:李可》: 一個民間中醫,能造成如此非同一般的影響,必有其超常之術,或者說過人之處,亦即他的臨床特色。這些特色凸顯于他的臨床實踐和言論中,*突出者有下面三點: **節用藥峻重,霹靂手段 孔樂凱說:“李老身上*寶貴的一點在于他敢于治病,遭遇急危重癥敢用雷霆手段,這源于他的能力和自信。”所謂“雷霆手段”,是指用藥峻重,這正是李可*突出的臨床特色。“余從事中醫臨床與探索46年,每遇急險重危癥,使用毒劇中藥救治,皆獲起死回生之效。疑難痼疾用之則立見轉機,累起沉疴。”(《李可經驗專輯》) 這里的用藥峻重有兩點含義:其一,“峻”,指擅用峻烈有毒的藥物,如附子、川烏等;其二,“重”指劑量超重,“破格”即超過常規。這兩點,正是李可有別于一般醫家的地方,可以稱之為“霹靂手段”。李可是這樣認識的:“生死存亡,系于一發之際,陽回則生,陽去則死。非破格重用附子純陽之品的大辛大熱之性,不以雷霆萬鈞之力,不能斬關奪門,破陰回陽,而挽垂絕之生命。” 他給一位弟子題字:“學中醫先要有菩薩心腸,還須要英雄肝膽,為救人命敢用霹靂手段!” 他*擅用附子,是取其“性如雷霆霹靂,有斬關奪門之能,破陰回陽之力”。因此可以說,霹靂手段——用藥峻重,是李可臨床*突出的風格,舍此則不成其為李可了。《霹靂大醫:李可》題名為《霹靂大醫——李可》即緣于此。 一、擅用毒峻藥物 毋庸諱言,醫界存在一種習俗,處方用藥避重就輕,只尚平和,不敢也不會投用毒峻之藥,明哲保身,但求無過。葉天士所謂“借和平以藏拙”,甚至托名“王道”,說到底是缺乏膽識,也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事實上,“無藥無毒”“藥以治病,因毒為能”(張景岳語)。藥之本性在毒,無毒則不成藥,“凡攻病之藥皆有毒,不獨附子為然,所以《周禮》:冬至日,命采毒藥以攻疾;《內經》有大毒治病、常毒治病、小毒治病之論……古先圣賢,皆不諱一‘毒’字。蓋無毒之品不能攻病,惟有毒性者,乃能有大功……如兵,毒物也,然殺賊必須用之……用兵以殺賊,殺賊以安民,則不惟不見兵之毒,深受兵之利矣。故用藥如用兵,第論用之當與不當,不必問藥之毒與不毒”(《吳天士醫話醫案集》)。 ……
霹靂大醫-李可 作者簡介
張存悌,1947年生,主任醫師。1982年畢業于遼寧中醫藥大學,曾任該校第三附屬醫院內科主任,現為北京中醫藥大學特聘臨床專家。近年鉆研火神派,著有《火神鄭欽安》《中醫火神派探討》《火神派示范案例點評》等書,系國內*早系統闡釋火神派的專著,現任全國扶陽論壇組委會常務委員。 從醫30年,曾在澳洲、加拿大、香港講學,弟子眾多。擅用經方,用藥簡練,為經典火神派的代表,對常見病、疑難病積累了豐富經驗,人譽“關東火神”,患者多有口碑。博學精思,治學勤奮,出版專著40余部,代表作如下:《火神鄭欽安》《火神派示范案例點評》《經典火神派醫案點評》《中醫火神派探討》《火神派名醫驗方輯要》《近代名醫醫話精華》《新編清代名醫醫話精華》《品讀名醫》《中醫往事》《欣賞中醫》《名醫方箋墨寶賞析》《關東火神張存悌醫案醫話選》。 卓同年,男,1962年生,1985年新疆醫科大學中醫學院本科畢業。現任加拿大卑詩省注冊高級中醫師、加拿大極康中醫院院長。擔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際合作高級顧問、中華中醫藥學會顧問、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主席團執行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特聘臨床專家等職。 從事中醫理論和臨床探索36年,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編寫《中國中醫理論暨臨床經驗》《火神——鄭欽安》《火神派示范案例點評》等著作4本。近16年來,先后接診全球56個國家和地區上萬例疑難病患,有口皆碑。其事跡在GCTV2010年的“華人世界”欄目中做了專題報道。現擔任“紀錄中醫”大型系列紀錄片《千年國醫》的學術指導。
- >
二體千字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唐代進士錄
- >
山海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回憶愛瑪儂
- >
朝聞道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