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千古人物-清世宗雍正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111156
- 條形碼:9787552111156 ; 978-7-5521-1115-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千古人物-清世宗雍正傳 本書特色
在我國,帝王是皇帝和君王統稱,是封建王朝*高的統治者,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在周朝之前,“帝”與“王”字義相近。而在秦朝以前,帝王是至尊君主,等同“天子”。自秦贏政稱“皇帝”后,“王”與“皇”有了區別,“王”成為地位僅次天子而掌控一方之諸侯的稱呼了。 為此,編者根據*新研究資料,在有關專家指導下,特別推出了本套書系,主要精選了我國歷史上十大著名帝王——他們都有運籌帷幄的雄才偉略,曾經叱咤風云,縱橫天地,創造著世界,書寫著歷史,不斷開創中華民族的輝煌篇章,不斷推動我國歷史的飛速發展,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 張恩臺編著的《清世宗雍正傳》主要以這些帝王的人生軌跡為線索,并以真實歷史事件貫穿,盡量避免冗長的對日常瑣事的敘述和演繹戲說,而是采用富于啟發性的歷史故事來傳達他們的人生與時代,尤其著重描寫他們所處時代的生活特征和他們建功立業的艱難過程,以便廣大讀者產生共鳴并有所啟迪。
千古人物-清世宗雍正傳 內容簡介
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是康熙帝第四子,是清朝人關后第三位皇帝。他在位期間重整機構并且對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雍正在位期間,勇于革新、勤于政事,自詡“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他對康熙晚年的積弊大膽進行改革整頓,一掃頹風,使吏治澄清、統治穩定、國庫充盈、人民負擔減輕。他有步驟地進行了多項重大改革,高瞻遠矚,又惟日孜孜、勵精圖治,這對于康乾盛世的連續具有關鍵性作用。
千古人物-清世宗雍正傳 目錄
面對皇位爭奪戰
贏得父親的信任
暗中培植自己力量
對手下恩威并施
終于取得皇位
穩定江山
令十四阿哥守皇陵
逐步削弱八阿哥勢力
處理*大政治障礙
信任重用十三阿哥
刷新吏治
打擊科甲朋黨積弊
建立并完善密折制度
設置指揮機構軍機處
嚴格整頓八旗痼疾
勤奮處理國家事務
尊崇孔子文化思想
銳意改革
勤于理政勵精圖治
造就一批有用的忠臣
考察官員并量才而用
廣泛招納有用的人才
重用自己的得力干將
大力鎮壓人民起義
極力打擊貪污腐敗
重拳打擊官場陋習
推行新的廉政制度
實施重大仁政制度
巧妙處理滿漢關系
大力扭轉社會風氣
創建秘密立儲制度
推行并改革賦稅政策
統攬大局
誅殺功高的年羹堯
打擊濫權的隆科多
嚴加約束官員們
殘酷鎮壓反清思潮
嚴密監視官員行動
安定邊疆
平定西北和西藏問題
實行改土歸流措施
與周邊國家和平相處
后宮妃嬪
與皇后的相處與關系
*寵愛的貴妃年氏
與第二個皇后的關系
晚年生活
不斷變得剛毅和急躁
展現卓越才能與性情
晚年暴病身亡之謎
葬于易州的泰陵
生前秘密立儲之說
附:清世宗雍正大事年表
千古人物-清世宗雍正傳 節選
《清世宗雍正傳》: 面對皇位爭奪戰 大清國自從縱兵入關、定鼎中原建立王朝后,歷經短暫的順治時代,進入到了康熙的清平盛世。但是,即使皇帝也無法阻止自然的規律,隨著康熙的年紀越來越大了,雖然身體和精神都很好,但有時他也不免考慮起將來皇位的繼承問題。 這的確是一個頗讓康熙帝費腦筋的難題。在中國歷代皇帝中,康熙帝的子女是*多的,共有三十五個兒子和二十個女兒。在康熙三十五個皇子中,有幾個非凡人物。 這其中*有威望的當屬大阿哥胤禔、二阿哥皇太子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等。康熙兩次廢立太子,這幾個皇子都有問鼎皇位可能,直接導致了*復雜的儲位之爭。 大阿哥胤禔是康熙十一年生,起初在康熙帝諸子中排行第五,因為前面四個皇子均早殤。按封建禮法,在成年皇子中他的年齡*大,所以被列為皇長子。 但是,他的生母惠妃那拉氏只是一位庶妃,遠不及皇二子胤礽生母皇后的身份高貴,胤礽因是嫡出而被立為了皇太子。胤提表面上遵從父命,內心里對太子的地位卻十分覬覦。 胤禔在諸皇子中是比較聰明能干的。據傳教士白晉說:“皇上特別寵愛這個皇子,這個皇子確實很可愛。他是個美男子,才華橫溢,并具有其他種種美德。”由于他在皇子中年齡居長,替父皇處事*多。曾三次隨康熙帝出征和巡視,都有所作為。 **次康熙二十九年,年僅十八歲的胤禔奉命隨伯父撫遠大將軍福全出征,任副將軍,參與指揮戰事;第二次是康熙三十五年隨康熙帝親征噶爾丹,他與內閣大臣索額圖領御營前鋒營,參贊軍機。這年三月,二十六歲的胤裎被封為直郡王;第三次是康熙三十九年隨同父皇巡視永定河河堤,任總管,還銜命祭華山。胤禔三次都取得了康熙帝的信任。 三阿哥胤祉,是康熙的第三子,幼時撫養于內大臣綽爾濟家中。胤祉年齡比大阿哥胤裎小五歲,比太子胤初小五歲,比四阿哥胤稹大一歲。康熙三十七年三月,封誠郡王。翌年九月,他在敏妃喪百日中剃頭,被降為貝勒。 胤祉是個博學之士,厚道安靜。他無論是文學還是書法,或是騎射,在眾多皇子里面,表現都是極突出的,因此備受康熙喜愛。康熙每當閑暇的時候,常去三阿哥府上走動。康熙三十一年,胤祉陪同康熙出塞圍獵時,胤祉曾經和一向善于騎射的康熙比試過,兩人不分上下。 四阿哥胤稹于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寅時出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宮,是康熙帝第四子,是德妃烏雅氏所生。由于其生母烏雅氏出身低微,沒有撫育的資格。 此外,清初時后宮也不胤許生母撫育自己的兒子,因此,胤稹滿月后由佟貴妃撫養。 康熙帝曾評價幼年胤禛“喜怒不定”,后經胤禛請求,于康熙四十一年撤此考語。胤禛因性情急躁,父皇康熙帝用“戒急用忍”訓喻他。胤禛早年隨康熙巡歷四方,于康熙三十七年封為貝勒。胤禛性格堅毅,辦事果斷,大事、難事,他都會以堅韌不拔的精神努力去完成。 ……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經典常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