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另一個世界-中國記憶1961-1962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20448
- 條形碼:9787101120448 ; 978-7-101-12044-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另一個世界-中國記憶1961-1962 本書特色
這是一位瑞典女子半個世紀前在中國的難忘經歷。作為一名就讀于北京大學的留學生,1961—1962年的中國與她所生活的歐洲反差巨大,她對好多事情不了解、不理解,但也對所歷所見所聞感到好奇,所以她的記述有種陌生感,有種探求、疑問的色彩。她的回憶稱得上津津樂道,充滿現場感和生活氣息,留學生活的反教條抗饑餓,古琴學習的溫馨激動,市集上生動的雜耍表演,觀者寥寥的文物古跡,上海、杭州、廣州、洛陽、西安等全國主要城市的獨特游歷……她對一磚一瓦、一事一餐都不放過,真切地寫出了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她從饑餓難耐地要逃離中國,變為深深地愛上了中國文化,從此一生無法自拔!書中的200多幅照片,大多首次發表,再現了60年代初的真實中國,比文字更直觀、更具沖擊力,也讓我們再次憶起曾經生活過的歲月,走進那個我們渴求進一步了解的時代!
另一個世界-中國記憶1961-1962 內容簡介
這是一位瑞典女子半個世紀前在中國的難忘經歷。作為一名就讀于北京大學的留學生,1961—1962年的中國與她所生活的歐洲反差巨大,她對好多事情不了解、不理解,但也對所歷所見所聞感到好奇,所以她的記述有種陌生感,有種探求、疑問的色彩。她的回憶稱得上津津樂道,充滿現場感和生活氣息,留學生活的反教條抗饑餓,古琴學習的溫馨激動,市集上生動的雜耍表演,觀者寥寥的文物古跡,上海、杭州、廣州、洛陽、西安等全國主要城市的獨特游歷……她對一磚一瓦、一事一餐都不放過,真切地寫出了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她從饑餓難耐地要逃離中國,變為深深地愛上了中國文化,從此一生無法自拔!書中的200多幅照片,大多首次發表,再現了60年代初的真實中國,比文字更直觀、更具沖擊力,也讓我們再次憶起曾經生活過的歲月,走進那個我們渴求進一步了解的時代!
另一個世界-中國記憶1961-1962 目錄
另一個世界-中國記憶1961-1962 作者簡介
林西莉(1932—),瑞典文的名字為塞西莉亞·林德奎斯特,是瑞典最杰出的“中國通” 之一。20 世紀50 年代在斯德哥爾摩大學學習文學史、藝術史、歷史和北歐國家語言,1961—1962 年在北京學習漢語和古琴音樂。此后多次訪問中國,在自己的書中、在報刊發表的文章中、在電視節目里廣泛介紹中國文化和社會情況。1971 年她把漢語作為第三種語言引進瑞典的高中課程。1989 年她被授予斯德哥爾摩大學名譽教授,2009年被授予名譽博士。她的《漢字王國》(1984)和《古琴》(2006)雙雙獲得奧古斯特獎,《另一個世界》(2015) 獲得謝爾格倫獎。2016年獲得第十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
- >
我與地壇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史學評論
- >
自卑與超越
- >
推拿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